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書名,我不知是俗是雅,或者是附庸風雅!呵呵,我自己覺得是第3點。
心若輕塵,取義源自《烈女傳》“人生世間,如輕塵棲弱草耳,何至辛苦乃爾”這一句。
輕塵弱草與白駒過隙表達的意思相近,我曾經喜歡透過窗子看著陽光下塵埃飄來飄去的樣子,一看就是好一陣。覺得這些塵埃很有意思,好像很忙碌,卻又毫無目的。所以當看到“輕塵棲弱草”一詞時,覺得莫名感動。原來塵埃棲于弱草之上,雖是一瞬,卻又覺得它們此前的忙碌好像變得不那么可笑了。
本人給此書取名《心若輕塵》原因:
說句實話,《心若輕塵》不是我最心水的名字。原計劃是寫法華系列三部曲,第一部,汴梁花開,第二部心獄(心若輕塵),第三部,名字暫未想好。但顯然,剛出來的第二部,就栽了跟頭——在各貼吧上求意見,然后被罵得灰頭土臉。唉,自己真是找虐。網友的意見比較集中的在書的名字上,這讓我極喪氣,卻又無可奈何。
之所以不用原來的名字而使用《心若輕塵》的原因:一方面心獄這個名字重復率極高,另一方面,對于佛,我懂得太少,只能敬仰,不敢輕言。而法華玄義實在是比較高深的東西,不敢輕易拿來用。此書通過杜煜與秦漠南兩個極具對比性的人物,來反映了《楔子》中的第一句話,從這一點來說取名心獄更好一些。但我其實并不喜歡沉重的人生,而更相信愛情。我也不希望將讀者引入對于人生的思考這么沉重的話題,而更想把側重點放在情感之上。相信感情要義無反顧,更相信感情中不忘記自我才是對這段感情最好的交待。
這是一部寫感情的書,明線,沈心塵的感情貫穿始終,暗線,蘇慧悲劇式地存在。下面節選部分內容,來點一下書名,或許可能讀者覺得能接受一些:
1、蘇慧面對秦漠南的糾纏,書中并無直接描述,只有一段秦漠南的回憶:他仿佛看到她站在自己面前,白衣勝雪,衣袂輕揚。她翩然回頭,眉間微蹙:“人生世間,如白駒過隙、似輕塵弱草,不過轉瞬,你又何必如此執著!”
至于蘇慧為什么最終會被秦漠南打動,細心的讀者,可從楔子中找到答案。
2、蘇慧在牢中的最后一句話:“縱然輕塵棲弱草,亦將此生不負!”,而她心里還有一句沒說出來的話:是否真能此生不負!
3、《心若輕塵棲弱草》這一章,有沈心塵對杜煜的表白:“君若為弱草,我便如輕塵。只要能與你一起,哪怕短若轉瞬,此生便已不負!”從這句話中,似能看出沈心塵在感情面前,與蘇慧有著一樣的慨然與豪邁。其實,面對排山倒海的愛情,相信每個女人都會變得不顧一切,這才有了“哪怕短若轉瞬,此生便已不負!”的承諾。
輕塵棲弱草出處釋義(這些釋義網上隨處可查,寫在這里確有賣弄之嫌,不喜就請略過,勿噴,謝謝。):
最早出自《烈女傳》:……爽從弟文叔,妻譙郡夏侯文寧之女,名令女。文叔早死,服闋,自以年少無子,恐家必嫁己,乃斷發以為信……令女於是竊入寢室,以刀斷鼻,蒙被而臥。其母呼與語,不應,發被視之,血流滿床席。舉家驚惶,奔往視之,莫不酸鼻。或謂之曰:“人生世間,如輕塵棲弱草耳,何至辛苦乃爾!且夫家夷滅已盡,守此欲誰為哉?”
《梁書·魚弘傳》:“我為郡,所謂四盡:水中魚鱉盡,山中麞鹿盡,田中米谷盡,村里民庶盡。丈夫生世,如輕塵棲弱草,白駒之過隙。人生歡樂富貴幾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