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子經過幾天的太陽吧暴曬,已經能夠割了。
王宇和父母合計了下后,就決定從明天開始割麥。讓爺爺給他們送吃的,而王宇讓楊蕊幫奶奶燒點湯學學奶奶的手藝。
由于王宇從小就是吃著奶奶煮的飯長大的,這使得的他對吃的東西都非常挑剔。
楊蕊對于王宇的安排自然沒有任何意義,因為王宇以前和她在一起吃飯時。
總能聽到王宇夸奶奶的手藝的高超,以前她曾經也有過不屑。
因為在她看來,不是奶奶的做的吃的有多好吃,而是王宇思念家鄉菜,才會說奶奶的手藝的好。
可是自從來了家里一段時間后,她慢慢發現老媽的手藝都是奶奶教的。
她是吃過老媽做的飯的,因此她對王宇的安排非常的高興。
因為她也想要多跟奶奶學學,就像老媽一樣用手藝鎖住了老爸的胃一樣,用自己廚藝鎖住王宇的胃。
一切安排妥當,
王宇老爸就將刀片拿出來磨了磨,在鐮刀架子上面裝好。
這種鐮刀的刀片和刀架是分開的,由于刀片為了圖鋒利是硬鋼打造的。
使用起來鋒利異常但卻容易崩掉刀片尖端的薄刃,一般都會備有好幾個刀片,刀片可以任意換。
一切準備妥當就等明天早上進地割了。
這時老媽突然過來說道:“我忽然想起來,家里面還沒有彩條布,
要是到時候忽然下起了大雨就不得了了,還是趕緊買一塊彩條布。”
經老媽這么一提醒王宇也才記起家里面確實沒有什么能擋雨的東西,
當下就叫上王貴騎車去鎮子上面買了一塊二十米長十米寬的大彩條布,下雨時不但能遮糧食,平時也可以用來曬東西。
第二天一大早,除了除了爺爺和奶奶王宇和其他人全都進到地里面去了。
因為奶奶燒湯是在8點,而楊蕊有想要跟著王宇去地里看看,于是王宇也就帶上了她。
因為王宇家的地距離大路比較近,所以也不怕楊蕊回去的時候會迷路。
整片麥地里面別的人早已經干得熱火朝天了。
其實人們喜歡將夏收的“夏”字換成“搶”字,搶收,搶手,自有一番急迫的意味在里面。
夏天的天氣誰也說不準,也許這會兒還艷陽高照,一頓飯還沒有吃完就又變成狂風暴雨了。
甚至一邊曬太陽一邊淋雨的事情也不是沒有遇見過。
只有搶收到了打麥場上才算是有點保障了,最少來了雨能用東西遮住。
嘿,要是麥子熟了還在地里面卻忽然下起了暴雨。
那么就只能等著到時候和玉米一起長一地的麥青了。
王宇家的這塊地兩畝,主要耍鐮刀的是王宇老爸和老媽,
三人之中是王宇老媽割麥子的技術最為嫻熟,左胳膊一抱。
右手上的鐮刀在底下一劃,只聽嗤啦一聲。
虛抱在左手里面的一大片麥子應聲而倒,地上的麥茬既低又齊,六七下就是一大捆。
看著老媽放的堆有點小了,王宇說道:“媽,今年的捆子放大一點,到時候往車上面裝的時候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