在王砟的記憶中,前世《灌籃高手》動畫引進國內后,是在暑期播放的,
那時候的他應該還是初中的年紀。
電視臺喜歡在吃過飯的下午播映,一放就是一下午。
休息在家的孩子們吃過午飯從水井里撈出一個“冰鎮(zhèn)”了很久的西瓜,菜刀一切一半,用個湯勺一邊挖著往嘴里送,一邊喜滋滋的看著電視機里紅毛猴子大戰(zhàn)猩猩。那個酷酷的流川楓吸引了不少少女自發(fā)成為啦啦隊員,也不曉得讓多少少年們羨慕不已。
“按照目前的制作進度,保持期間不間斷的話,周播兩集壓力很大。”
茍權作為王砟派來打頭陣的執(zhí)行導演,對于動漫的進度有著不小的發(fā)言權。
王砟當然知道,因為漫畫的制作周期長,就算已經給了楊光提前量,可要是一周聯(lián)播幾集是不可能的。像前世那樣一下午就放個七八集,簡直就是做夢也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畢竟前世引進的時候是成品了,現在卻是邊畫邊制作邊播出,時間實在緊湊。
在日本或者歐美,動漫以及一些電視劇絕大多數都是采用的周播一集的方式,可在華夏,因為特定的原因,通常是全劇拍攝并且后期制作完畢,然后通過審核拿到放映證后開始一天兩集連播。
雖然在網絡平臺沒那么麻煩,可以靈活一些。但是得考慮到國人多數的收視習慣。一個星期一集,又是只有二十來分鐘內容的動畫,估摸著會很困難。
快餐文化彌漫社會各個角落的年代,人們恨不得一口氣直接將整部劇看完。
思量再三,王砟最后拍板,一周兩集,定在下周五的晚上黃金檔播出。這樣一來,動漫工作室的年輕人再加把勁,問題不大。
劇情敲定了播出時間和播出方式,最高興的當然是楊光。
盡管主要的創(chuàng)意和一些關鍵點設計都由王砟提供,可畢竟人物和填充飽滿的故事脈絡,都是經過他的手推出的。
舉個不算太恰當的例子,如果王砟是《灌籃高手》的生父,那么他楊光就是《灌籃高手》的養(yǎng)父。兩人對待這部動漫的感情都是真摯和熱切的。
看大楊光抑制不住都有些激動的樣子,王砟笑了:“漫畫已經在日本那邊上市了,沒想到你小子這么些年在日本沒瞎忙啊!”
楊光憨憨一笑:“我姐也幫了不少忙,都虧她了…那個……”
看著楊光眼神躲閃,欲言又止的樣子,王砟一想,差不多知道了什么事。
“你姐跟你說了什么?是不是讓你幫著問問,怎么我答應的事情還沒兌現!”
沒想到王砟慧眼如炬,自個兒想什么都能猜到。楊光老臉一紅,有些尷尬的連連擺手。
“我知道的,王導你很忙,那事不急,不急!”
兩人打啞謎似的對象,聽得茍權等人莫名其妙,王砟不得不說的明一些。
“這次百城音樂之聲慶典的事情,還有《灌籃高手》上線的一系列策劃,楊雪總監(jiān)出力不少。我是應該好好謝謝她。放心,不就是歌么,別的我不敢多言,可寫歌這種事,我絕對是最厲害的,沒有之一。”
如此霸氣側漏的話,倒是引來眾人的一陣笑。大家也都明白是什么事了,楊雪拐著彎讓弟弟提醒王砟幫她寫歌的事情別忘了。
說到百城音樂之聲的年度頒獎禮,諸人又來了興致。
應該說上次的演出所收獲的關注度遠超大家的想象。盡管外界也有一點微詞u,說地瓜網利用頒獎晚會搞推銷,不過人家主辦方都沒意見,畢竟王砟搞出來的那一出,可是實實在在的提升了頒獎典禮的影響力。
盡管這個影響力好像不太涉及當晚的獎項和獲獎歌手,人們更多的注意力全在地瓜網推出的三首作品上。
茍權笑道:“王哥,你知道嗎,日韓那邊已經被咱們的出手給嚇到了,估計怎么也沒想到你竟然這么厲害。聽說《Gee》在韓國火透了,不少韓國粉絲紛紛發(fā)言咒罵他們的音樂公司,罵他們固步自封,眼瞧著就要被華國人追上和超過了,臉都不要了。”
楊光接著道:“日本那邊也熱鬧的不行,說咱們又是漫畫又是動畫,還直接用他們國家不受重視的樂隊演唱了OP,現在弄得在青少年中影響力巨大,羨慕嫉妒恨……讓他們瞧不起咱們,這回piapia打臉了。”
一提到打臉,王砟也想到。前幾天演出結束,時代美樂和稻草人唱片便利用水軍抹黑地瓜網的演出。
說什么堂堂華夏人唱什么外語歌曲,是典型的崇洋媚外。對于王砟現場演奏效果不佳的《thetruththatyouleave》更是極盡嘲諷。
說渣渣王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這下把好好的一臺晚會搞成了車禍現場。
結果沒想到的是,現在的網友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了。現在都國際接軌了,如果你說華國人唱外國歌是崇洋媚外,那么孩子們從小開設英語課是不是也是崇洋媚外呢?
扯呢,地球就是一個村,早就不是閉關鎖國的時代了,還這么不與時俱進。
有一些網友更是抨擊,讓時代美樂和稻草人片場也學學地瓜網,有本事就搞出好的能跟國際接軌的音樂,不然就閉嘴在家勤學苦練,少出來嗶嗶。
對于批評王砟現在發(fā)揮的言論,網友們更是不留情面,直接呼吁那些人如果耳朵里有耳屎的話掏掏干凈,去聽一聽去掉歌迷雜音的純凈版。
就算它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鋼琴名曲,可在流行鋼琴演奏領域,已經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那么動聽能引起心靈的共鳴,再去噴它就顯得不厚道,人品低劣了。
估計時代美樂和稻草人唱片也沒料到,僅僅多長時間,王砟竟然獲得了不少人的認可。這讓他們吃驚不小,暗想以后反對王砟的時候一定要好好的考慮,不然容易引起反噬。
君不見已經有不少的網友在兩家公司的官網上留言,讓他們少說話多出好作品。要是再沒事就蹦出來扯淡,網友們就要懟上門罵娘了。
楊光又道:“王導,現在外面的人消停了,咱們的好評率直線上升。”
王砟聽完就坐那笑:“你是看到你的個人微博上關注和點贊的人越來越多,才這么高興的吧!”
楊光摸了摸額頭,尷尬道:“也不全是,我是真心為咱們公司感到高興,為王導感到高興。你看人家在公眾號上都給你說好話呢。”
楊光說的,便是之前一直看好王砟的樂評人張文怡,這次演出結束,她又在“側耳傾聽”的專欄里把王砟的三首曲子夸成了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