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喬的牛排著實難以下咽,她也不敢讓聶言則將就,萬一將就的進了醫院可全都是她的責任。
好在聶言則在冰箱里備了幾盒速食加熱的方便飯,多開幾盒,多幾個菜,排骨、香菇雞什么的吃吃,就當兩個人在公司加班了。
子喬和葛天音打了招呼,在客房睡了一夜,又拿隨身帶著的旅行裝隨便涂了涂,一大早坐著聶言則的車回了KY。
“蘇小姐,早上好,剛剛有文印公司的人過來,送了十本樣刊,已經送到市場部了。”
子喬把右手食指貼在打卡機上,前臺陳欣客氣地說,順便把二十六層的文件快遞交給她。
“謝謝,明天請你吃早餐。”子喬笑了笑,對陳欣這個小姑娘還是挺有好感的。
可是走出去兩步她又覺得有哪里不對,昨天下班的時候她才剛剛把和董哥確定好的電子版樣刊發給李琴,難道李琴昨晚加班的時候自己聯系了董哥印了十本樣刊出來?
董哥好像說過,做正式的樣刊是要到印廠去的,難道為了十本樣刊,印廠也跟著加班了?
子喬不太懂這當中的具體流程,抬頭又看見聶言則站在專屬電梯里朝她招手,也就暫且把這當做是董哥為了老客戶加班了。
“怎么了?”聶言則見她神色有異,輕聲問道。
“沒什么,樣刊出來,我等下要去趟市場部。”子喬笑了笑,帶了點小得意,“看來我的第一次輪崗很順利,一點亂子都沒出,你當初那樣說李總監,小心眼了吧?”
聶言則倚著電梯內的扶手看著她:“或許,不過我這個人喜歡看結果,只要你還沒有拿到李琴簽名的確認書,事情就還不算有定論。”
結束并通過一個部門的輪崗考核需要拿到部門主管的確認書,才能到下一個部門輪崗。
子喬用“你等著瞧”的目光瞪了聶言則一眼,心里已經在期許下一站公關部的工作了,之后還有項目部、財務部,最后是她真正要爭取的策劃與產品部。
“要不要我陪你去?”聶言則喝過咖啡,好心地建議著。
“不用了吧,豆大點兒事兒,還要boss蒞臨?”子喬笑著諷刺了一句,還沒反應過來,手上就被放了一個禮盒。
“送你的,自己看。”聶言則說完,轉身回了辦公室。
禮盒巴掌大小,很輕,用緞帶扎著,子喬以為只是個小玩意兒,就想著從市場部回來再看,隨手放在抽屜里。
到了市場部,李琴依然熱情地接待了子喬,子喬剛一進門,她就把子喬夸得像朵花兒似的,簡直就是近年來最優秀的畢業生。
“李總監,這都是我應該做的,而且宣傳冊的資料和排版都有同事們和董哥,我只是把文字稍微修改了一下,再聯系了一下董哥。”
市場部一定還有更重要的工作,但子喬理解李琴的做法,宣傳冊制作的過程可以方便新人了解公司,又因為她是聶言則的人,把一個幾乎算得上成品的東西交給她,也全了彼此的面子。
“子喬,你太謙虛了,將來不要忘了我們,常回來看看。輪崗確認書需要走流程,明天我找人給你送上去。”客套話說完,李琴想要送客。
“李總監,樣刊可以給我一本么?我想留個紀念,也給聶先生看一下。”子喬沒有多想,她是真的想留一本做紀念。
李琴愣了一下:“樣刊只有十本,下午開會同事們還要傳閱,要不等正式印刷了再給你送去?”
“一本都不可以嗎?或者我拿一本上去看看,下午給你送回來?你也知道,聶先生很關心我的工作情況。”子喬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本,于是撒了個小謊,“或者我去找董哥要一本?”
李琴臉色一變,不太情愿地從抽屜里拿了一本給她:“那你就拿去吧,也不用還了。”
子喬道了謝,拿著樣刊回了二十六樓,坐到工位上心滿意足地翻看著,內容和排版和她昨天和董哥確認的一模一樣,只是紙張不是之前說好的磨砂的,而是光面彩印,這個她還要再和董哥說一下。
翻到底頁,子喬鬼使神差地想給最后封面下角編輯人員名單拍一張照,發給聶言則和葛天音炫耀一下,之前和李琴在郵件里說好了,她會在三個編輯人員中有一個署名。
“統籌編輯:李琴、趙華、蘇子喬”
子喬看著自己的名字滿意地笑笑,然而目光稍稍往下方一移,她立刻笑不出來了。
設計印刷不是她一直聯系的董哥的“小董文印”,而是一個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星遠文印”,可是宣傳冊的整體設計還是和董哥那一版一模一樣。
子喬雖然大學四年學新聞這個專業并不認真,但基本的版權意識還是有的,她看到“星遠文印”的LOGO,整個人都是蒙的,拿起座機聽筒,撥號時手都在抖。
李琴方才遲疑著不拿樣刊給她,還有陳欣一早收到樣刊的蹊蹺,一下子都變得可以解釋了。
“李總監,我想確認一下,設計和印刷不應該是小董文印嗎?怎么突然換成了星遠文印?”子喬盡力鎮定著。
“哦,忘了和你說,董哥的最終報價是十二塊七一本,星遠文印只要十二塊三。別看一本便宜得不多,可是我們印的多,算起來便宜的就多了。”電話里,李琴狀似耐心地解釋著。
“可是董哥的報價是包括設計和排版的,紙質也不完全一樣,如果改用星遠文印,那就不該用董哥的設計,或者應該支付他們設計費。”子喬生氣了。
董哥的工作做得無可指責,看的出來他是很本分又有才氣的小生意人,之前更是因為信任KY,在合同和預付款都沒有的情況下做出了電子刊,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不該坑人家。
而這種用了人家成果,又轉而交付其他公司制作的行為,在整個行業里也是頗為為人不齒的,無論是KY,還是作為直接聯系人的她,信譽上都會受到影響。
“都是老熟人了,之前讓他賺了那么多,吃一次虧,他不會計較的。而且子喬,為公司節省成本是我們應該做的,你放心,我這個人不貪功,這份功勞也會記在你身上。”李琴低笑聲從聽筒中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