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以為此事到此地步,會告一段落的皇帝,千算萬算,還是沒有算到,縱然殺光了所有知情的侍衛宮人,燁王強行寵幸太子府墨玉兒的消息還是傳遍了京中的大街小巷。朝中維護太子的臣子,也在朝上參了燁王一本。
“你來給朕說說,這到底是怎么回事。”龍椅上的人,此時手里的奏折已經被捏得變了樣,臉上卻是佯裝鎮定。
殿下的公公見此,隨即解釋:“陛下,該清理的,您走后,奴才可是一個都沒留,這消息今日能在朝堂上由眾臣提及,想來也不是單單走漏風聲那么簡單。”看著皇帝依著的臉,公公繼續說道:“倒更像是有人故意為之。”
皇帝默然,放下了手中的奏折,看著桌上的那盆君子蘭久久沒有回應。殿下伺候了他半輩子的公公見此,也不再出聲。只是跪在地上,眼睛看著膝蓋。
以溫如玉對墨玉兒的態度,他怎能看不出他對墨玉兒的喜歡,這才想法子將他從京中調離,本以為等溫如玉回來,墨玉兒已被封妃,想來他也不會因為一個女子與自己起爭執。偏偏在這個節骨眼上,又鬧出了燁王的事。
如今人盡皆知墨玉兒已是燁王的人,再想將她留在宮中,怕是就要惹世人非議了。
皇帝如此想著,突然想起了還有半月就要回朝的溫如玉,連忙吩咐殿下的公公:“朕不希望,這些事情傳到太子的耳中。”
“可是?”公公面露難色,“可是,殿下只要一回京,勢必就會傳到他的耳中,不如?”
“下去吧,只要在太子回京之前不要讓他知道此消息就可以,至于她,還不能死。”
公共還想再說什么,皇帝手一揮便離開了殿中,向御書房走去。
進宮好幾日,燁王想著該如何為皇帝解釋自己真的沒有碰墨玉兒,皇帝忙著應付朝中的臣子,就連皇帝身邊的公公也是忙的不可開交。將西婁攪起了一層波浪,墨玉兒被囚禁在冷宮倒也落得清閑,還不費吹灰之力向東婁的墨君尚交了差。
是夜,東婁皇宮,墨君尚的殿內。
“陛下,玉兒公主來信了。”
墨君尚聽此立即看了過來,這才沒有幾日,怎得這么快就有了消息。
站在墨君尚身邊的親信見他難得高興,不禁多言一句:“可是有何喜事?”
眼前的人也不怒,只是合上信意味深長地嘆了一句,“險些為了小事,失了一把利刃。”說完便向門外走去,“走吧,玉兒公主此次任務完成的如此之好,我們也便信守承諾去看看她的皇兄去吧。”
那次回信,墨君尚答應墨玉兒只要她為他做事,便答應不殺墨君策。但交給她的第一個任務便是挑撥南國內部關系,讓其沒有多余的精力去管南國和屠修的戰事,好讓東婁趁機撿個便宜趁機撿了人情,助南國一臂之力。
如今四國看似風平浪靜,說不定什么時候就會被掀起軒然大波,多一個盟友,不是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