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好百合山藥鱸魚湯,葉玹端著托盤,走出了一樓大堂后的廚房。
客店的大堂里,仍然嘈雜聲一片。
剛走到樓梯處時,有人風(fēng)似的飛奔下樓,那人身體剛要撞上托盤時,葉玹向右一退,讓開了他。
帶蓋的白色湯碗,穩(wěn)穩(wěn)地放在深棕色的木質(zhì)托盤上,一旁的小白瓷勺,上上下下敲打著托盤。
沖撞的人,伸手扶了扶托盤,并且連連道歉:“抱歉,抱歉。”
葉玹這才抬頭看清來人,正是前些時日在西邊渡口,他們旁邊的那位中年男子。
這些時日他都住在西橋客店,他在二樓右邊客房,而他們在左邊,見過幾次面,卻沒有說過話。
“沒事。”葉玹平靜地說。
“順合號的事,你們知不知道?”陸楠看著葉玹。
“唉!”陸楠嘆息著,濃眉深皺,“我表兄還在船上,不知道他…”
“是否有什么消息?”葉玹問。
“他從上海來,約好在順合號上碰面。”
“你們是去西南?”葉玹又問。
“我們是綢緞行的,他去上海考察,想找到最好的綢緞樣式。”
“順合號客船,如果發(fā)生了什么,也應(yīng)該登報,停航已經(jīng)一個月,想來是順合洋行有意隱瞞。”葉玹說。
陸楠認(rèn)同的點著頭:“順合客船的乘客眾多,乘客的親友也不止有我,幾天后,就有北上的船,我去順合洋行問清楚。”
“這是一個辦法。”葉玹說,“報社應(yīng)該會有相關(guān)的報道,過去這么久了,都沒有消息傳來,或許是有當(dāng)權(quán)者的壓制。你如果真的去了,不一定能夠得到回復(fù),但也是可以去的。”
陸楠感到醒豁,看著葉玹,然后朝樓梯方向伸出手:“你先去忙。”
葉玹對他一點頭,向樓上走去。
揭開白瓷湯蓋,看著乳白色的魚湯冒著絲絲熱氣,林悅兒感到一陣暖意。
在一個沉悶的下午,葉玹坐在書桌前,翻看著一本厚厚的醫(yī)書。
不知道那位小男孩,現(xiàn)在是怎么樣了?這些時日是否有些好轉(zhuǎn),貿(mào)然前去或許會打擾,姑父常說,醫(yī)者應(yīng)該有普世救人的心,待病者如待親人。
林悅兒坐在書桌對面,手撐著下頜,看著葉玹。瞧他一直只看著書的一頁,連眼也不動,不知道這時他的思想又去到了哪里。
林悅兒伸手遮住葉玹正低頭看著的那頁書,葉玹半晌不動,隨后醒過神來,抬頭,笑看著對面的林悅兒。
林悅兒也露著一排白潔的牙,歡快地笑看著他:“你可看見了?”
葉玹長長的睫毛下明凈而深邃的眼,不甚明白的看向她。
“搗藥仙童啊!可否邀你論長生。”林悅兒再認(rèn)真的笑說著。
葉玹還是不甚明白,微側(cè)著頭思索著。
林悅兒站起,在房中走著:“驀地神游天上去,呼彩鳳,駕云軿。望舒宮殿玉崢嶸。”說完再回過頭看向他。
葉玹這才明白過來:“你是在笑我。”
“不敢,不敢,哪里敢笑話我們玹哥哥。”林悅兒已經(jīng)笑到捂肚子。
“看誰下次神游,只怕是自己要笑自己了。”葉玹回道。
遠(yuǎn)處的輪船時而傳來高亢而尖銳的汽笛聲。葉玹合上翻開了的黃帝內(nèi)經(jīng)。
隨后,兩人散步在江邊小道。一排排老柳樹垂著長長的枝條,江水波瀾無驚。
踏著軟軟的沙地,感受著江水中升起的陣陣涼意。
不遠(yuǎn)處有一座大教堂,高起的塔樓,大約可以俯瞰整個都江鎮(zhèn)。
忽而,遠(yuǎn)處有一人,身穿米白色西式上裝,同色八分直筒西裝褲,黑色齊踝短靴,站在沙地高處,向他們揮著手。
林悅兒指與葉玹看。那人面容不十分清晰,但感到一些熟悉。
慢慢走近,原來是他。
“你們還在這里嗎?”那人問。
“等了一個多月,船一直不到。”葉玹說。
林悅兒看他神情已經(jīng)比前些時日好了許多,也不再像先時那般清瘦:“現(xiàn)在還在賣折紙扇嗎?”
“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熱了,”周柯說,“會寫字畫拿去擺賣。”
周柯又說:“我家就在這里,你們要不來坐一坐。”
林悅兒看向他身后的一片房屋,一棟棟房屋獨立且緊挨著。
只有一處房子最為特別,露著磚泥和褐色的圓木。有四、五個工人正在忙碌著。看樣子已經(jīng)建成了一大半。
“是正在修建的這棟房子吧?”林悅兒問。
“前段時間開始建的,”周柯微笑著,看著眼前的新屋。
“再有半個月就能建成了。”周柯顯出欣慰的顏色,接著說,“前面再建一處院子,就和之前的很像。”
他們也為他感到高興。
“你們到這里來,”周柯引著他們到新屋旁的一個藍(lán)色棚屋前。
棚屋前有一個褐色方形木桌。棚屋里置一床,一矮長桌,矮桌上擺滿著畫卷。棚屋雖小,卻整潔明晰。
周柯先在外桌上,倒?jié)M兩杯茶水,遞于他們,并讓他們隨意坐。
他進(jìn)到棚屋,在矮桌前蹲下,逐個翻找,不一會,找出一卷,笑著拿了來。
林悅兒移開茶杯,留出空來。
周柯展開了畫卷,鋪在了木桌上。
葉玹第一眼看時,就被色彩和畫面形式所震撼。
以簡單的三色,墨綠,留白,墨色。
水依著水草繞巖石而過。
那樹下一株細(xì)枝紅梅更是點睛之處。
“這色彩不同于以往的山水畫卷,簡單的著色,卻有著絢麗的色彩。”葉玹久久的看著畫,大為贊賞。
林悅兒看著畫,不只是欣賞,更有能看見如此美的畫作的喜悅:“不同于千里江山圖青綠的亮色。這水草的墨綠,巖石的墨色,水的留白,更有著柔和與婉約的美。”
畫作能夠被他人認(rèn)同,周柯感到欣慰。
“細(xì)膩的著筆與造型,絢麗的色彩,豐富的畫面,都是以前畫作所不曾見過的。”葉玹再說著,“這畫同時有著西式與中式的美。”
“能夠看懂我的畫,你們果然是我知己。”周柯笑著,白凈的臉上,因喜悅帶上一些孩童氣。
“你們?nèi)绻矚g,這畫就贈于你們了。”周柯再說著。
“果真贈于我們!”林悅兒笑說著。
“當(dāng)然。”周柯爽朗地說,并把畫卷收起,裝進(jìn)了畫筒,遞于林悅兒。
林悅兒笑著接過。
這時不遠(yuǎn)處走過來一群人,四處看看,指指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