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還有個逼死人的老道,所以羅揚走到一半就不想往前走了。
反正天也不涼,羅揚寧愿睡草地上也不愿意回去聽他嘮叨了。
李顯這老家伙也真是的,從哪兒找來這么一要命的老道啊,還放在這里就不管了,真特么的。
正原地畫圈圈詛咒李顯的時候,羅揚遠遠的看到了李顯的那張臉。
邊走邊喊“我……到了……”
一大把年紀了,還喊的這么奔放,真是不知羞恥。
羅揚在路邊撿了兩根棍子拿在手上,以防他再抓自己的手不放,實在不行了還能當雙棍來用,打丫老不羞的。
“你的度牒。”李顯畢竟上了年紀,奔著羅揚又喊又跑,好半天才讓羅揚聽清楚。
這臺詞耳熟,羅揚張嘴就道“不,是你的度牒。”
說完就呸呸呸,沒事兒跟一老頭子對這臺詞兒干什么,有病么這不是。
李顯只是愣了一下就開始邀功“現在朝廷對這個收的特別緊,每年一共也批不了二十個,你的運氣真不錯。”
當年攝政王和自家兄弟廝殺爭搶皇位的時候,不被眾人看好,包括佛道兩門也各選了一位實力出眾的王子給予支持,誰也沒鳥他。
所以他從血水里走出來之后,對佛道都沒什么好感,從那以后度牒就變的特別緊俏,每出一張佛道兩門都要玩一次競價。
光是賣度牒,朝廷每年都能多得好多銀子,等于是變相的對他們兩家收稅了。
不得不說,這一界的攝政王,是個有腦子的,怪不得能干死他那幾個兄弟自己上位呢。
朝廷不放度牒,佛道照樣收徒,在民間甚至是鄉紳官員之間的影響力依然很大。
但是沒有度牒,這些新入門的弟子就不能在世間隨意行走。
弟子不能隨意行走,對外界的影響力就只能集中在一個和尚廟或者道觀這樣的點上,再沒辦法覆蓋成面了。
讓佛道兩門對世間的影響力下降了不少,為了保住自家對世俗的影響力,只能拼命的到處造房子。
只不過道門淡泊者眾,所以在比批財力一事上被佛門虐成了渣,已經連續好幾年沒有取得過新度牒了。
推張之路荊棘密布。
在這種條件下,李顯還能這么快的給羅揚把度牒辦下來,確實不容易。
有了這玩意兒就不怕家里那個老道了。
自己有官方頒發的證書,又是個自悟天道的天才,想自成一派就能自成一派,他敢再說收徒的事,非得大巴掌糊他熊臉不可。
將度牒交給羅揚之后,李顯帶點不好意思的問道“這幾日,呂道長與長生一事可有悟到什么?”
羅揚正樂呵呵地拿著自己的‘國際通行護照’樂呢,頭也不抬的反問道“你不是道門信徒么,這么赤果果的問不太好吧?”
李顯拱手道“此事關系重大,所以有些失據,失禮了失禮了。”
“長生當然關系重大,要是人人都能長生,沒事兒再多生點孩子,那還不得到處都是人啊。”羅揚發了句牢騷。
李顯點頭道“說的極是,所以長生之法才不得輕傳。”
看來朝歌那邊又快有大變故了,不然這老貨不會對長生一事這么上心。
不過羅揚正巴不得離這渾水遠一點,所以上下打量了他一下,拍拍手里的度牒道“這玩意兒不是只有在朝歌的專門機構里才能買么?你在這么短的時間就拿到了,是怎么做到的?”
這個彎轉的有點硬,李顯有點反應不過來,含糊著答道“我李家商隊通行天下,靠的就是信息靈通,這不算什么。”
“信鴿?”羅揚指指天上問道。
反正不可能是電報電話,八百里加急也不值當,那就只有這么一種可能了。
李顯點頭承認并無恥的算賬道“往朝歌傳一次消息的成本就要兩百兩以上,度牒更是花了我將近一萬兩。這么大的投入是不是應該比別人多一點機緣?”
羅揚才不愿意背上這么從債,當即就說道“那你問錯人了,長生這種事兒你得去問呂老道,我知道的都告訴他了。再說這是他的老本行,我這剛入行的業務不熟練啊。”
李顯有點不樂意羅揚這么說“呂道長在道門中地位這么高,你說這話的時候,就沒有一點敬畏之心么?”
羅揚揮揮手里新鮮出爐的度牒,不屑道“拿地位說事兒有意思么?有這個,我馬上就能開宗立派,一掃道門之頹勢。他這一大把年紀,都干什么了?”
李顯看不慣羅揚得意,冷笑一聲道“干了什么?他曾幫上一任攝政王延壽三載,讓道門成為大楚國教至今。”
沒想到呂老道還有過這等輝煌,真是沒想到。
羅揚被噎了一下,不過還是嘴硬道“國教怎么混成現在這模樣了?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最要不得,要與時俱進,放眼未來才行。你老是把他過去的功勞拿出來說,能幫助他進步么?不能!只會讓他愈發的不思進取,不勞而獲,不知所措,不瘟不火,不以為恥……”
李顯被他說的頭昏腦漲“停!這次度牒的事,其實也不全是我的功勞,六皇子也幫了不少忙,還說感謝你幫他做的一切。”
羅揚聽到六皇子就頭疼,為了躲開他攪出來的漩渦,老子都特么出家了,還想怎么樣?
李顯繼續說道“那本聊齋現在已經徹底的火遍了大江南北,和全大楚范圍內的捕虎行動配合在一起,讓六皇子在民間的聲望達到了一個非常的高度,這都多虧了你。如果不是你執意要出家,六皇子還想邀你去往朝歌一敘呢。”
大楚的每一位攝政王上位前,都要和好多皇子爭個你死我活,就跟養蠱一樣。
這么反人類的選拔方式,鬼才要跟他們一起玩兒呢“我不樂意出遠門,你是知道的,以后這種邀請都幫我照樣推了就行。對了,感謝的方式有很多,他就沒說送我點銀子什么的?”
李顯指指他手上的度牒,嘆口氣沒再多說什么。
看來這就是那本書的完本獎了。
羅揚看看手上的度牒,覺著還行吧,換了張這么稀缺的度牒回來,半本聊齋半本太平廣記再加半本笑林廣記,也算是值回剽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