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再三考慮,就認命大司馬方俊杰為丞相。”
“眾愛卿可有異議?”
眾大臣雖然都交頭接耳,但是不見有人站出來反對。
朝中大臣分站兩側,一側文官,一側武官,武官最前面站著的是金王溫璞金,是溫璞玉的大皇兄,在朝堂上經常和他對著干。
文官一側第一排最左面的是大司空裴大人。中間是宇王溫璞宇,他被溫璞玉賜予特權,明察暗訪貪官污吏。最右邊是空著的,那是留給丞相的位置。第二排最右邊就是大司馬方俊杰了。
不,應該是丞相大人,“大司馬方俊杰上前聽封。”執事太監傳旨。
方俊杰幾步上前跪地聽封。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司馬方俊杰自入朝堂以來,刻衷執守,忠心耿耿,體恤百姓,造福于民。是國幸事,朕之幸事。特封為百官之首,官拜丞相,欽此。”
“多謝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方俊杰的頭重重的磕在地上,久久沒有抬頭。
直到執事太監催促,“丞相大人接旨吧!”陰陽怪氣太監特有的聲音,聽起來讓人渾身起雞皮旮瘩。
“多謝公公。”方俊杰接了圣旨退到了丞相的位置上。
“退了朝,方大人來朕的書房一趟。”溫璞玉說完就站起了身子。
“退朝。”
“恭送皇上。”溫璞玉邁著威嚴的步子,一步一步的走出殿外,往御書房的方向去了。
“恭喜方大人,官拜丞相。”
“恭喜…恭喜…”
“多謝各位大人。”
溫璞宇在朝中向來很不合群,但是他和溫璞玉還有方俊杰的關系很好,所以就等他一起去見溫璞玉。
溫璞金冷哼一聲離去了,他現在是鐵騎將軍,有自己的府邸,還是王爺。
平日里在軍營練兵,贏過大大小小的戰役。只是他在軍中并沒有溫璞玉的威望高,在士兵心里溫璞玉就是神?朝堂上的神,全國的神,戰場上敵軍眼里的修羅,自家士兵眼里的神。
御書房里,溫璞玉在桌案后執筆畫著什么。
“皇上,丞相大人和宇王在在書房外。”
“讓他們進來。”
執事太監出門:“丞相大人,宇王殿下,皇上讓你們進去。”
“臣參見皇上。”兩個人進來彎腰行李。
“不必多禮,這又沒外人。”
“俊杰,朕沒有事先通知你,你不會怪朕吧?”溫璞玉對方俊杰的欣賞是那次殿試。
當年十五歲的方俊杰在藍琪國四年一屆的科舉考試上,高中榜眼。而當年的溫璞玉也是十五歲,他在朝堂上問方俊杰為什么要做官。
猶記得他的回答是:“保護,保護一切比我弱小的人或物,而保護他們的前提是我自己本身足夠強大。不僅能保護得了弱小的人,而且自己還能夠不受影響的全身而退。”
溫璞玉聽了,對他的言論表示肯定,職位給了一個閑職——戶部尚書一職,是監管宮里大大小小的儀式的官。
兩年后因為一個盜竊案,職位升到大司馬,可以自由出入宗人府,徹查各種冤案。全國的所有案件處理結果都會送到宗人府,方俊杰就每日翻案,大大減少了藍琪國的冤案,為百姓謀福祉。
每次賑災,捐錢他總是最多的,賑災的銀兩他都是親自送到災地,防止官員克扣銀兩。
“臣不怪皇上,反而臣要謝謝皇上,臣官大了,就更能為皇上和我國除去‘蛀蟲’。”
“好。”
“皇上您還有其他事嗎?”方俊杰直言不諱。
“嘿!沒事就不能陪朕待會兒?你這個官做的比朕還忙。”
“皇上,臣實在閑不下來,那案子還等著結呢!你讓宇王陪您呆著,要不您傳文王來陪您也行啊!”
“行了,行了,你心里只有案子,哪還有朕的存在?去走吧!快滾。”溫璞玉揮手讓他離去。
“皇上臣心里有你才是變態,臣告退了。”方俊杰擦了一把額頭不存在的汗水離開的御書房。
“嘿!這個方俊杰。”溫璞玉氣的手中水墨折扇一個勁的扇。
“皇上,你就不要生氣了,俊杰他一直那個樣子,一有案子就興奮的忙的不亦樂乎的。全然不管其他,三年來你還不了解他嗎?”
“二皇兄說的對,可是他過分,朕比他官大吧?怎么沒見朕忙成他那樣?”
“皇上,這臣子多為您分擔了,您還忙什么呢?”
“你的意思是說如今這太平盛世都是你們的功勞嘍?”
“當然不是,沒有你的英明神武,哪有我們的衷心為君,為民呢?”
“話是這么說話。哎!算了,朕就是讓他看看我畫的女子,因為這女子和他一樣是江南人。”
“哦?江南?那不是俊杰的老家嗎?”
“所以才問他嗎?可是你看還沒等朕說,他就跑了。”
“可否讓臣看看?”尚璞宇有些意外,什么時候四弟也喜歡女子了?自從他成年以來,就不曾想過要納妃。那老丞相就是因為自作主張的把自己女兒送到他床上,他就讓人家告老還鄉了。我都懷疑他不喜歡女的,喜歡男的了。都不敢和他靠的太近。
原來是沒遇到喜歡的,看來這畫上的女子一定有過人之處。
“可以。”溫璞玉把畫拿給溫璞宇看,溫璞宇一見畫中女子,就覺得眼前一亮,好一個大家閨秀,眉宇間的傲氣凌神,女兒家的嬌羞容顏,身材勻稱,上等之姿。
“二皇兄?”溫璞玉見溫璞宇看了半天的畫,就是不說話,不知道他是怎么了。
“啊?臣沒事,臣突然想起來得和俊杰一起去查案,萬一又有貪官呢?,臣告退了。”彎腰一鞠躬,轉身抬腿就走了。
“嘿!這一個兩個的莫名其妙的瞎忙。”看著手里的美人微微一笑。
那畫中的女子正是尚筱汐。
溫璞宇離開御書房摸著自己砰砰亂跳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女子好漂亮,那英姿颯爽的氣質,絕美的容顏,漂亮的如日月的雙眼,是個妙人兒。
不知有沒有機會見上一面?
五天后,江楚旭騎著汗血寶馬身后跟著迎親的隊伍。轎子是八人抬著的,迎親的人絕對不少于五十人。
江楚旭走在前面,一臉神采奕奕,書生的氣息還是一覽無余,模樣兒也是不丑的,只是有些普通了,不是絕美的。正所謂人逢喜事精神爽,江楚旭現在就是這個感覺,胯下的馬兒似乎知道主人的興奮,和今日的重要性,都不曾發過脾氣,很老實溫順。
迎親的隊伍一路往尚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