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夏秦帝國風云錄|作者:木子武少|發(fā)布:2021-07-2116:12:47|更新:2021-07-2116:40:02| 字數(shù):2174字
【楚漢篇結(jié)局】
范九陪著景龍在一旁的小山上旁觀,范九面色尋常,被底下土兵當成貴人的中軍將景龍卻面露憂慮之色,被黑田衛(wèi)夫的囂張氣焰震懾,有心動兵卻又無能為力。
這便是先前將兵分的太散導致的后果,如今想要召回部隊都需要兩日的時間,好在是按區(qū)域派駐,倒不至于出現(xiàn)尋不到人的情況,這點時間景龍自問也是等得起的,但海寇卻在休息一夜后便拋下這處營寨,輕軍疾行往南而走。
楚軍與海寇不同,海寇行軍時備受襲擾,而楚軍則暢通無阻,甚至還能借助本地向?qū)У膬?yōu)勢走小路追上甚至提前趕到海寇的必經(jīng)之路,便是放海寇先走幾天都不必擔心。
景龍所憂慮的實際上是一旦真的被海寇團兵臨郢都城下,哪怕不會造成什么嚴重的后果,最終自己也難逃責備,甚至家族也會因此受到牽連。
畢竟他身為中軍將,將海寇團攔截在東部、中部地區(qū)是他理應履行的職責,而南部的防線則是楚國最后的依靠,輕易不能暴露,放任海寇抵達郢都便是逃不過的罪責,何況先前他已經(jīng)敗了一次,剛剛試探性的進攻又使得一個小隊全軍覆沒,這讓景龍暗自嘆息,心道自己恐怕真不是適合帶兵之人。
意志消沉的景龍沒能阻截住海寇團,而黑田衛(wèi)夫雖然反擊得手,卻沒能改變情況愈下的局勢,他只得孤注一擲,趁楚軍士氣稍低的時候急速向南進軍,果然一路上都沒有遭到規(guī)模稍大的戰(zhàn)斗。
可當海寇團辛苦抵達郢城時,卻被眼前這座堅城所震撼,而楚軍主力也從海上和后方同時出現(xiàn),黑田衛(wèi)夫無奈之下,便趁著所部還有一定實力,主動獻出筱田策并向楚軍談判,爭取到有條件的投降,得到虞姬的大膽重用。
得到海寇團襄助后,楚國趁予國還處在信息差當中,命黑田衛(wèi)夫派人誘導予國水師剩余主力出港,并在珊瑚島一帶設伏,徹底殲滅了被誘騙出來的予國水師,俘獲大量船只和水手。
隨后項沖請將大軍登陸予國海岸,黑田衛(wèi)夫說服海寇大本營跟隨他反叛,兵圍國都。
與此同時,另外三國也紛紛起兵報復,趁予國內(nèi)亂之時收復失地,并與楚國結(jié)成同盟,后經(jīng)楚國使者的勸說,紛紛將結(jié)盟改成了更高形式的朝貢,尊楚為主。
因予國沒有防備此次突襲,加上楚軍的攻城戰(zhàn)法得當,僅一個月便攻占王都,黑田兵勝自焚而死,海寇團在城中大肆屠戮,所獲頗豐,而楚軍也無力在此地維持長期統(tǒng)治,便在擄掠大量財貨與人口后扶持黑田衛(wèi)夫上位成為予國的幕府將軍,代行王事。
黑田兵勝還有一個同父同母的弟弟,名為黑田細郎,年紀比黑田衛(wèi)夫還小五歲,在城池被圍困前便被黑田兵勝送往外地,后眼見兄長敗亡,黑田細郎在忠誠侍衛(wèi)的保護下橫渡海灣,北上前往本州島的上津國(今日本設津一帶),因其才學出眾,有智略,成功幫助上津國吞并下津國(今日本大阪),得到上津國國王的重用,召為婿。
又數(shù)年,蝦島各地大治,四國島各國也在楚國的居中調(diào)和下重定邊界,向楚國供奉人力和糧食,并通用楚國制定的度量衡與貨幣,與蝦島上的封君別無兩樣。
另一邊,劉季的漢國也徹底消化完銀山及周邊地區(qū),出兵擊敗了西部平原上的霸主奴國,吞并奴國后漢國的實力大漲,南下九州北部與楚軍發(fā)生沖突。
此時的楚軍已經(jīng)降伏四國,國力不可同日而語,便起了與漢國一爭的心思,雙方各自動員兵馬,打造戰(zhàn)船,對峙于瀨戶內(nèi)海北部。
攝政九年,劉季領軍三萬,船九百尾南下親征,虞姬亦親臨陣前鼓舞士氣,雙方交手數(shù)次,互有勝負,漢軍本勢大,卻被楚軍用連環(huán)火舟大破,兩艘能渡海的大船也在此戰(zhàn)中被毀掉,徹底失去了對蝦島(九州)北部的控制權(quán),在陣前遭到楚軍嘲諷,上演漢王別姬,劉季郁郁而病,領兵乃還。
班師之后,劉季愈發(fā)病重,臨終前召來徐寧、劉賈托孤,卻幻想自己見到了黑夫的使者。
劉季拉著使者的手道:“愿舍漢國八百里江山,為一關內(nèi)侯。”
使者不允。
劉季嘆道:“愿為縣尉,鎮(zhèn)一方水土。”
使者亦不允。
劉季又道:“愿為亭長,得十里之地了慰平生。”
使者不語。
劉季泣道:“愿為黔首,乞骸骨葬于沛縣。”
使者(徐寧)亦泣:“大王,我早非攝政之臣了,此乃扶桑,恐難魂歸故里!”
劉季遂薨。
其子劉如意繼漢王位,拜其弟劉恒為國相,而身在朝鮮的呂氏和盧綰得知此事后便與扶桑的漢國斷了聯(lián)系,自立呂國(詳見第一篇·東北世家)。
后漢國聯(lián)合上津,一路向東擴張,開墾基業(yè),轄地兩千里,乃成扶桑之霸,而楚國雖一統(tǒng)蝦島,更兼四國島之利,卻因分封而力不足合一處,日漸衰落。
上津國國主去世后,黑田細郎繼承大統(tǒng),他想要登陸四國島為兄長復仇,而第二代汗王劉如意卻因病去世,王位重歸劉氏血脈,新王乃劉賈之后,名彘,因年齡尚小,漢國不欲再起兵戈,此事遂罷。
項郢十六歲襲國時,知道自己的新對手劉彘也是少年,在漢國群臣的擁戴下于新沛(今日本京都)稱帝,改名徹。
又數(shù)年,大秦以東門豹為帥東征扶桑。
秦軍一戰(zhàn)滅楚,又夷漢帝宮室,滅其國,分置郡縣,因楚漢十余年苦心經(jīng)營,扶桑地熟民富,后成為大秦東海腹地,再無它族染指。
攝政六十年冬,尉伏波退位,傳位于侄子尉英,尉英尊其為太上皇,因攝政已滿一個甲子,便在新年改元居攝元年,并定下了每隔一個甲子改元的傳統(tǒng)。
......
【東門列傳】的后記(收費章節(jié)無法修改,故放在此處):
東門豹死后,黑夫命人統(tǒng)計其大小功績,加食邑三千戶,共計兩萬余戶,皆分予在世九女。又于青山陵(黑夫與葉子衿陵墓)外立石,碑篆上柱國東門暴虎魂歸之處。另單獨設大司馬大將軍一職追贈,位在三公之上,后人隱其名諱,稱故大司馬大將軍東門太尉,以示尊敬。
PS:非常感謝東門老君與黑川新八郎慶德兩位兄弟的厚愛,也感謝所有訂閱的書友,江湖路遠,祝大家萬事平安。
流晶瞳?/?著
大周朝傳世三百四十七年,共有兩位女帝。一位是開國女帝,一位是亡國女帝。開國女帝周太祖皇帝,文武皆能,天賜神人。年號熙照,在位32年。亡國女帝周肅宗皇帝十歲登基,年號景豐,由皇夫攝政王臨朝攝政。景豐15年,女帝禪讓帝位于皇夫攝政王。至此,大周朝完結(jié),大夏朝高祖即位,立周朝末代女皇為后,年號新堯。大夏朝傳至四代世宗,皇嗣漸稀。承慶帝生六子五女,前后夭折。唯遺澤皇五女。該女五歲逢大難,奄奄一息。被現(xiàn)代獨生女岳晶晶魂魄附身。獨身嬌嬌女如何執(zhí)掌男尊天下?士族貴家又有多少名門公子等著當上皇夫,重演禪讓往事。風起云涌,山雨欲來…… 女帝生涯群號:160164683 女帝生涯鐵桿粉絲群號:16439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