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長,投降之人有薩摩諸藩的大名以及城主,該如何處理?”袁樞開口說道。
“斬了!”程東淡淡的開口說道。
袁樞點點頭:“倭國反復無常,這些人斬了自無不可,不過若是流傳出去,這可能會引起一些不好的言談。”
袁樞開口說道,袁可立也點頭。
“袁樞,國家的強盛從來靠的不是仁義,而是國力,只要國力昌盛,國際上的輿論我們自然可以主導,我們華夏歷朝歷代對于倭國的態度一向是和善,但是倭國卻未必將這一切放在心上,對于國家而言,比如之前的倭寇為患,國家之間本就沒有恩義,只有利益可言。”
程東緩緩開口說道。
他不認為自己比前人偉大,但是站在后世的眼光看前朝,更多的是,一種對于大勢的分析。
對于國家而言,實力才是最為重要的。
至于外交,弱國從來沒有外交。
比如越南等國,反轉過來咬一口。
“于其費力不討好的用想恩惠感動外人,不如直接將他臣服,先用武力壓縮,再用文化洗禮,這樣一來,才是上策,現在是我們占據優勢,我們不這樣做,等他們占據優勢的時候,他們也會這樣做的。”
程東看了一眼袁樞緩緩開口說道,現代社會,國人對于外人的態度,比對于自己人的態度更加苛刻。
畢竟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
程東在此前只是一個現代社會的普通人,但是依靠著后世的經驗對于如何如理接收的民眾已經有了自己的主意。
薩摩藩的軍力雖然不強,但是遺留下來的糧食卻還是有一些,但是供養七萬人的軍隊,卻還是不太充裕。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歇。
程東在此地整頓了半個月,隨后讓袁可立和一些部隊鎮守此地,同時對此地的政治進行改革,然后繼續和袁樞向北進軍。
一路上所向披靡,遇到的所有敵人,程東毫不手軟,讓大軍直接全部鎮殺。
七萬大軍,在這個時候,數量還是驚人的。
尤其是七萬裝備精良,士氣高漲的士兵。
這時候,九州的諸多藩主總算是反應了過來,紛紛一邊將軍力集結在一起,一邊向幕府發出消息。
江戶與九州距離較遠,這時候也沒有飛機火車。
九州集結的兵力號稱五萬人,涉及后勤以及民兵,與興華會展開了爭斗。
而興華會陸軍,直接兵力七萬人,算上后勤部隊,更是有著十萬人。
這些后期隊伍,是被程東占領之后的薩摩諸藩之中的民眾集合出來的。
此時的藩國對于自己領地內的民眾依然是盡力剝削的。
民眾與諸藩的關系,并不太高。
程東在此地推行一些截然不同的政策之后,立刻就獲得了擁戴。
與此同時,為了防止萬一,這些后勤部隊的親人都在留守部隊的鎮守之下。
此時的日本,因為幕府為了維護統治,武器裝備和清朝時期一樣,出現退化,甚至有了一種向冷兵器時期過渡的跡象。
雙方在九州中部交戰之間,九州5萬兵力潰散不敵。
鮮血流淌,將九州中部的土地染紅。
數位大名,當場被斬殺,浮尸三百里!
諸藩的威望從此一落千丈。
于此同時九州南部被程東占領的地方開始推行均田制度,土地歸為民有的消息開始擴散。
九州民眾聞言紛紛起義,糾結起三股起義軍,攻破了各自的屬城,并向程東表示臣服。
自此,九州淪陷,倭國震驚,德川幕府迅速調動兵力,向九州而來。
兩月之后,程東在九州全面推行,土地民有制,開設小學,讓翻譯教導華夏話,傳輸漢文化。
教導民眾,他們是先秦時期移民,雖然因為此時營養不良,在身高上較為矮小,但是依然屬于華夏人,此時是認祖歸宗。
受到好處的民眾紛紛擁戴興華會為天會。
程東改九州島名為喂魚島,并將九州此前諸蕃廢除,設為喂魚市,下設縣,鎮,村,并將主要官員有軍隊之中的在戰爭之中有功勛之人擔任。
七萬大軍分化,剩余六萬大軍,然而軍力卻沒有變弱,程東將起義軍收編整理。
在重新洗牌之后,設起義軍為先鋒突擊隊,共三萬人。
此時,時間已經過去月余。
于此同時,幕府的軍隊終于姍姍來遲。
兩萬騎兵,五萬民兵,還有一萬水兵,以及后勤兵數萬,這是幕府本身能夠集結起來對敵的勢力。
雙方在喂魚島東北部與倭國中國接壤的狹長地帶相互之間展開猛烈攻勢,各自死傷慘重。
騎兵隊伍快速無比,裝備火槍,是幕府此時最為強大的兵種。
但是在先鋒部隊的吸引火力之下,最終還是擊潰。
此役,先鋒部隊死傷三千多人。
水兵隊伍被登萊水師全軍擊潰,同時登萊水師封鎖九州島與中國島的接壤處。
幕府剩余的五萬民兵潰逃,此役幕府大敗,興華會之民響徹全國。
幕府的威勢一落千丈,各大名紛紛升起別樣的心思。
興華會水軍在程東的授意下,袁樞的帶領下,奇襲江戶幕府。
幕府將軍被斬,江戶周圍被洗劫一空。
頓時,倭國嘩然,戰國時期的硝煙再度彌漫。
大名紛紛各自為政。
程東渾水摸魚,將戰火點燃至倭國“中國”與“四國”諸部。
又過了大半年,倭國半邊國土淪陷,四國、“中國”大部分淪為興華會的地盤。
與此同時,皇太極也已經將后金整頓,意在征服朝鮮,解決后顧之憂。
程東也全部占領喂魚島所有領土,以及附近島嶼。
民眾各自有著自有田地,可以從事自己的的職業。
接到了朝鮮傳來的消息,程東立刻點撥軍隊,準備從喂魚島登陸朝鮮。
喂魚島與朝鮮只有一峽之隔,此時的喂魚島附近所有海域,已經被登萊水師完全把持。
并且開始巡邏倭國海域。
喂魚島上,年齡在18歲到25歲之間的青壯年,全部有著義務兵役。
這一點,程東在喂魚島和山西,山東,河南兩地是沒有的,那里是募兵。
為喂魚島義務兵,每家每戶,只得出一名,戰死有巨額撫恤,逃跑、偽造,則家中自有田被取消,并且家眷和戰俘一樣去挖礦。
喂魚島的義務兵,一共有著十萬人,其實可以召集更多,不過這對于目前來說,是最適合的數量,都是精挑細選的,雖然是義務兵,但是裝備也很精良,當然,與直轄兵是無法比較的,喂魚島的軍隊分為直轄軍,與義務軍。
這一屆的義務兵不可以進入直轄軍,等倭國完全漢化,更名,才有機會。
喂魚島的中心地帶,為喂魚市,是喂魚島的行政中心。
此時喂魚市已經幾乎漢化,除了語言方面沒有完全的普及。
至于倭國四國與中國之地,還有部分沒有被攻陷,未徹底改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