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之下,李信只能在上輩子記憶中選人。
想來想去,王愷不錯,這個演員,甚至可以簽在自己公司,長期培養。用他來演徐太宇,男一號。
女二號,也就是那個白富美校花陶敏敏,他想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人。
這個人在他上輩子的記憶中屬于很不待見的那個,名字叫江蔬影。
不過,氣質有點像陶敏敏,心機女。
他是選角,不是選女朋友,不管江蔬影是不是心機婊,都跟他無關。
想來想去,直接趕到上、海約江蔬影見面。
這個時候的江蔬影還在上戲上學,去年在一部電視劇里頭演了個小角色,算是正式入行,自此之后就沒有什么露臉的機會。
李信一下子找到她,讓她很吃驚,直覺李信是要潛她。沒辦法,她對自己的顏值跟氣質很自信。
不過看了劇本之后,她再沒眼光,也覺得是個好故事,至少她自己很有代入感。
加上李信很坦誠,“我在《飛花如碟》里頭看了你的表現,覺得你的氣質很符合陶敏敏這個角色。”
江蔬影簡直哭笑不得,陶敏敏的人設明擺著呢,心機女,難道本姑娘就這么像?
帶著無盡怨念,江蔬影答應了試鏡。
等到第二天正式試鏡,江蔬影才知道李信是來真格的,他的劇組很專業。
美工組的負責人是一個叫小麥的姑娘,雖然年輕,但是化妝跟服裝搭配很在行。
甚至讓她感到萬分驚喜的是,她的試鏡衣服跟帽子,都是現場量體,現做的。
李信居然會做衣服。
看著江蔬影一臉的不敢置信,李信撇了撇嘴說道:“我爺爺是做裁縫的,后來開服裝廠,我爸爸接班后又開織布廠,我從小就在布堆里頭打滾,上小學手工課,人家做折紙,我直接做衣服。我也就這點特長。”
他在美國上大學的時候,姐姐已經開始創業,他閑暇時就去姐姐的公司幫忙做設計,手藝一直沒拉下。
小麥是麥姐的妹妹,是姐姐公司的大設計師,現在過來負責美工,可見姐姐對他的支持。
他以后所有的電影,服裝都會用自己家的品牌,不僅僅是宣傳,也是為了讓角色更好看,畢竟人靠衣裝。
他從上一世的記憶里頭提取了很多時尚元素,這些日子一直在跟小麥交流。為此還創建了兩個新品牌,男裝是Skysurfers,女裝是seaspray,專門針對年輕時尚男女。
江蔬影試鏡下來都舍不得把衣服脫下來,她是真的喜歡。她甚至不關心試鏡結果,滿腦子都是能不能把衣服帶回家。
“送你了!”李信當然選擇成人之美。
兩個新品牌都會是引領潮流的潮牌,穿出去肯定會秒殺當下的流行款式,江蔬影本來就好看,氣質又好,穿衣一向有心得,算是個比較好的形象代言人,免費幫著做品牌推廣。
江蔬影這才問自己試鏡情況,李信比了個勝利的手勢,表示只要她愿意,馬上就可以簽合同。
一個在服裝上都能這么用心的劇組,相信不會拍出爛片,江蔬影總結了一下,欣然答應。
王愷那邊也很快談妥了合同。
其余的主要演員,李信打算去一趟邰北,合拍片,當然要留足番位給灣灣。要想攻略日本市場,主角還真有必要選灣灣。現在讓王愷演男主,女主只能給灣灣。
尤其是長大后的林真心,這個角色其實非常重要,決定了觀眾一開始能不能安靜地看下去。
另一個世界是東方不敗姐姐陳橋恩,加上有劉德樺、言乘旭客串,算是讓電影有一些知名度,可以讓人暫時忽略四個主角都是沒名氣的新人,也能讓人有好奇心,憑什么陳橋恩要給四個新人當配角。
李信想來想去都沒有合適的人選,灣灣那邊其實也缺有號召力的實力派女演員。
說實話,灣灣女演員普遍演偶像劇還行,小清新小女生,不太適合演有點閱歷有點格局的女角色。
帶著滿腹心事,李信啟程飛邰北。
候機的時候,王愷給他打電話,向他取經。說研究劇本下來,一直找不到那種高中黑老大的感覺。
李信的建議,讓他去一些職業高中、技校之類的學校,近距離觀察那些不肯上進混日子的學生王,先沾染點痞氣再說。
到邰北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拜訪楊德昌。
楊德昌在佛羅里達讀完電機工程碩士后,又在南加大讀完電影制作,算是李信的校友加學長,同時他也是南加大華裔校友中名氣最大的一位,在灣灣影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上輩子李信埋頭拍電影,幾次碰壁之后才想到找這位學長求援,可是,這位學長在2007年去世,無比可惜。
不管能不能從楊德昌這里尋求到幫助,至少在他明年去世前,李信希望能夠跟他多交流一下。
這個時候的楊德昌身體狀況已經很差,在邰北的僻靜寓所養病,他的太太彭凱麗侍奉左右。
之前有南加大的校友打過招呼,所以楊德昌對李信的來訪很歡迎。
李信帶著自己的畢業作品,以及前幾天他對自己畢業作品的解析與逆推,寫了一篇心得。
楊德昌才五十多歲,但頭發已經斑白,臉頰削瘦,笑起來的時候眼睛瞇著,依然散發著陽光樂觀。
他認真看了李信的畢業作品,并且提了不少意見,等到他看了李信自己寫的心得后,發現很多都跟自己的意見相符,哈哈大笑跟一個孩子。
沒想到李信這么快就能把自己的畢業作品推翻,有重新建構,說明李信畢業后的進步非常大,也說明李信非常有潛力。
帶著賞識,兩人開始深談,大部分是楊德昌在說,李信在聽,但是李信根據上輩子記憶得來的見解,很讓楊德昌動容。
李信拿出了《我的少女時代》劇本,讓楊德昌指點。
楊德昌個人的編劇能力很強,李信的劇本他是跳著看的,但一下子就看出了門道。
“這個故事不錯,講故事是一部電影最基本的,故事講好了,演員選對,很容易成功。”對于李信的導演功力,楊德昌沒有半點懷疑。事實上,他已經好久沒有這種棋逢對手的感覺了。
翻檢李信分鏡頭劇本時,楊德昌笑的合不攏嘴,好像發現稀世珍寶一樣,“青春愛情片啊,不考驗演員演技,分鏡頭做的這么好,你這部電影沒問題,需要我給你監制嗎?”
他主動提出幫李信監制,主要是怕李信沒有后期經驗,怕給電影后期剪輯留下瑕疵。
李信當然大喜過望,連連點頭,有楊德昌監制,這部電影在灣灣上映會很容易,而且去日本市場宣發也能有宣傳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