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邊村民很淳樸的。
呵呵!
陳佳上這個人,品德是真的差。
后世被人爆出來,在微博上一個樣,在推特跟FB上另一個樣,各種獨,抹黑大陸。
弄到后來還不肯承認,當然國內一些影視公司也幫他遮掩。
陳佳上跟放飛自我小仙女的那點事情,圈內人很多都知道,還在那裝,發微博要對質,要力證清白。
如果臧明這種人也算是淳樸村民的話,那整個煌煌中華恐怕也沒地方說理去了。
“據說李信新電影跟雪有關,要在冰天雪地之中拍攝,離開東北,只怕還真沒地方拍。別說帝都,就是大連到現在一片雪都沒飄過?,F在李信大概心虛,不敢再去東北,只怕這部新電影是要黃了?!?/p>
新京報帶了一波節奏,黑了一下李信,筆下的李信就是各種作死各種放飛自我,一部電影從開頭到結束都在冰天雪地的背景下,請問哪來的自信?一個雪季就能拍完?
正常一部電影都要好幾個月好不好,除非你就是不負責的粗制濫造,想要圈錢。
鄧捷出來說了話,在一次活動中,她主動提到了劇組之所以從東北撤離的原因,這才真相大白。
質疑跟嘲笑如同潮水般退去,孫林本來想把錄音跟視頻放到網上,但被李信阻止,沒必要。
糖嫣最終還是答應簽李信公司,因為李信2007年會打造一部電視劇,糖嫣是女主之一,這直接寫進合同。
帝都,豐臺。
租借的玻璃工坊內,李信他們正在準備第一場戲。
玻璃工坊沒有收錢,而且還各種佩服,因為李信答應到時候給他們店面打個鏡頭。
這場戲是李信跟林佳欣的對手戲,然后還有糖嫣。
這還是李信兩世為人第一次演男主角,而且要命的是,第一場戲就有吻戲。
李信跟林佳欣產生了爭執,這就很好玩了。
整個劇組都在看著兩個人吵架。
李信的意思,略作改動,玻璃工坊這邊不吻,女主角的感情一部分還寄托在死去的江川樹身上,表現女主對兩人感情的難忘。到后來面對雪山大喊之后,女主徹底放下了這段感情,到時候情感交融,再吻不遲。
而林佳欣表示不同意,其實這段情節不是用來塑造女主,而是用來塑造男主角。
女主角的形象會很鮮明,因為一人分飾兩角,兩相對比之下,觀眾很容易看出兩個人的分別。
但是男主自始至終沒有參與到任何沖突之中,大家都知道,沖突才能展現一個人的性格。
如果男主角性格不鮮明,那就是失敗的,這對李信來說演繹很有難度。
糖嫣饒有興趣地看著,覺得很羨慕,只有林佳欣這樣的大演員才能夠影響到導演。
“你是不是不敢跟我接吻?”林佳欣忽然問道。
“不是!”
“那就沒問題了!”
“呃!”
“要不我們現在先練練?”
“……”
“你心臟跳的有點快?”
玻璃工坊之內,溫度很高,所有人都穿著羊絨衫或是薄大衣,尤其是李信,穿著厚法蘭絨襯衫,拿著鐵桿,戴著絨線帽,很有藝術家的氣質。
糖嫣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李信跟林佳欣,她圓圓的眼睛很漂亮,為整個劇組增色不少。
別的不說,糖嫣來了之后,劇組很多年輕男性都踴躍積極了很多。
李信為她設計的冬裝很淑女范,一頂很有文藝范兒的黑色毛呢帽子,看起來溫文爾雅又窈窕,明艷動人。
光是這形象,就絕對能在銀幕上讓電影院的觀眾眼前一亮。
所以有些電影要用帥男靚女,就是為了加深觀眾印象,不斷培養觀眾好感。
敗給了林佳欣之后,一臉挫敗感的李信招手把糖嫣喊過來,跟她講戲,準備好踩場。
每次看到糖嫣都覺得可惜,少女江川樹這個角色與她失之交臂。
另一個世界,扮演少女江川樹的酒井美紀立馬成為RB的國民初戀,簡直萬千寵愛,萬人空巷。
RB那邊發回來消息,李信讓找的新垣結衣跟佐佐木希都已經到位。
佐佐木希是自己過來投的簡歷,孫林篩選的時候看中了,推薦給李信,李信就定了她出演江川樹的閨蜜,無論是少女時代還是成年時代,到時候可以畫成年妝。
就是因為佐佐木希,才讓李信來了惡趣味,拜托是枝裕和找了新垣結衣。
gakki老婆來演少女江川樹,雖說高了一些,但看起來性子柔弱,清純呆萌,的確很符合角色,是枝裕和也很認可。
“李導!”
糖嫣輕輕呼喚了一聲,剛才李信似乎走神了。
李信回過神,點頭道:“你的第一個鏡頭是被我跟林佳欣發現之后的表情,注意,我跟林佳欣接吻的時候,你已經早就在旁觀,已經有了心里變化。鏡頭拍到你的時候,不應該是那種慌亂與躲閃,表情不需要夸張,需要在內斂中突出一絲不甘與痛楚,然后很快平靜下來,這就夠了。因為她是真的愛她的老師,她是個很純真的女子……”
糖嫣不斷點頭,雖說想到自己的角色被一個日本少女搶走,她還是有些難過,但她覺得自己不要這么柔弱,應該振作起來,演好眼前的角色。
剛才李信其實自己也無法說服自己,其實他這個角色就是最大的悲哀,“故人最大”這個定律,讓他一直無法得到林佳欣真正的愛。
其實這部片子之所以動人,一部分是因為它的“物哀美學”,在皚皚白雪之下,這種淡淡的悲涼被無限放大,占據人的心房,讓人柔腸寸斷。
這其中每一個人都是悲劇,林佳欣發現死去的未婚夫愛的不是她,她只是個替代品。成年江川樹在發現男江川樹對自己深沉的愛,自己錯過了初戀,因為男江川樹死去,這種錯過的初戀成為巨大的創痛,所以才有想笑笑不出來,然后是被巨大痛楚擊中的麻木與滄桑。
糖嫣這個角色何嘗不是悲劇,朝夕相處的人卻得不到,因為她的老師因為當年與林佳欣的失之交臂一直耿耿于懷,一直在跟一個死去的人較勁,忽視了身邊人。
李信跟她講的非常詳細,他對這個角色也加了點設計,原版這個女學生出現的有點突兀,消失的有點莫名其妙,像支線又不像支線,是這部電影里最沒有存在感的。
從這里頭就能看出來,巖井俊二是將這個女學生的戲剪掉不少的,因為篇幅問題。
在這里李信要把她的鏡頭還原出來,同樣用“物哀美學”的手法處理。
開頭的篇幅李信一直覺得太長太累贅,其實完全可以臺詞巧妙一些,將背景和盤托出,然后直接就林佳欣發現女江川樹在小樽的地址,然后寫信過去,這樣情節就緊湊,觀眾看的也舒服。
開頭需要剪掉的幾分鐘,完全可以在糖嫣這個角色身上加一點。
他跟杜致瑯反復討論過,她也覺得糖嫣這個人物要么拿掉,要么多給一些鏡頭。
開頭其實巖井俊二這么設計是沒問題的,一群人在死者的周年祭上歡天喜地,各種搞怪,這符合RB民族的心理特征,就是什么都不會縱情恣意,在悲的時候會來點喜樂,在喜樂的時候會來點莫名其妙的悲傷平衡一下。
RB這個民族的確有些變態,開心都不能真正的開心。
這部電影主要是面向整個亞洲的,開頭只有RB人才能深切理解,但其他國家觀眾就不一定,所以才要拿掉,重新設計。
在玻璃工坊的幾個鏡頭,都會安排糖嫣出現,用來反襯男女主角之間的感情的不確定性,似乎總是隔著一層膜,剛開始以為是糖嫣的存在,實際上卻是那個死去的人,雙方心知肚明,但都在回避。
而直到糖嫣戳破了這層膜。
孫林示意燈光完備,孫仁健在二號機位表示OK,陸永國打板。
“玻璃工坊第九場!”
站在外圍的糖嫣心一緊,要正式開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