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皇上會帶著一群皇子皇孫去到太和宮。
妮妮露出一抹深思,難怪李處升會這個時候開口讓她進太和宮解決芍藥那個老宮女。
朱燕云也想到了,只是,而今去太和宮,皇上從來不帶他們太子府的人,像是被遺忘一般,妮妮要如何才能進入太和宮了?
去找芍藥宮女,自然不是為了幫李處升解決她,而是為了探究原因,好抓住李處升的把柄。
這次太和宮之行,妮妮必須去。
只是,這件事還必須得操作一番。
妮妮見他垂眸深思,沒有打斷他,片刻后,他眉心依舊未舒展,看來是沒有想到好方法。
“不行么?”
朱燕云搖搖頭,“我們還缺一個契機!”
妮妮不知道他口中所謂的契機是什么,沒有多問,反而是把她不想收服玉秀,想解決玉秀的事跟他說了。
放在以前,就算是有這種想法,她都不會跟他說。可是,自從知道有夜行這樣的高手在他身邊,她就知道,這件事對他來說,還真不是什么問題。
“夫人你就放心,你不要去用毒,免得被懷疑,我讓夜行找人去解決。”妮妮祖父行醫,難免會讓李處升聯想到她會不會用毒,他不能讓她冒這個險。
妮妮有些擔憂,“只是,解決了她,李處升會不會又再送一個過來?”
朱燕云親昵的刮了刮她秀挺的鼻梁,笑道:“不會,你現在是側妃,身份不一樣了,不比要進宮那會兒完全受制于他。”
妮妮點點頭,她忽然想到,李處升說的幫她拿到太子妃之位一事,那個時候她就疑惑了,李處升怎么能講出這樣的話來,她說道:“李處升說幫我拿到太子妃之位,這事你怎么看?”
朱燕云嗔笑道:“這太子妃之位,何須他幫你拿,這是你男人應該做的,怎么會輪到他?”
妮妮看他貧嘴,眼波流轉,無奈的嗔了她一眼,“說正經話……我就是想問問你,他說這話,你不覺得奇怪么?”
朱燕云被她這嗔笑的風情給撩撥的春心蕩漾,他伸出手握住她的手,又勾了勾她的手心,心不在焉的說道:“不奇怪……”
妮妮見他這悶騷樣,哼的輕輕踢了他一腳,“怎么覺得你越發不正經了……”
妮妮心里想著,才來的時候,怎么就會覺得他倔強孤傲,是個高冷的少年了。
看看他而今悶騷和粘人撒嬌的勁兒,她真覺得她的眼睛快要瞎了。
“哪里有不正經……”朱燕云說著,身子不自覺的靠過來,頭放在她的肩上,只聽他聲音里帶著一絲委屈,“以前,我在太子府,一直都是一個人孤孤單單,身邊沒有一個能信任的人,想跟人說說話,也不知道找誰,只能自己自言自語,而今我不過多說幾句,妮妮你便嫌棄我……”
妮妮嘆了一口氣,想起初見他時,他背上那滿目瘡痍的傷疤,想到他瘦弱單薄的身軀,想到他身中劇毒被丟在冷宮,無人問津。
她心里的那點尷尬和別扭都被滿滿的疼惜取代。
“我哪里會嫌棄你,行了,別撒嬌了,像個小孩子似的。”
像小孩?朱燕云被最后一句話戳痛了,臉上的肌肉僵硬的抽了抽。
“咳咳……我們來說說李處升……”
妮妮點點頭,分析道:“你的太子妃不是李處升的嫡長女么?上次你說,我能進宮便是因為她沒來伺候你,便把我送進來照顧你。照這個來說,李處升應該是很疼愛她的嫡長女,為什么他要講這樣的話了?難道他還給她嫡長女安排了更好的去處?”
朱燕云分析道:“要不然就是你想的這般,我的太子妃可能找到了更好的去處……”他頓了一瞬,冷笑道:“若真是如此,我還真得恭喜她!如若不然,那便是李處升根本就不在意這個嫡女……”
朱燕云眼底露出一抹殘忍,一閃而過,“不管何種理由,我是時候該好好關注關注我的太子妃了!”
天色漸濃,柳錦所在的前殿卻是出奇的安靜。
不過,柳錦身邊的紫兒卻是一臉緊張。雖然不是沒做過這等壞事,可是那都是很久以前,在柳府當丫鬟的時候,柳錦曾用這一計除掉了得寵的柳家嫡長女。
只是,柳府怎么能比冷宮。雖然是冷宮,但也是皇宮的一部分,這里看似沒有什么侍衛,卻有著各方勢力,想必有不少眼睛正盯著這里。
太子妃讓她家主子進冷宮,就是看中了她家側妃娘娘的莽撞和秉性,讓她來這里打頭陣。她雖然知道這個理,可是她家主子根本就不可能聽她的勸說。
前日,她不過多說兩句,便被甩了耳光,以至于當主子說要動手的時候,她反對的話不敢說一句。
若是可以重來,她決計不選她當自己的主子。這種腦子進水的女人,不僅固執不聽勸,而且心腸狠毒,身邊的姐妹一個個都走了,她僥幸活到現在。但是,她有預感,她的命也不長了。
杜嬤嬤看到紫兒畏手畏腳,一臉慌張的模樣,鄙視道:“紫兒姑娘膽子這么小,大丫鬟的位置早就應該讓出來。我看你最多也就當個粗使丫鬟……”
說著,她朝紫兒啐了一口,“真是上不得臺面……”
杜嬤嬤的女兒至今只是個二等丫鬟,覺得是紫兒擋了她女兒的道,一直看紫兒不順眼。每次一有機會,都要冷嘲熱諷一番。若是以往,紫兒早就跟她撕了起來,這會兒,她哪里有這個心思,只狠狠瞪了杜嬤嬤一眼,而后離開了。
晚間,夜色正濃。
妮妮剛吃完晚飯,青竹突然說道:“主子,剛才有宮女過來傳話,說是太后有急事找你,讓你馬上過去一趟……”
妮妮皺了皺眉,她問道:“有沒有說什么事?”
“沒說,只是說事關殿下。奴婢再往下問,她就不說了……”
妮妮沒有多想,本來想跟朱燕云說一下,但是怕太后多等,想著回來說也是一樣,便帶著青竹,一塊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