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小子!老祖就知道你不是個老實角兒,怎么樣,到底是偷溜過來了吧?”
孫策和小卒剛剛通名進入大營,就聽一聲大喝傳來,正是孫策此來的目標之一,祖茂,祖大榮。
記憶清晰的浮現出來,阻止了孫策下一步動作。否則有人當面前自稱“老祖”,無論前世還是今生,孫策都不會多考慮,直接抽刀砍了再說。
祖茂身材壯碩,一臉虬髯,乍一看有近一米八的身高,肩寬體闊、甚是魁梧。孫策如今剛剛十五歲,身體雖已開始發育,但與這久經戰陣的戰將一比,原本的魁偉少年瞬間弱氣了不少。
孫策還未及答話,對面的祖茂就以持著雙刀迎來,滿是虬髯的臉上盡是興奮,喝道:“伯符,來和老祖過上兩招,打贏了老祖幫你向將軍求情,打輸了,老祖揍你一頓以后再幫你求情。”
孫策自小在軍中長大,父親手下諸位將領都視之為子侄一般,平時總開些無傷大雅的玩笑,其中尤以這糙漢子祖茂為最。
孫策搖頭心道:“虧小爺心心念念救你小命,怎么來了就要揍小爺。”
見祖茂雙刀在手已經撲了上來,孫策連忙解下馬背上的雙刀,摘下外罩,迎上祖茂。
“哈,小子居然改用老祖的兵器了,怎么,單刀用起來不爽利吧?”祖茂一見孫策同樣掏出一對雙刀,頓時樂了,手上更是加力不停。
孫策哪會評論自家的家傳功夫,孫家家教甚嚴,這時要敢信口胡說,一會兒說不定就被孫堅一刀刀的片了。
其實孫策改用雙刀是有緣由的,與周瑜幾次切磋,孫策發現本體練習的刀法偏重一邊,與千年后自己使用短刀,練習左右平衡的路數相差甚遠,施展起來竟然總是有所偏差。
無奈的孫策想出個爛主意,改單刀為雙刀,使起來才覺得不那么別扭,前后兩種經驗糅合,竟然別有成效。
孫策這邊走神兒,祖茂那里自然感覺的真切,不禁怒道:“好小子,居然瞧不起老祖,你不是天生神力,怎的現在變成軟腳蝦了?”
孫策被祖茂一吼,突然回過神來,心知對方打的不爽,今天就沒完沒了,又怕收不住力道,只能一邊慢慢加力,一邊笑道:“這叫‘剛不可久,柔不可守。’這可是高端法門,您老好好學著點吧。”
孫策心神兩分,一邊調侃祖茂,一邊手上加力,卻不知一旁早已多了四個觀戰者,正是孫堅和另外三名部將:黃蓋、程普、韓當。
“剛不可久,柔不可守……深和兵家之道,不虧孫圣后人,精辟!”程普重復了一遍孫策所言,若有所思。程普此人雖為武臣,卻善于計謀策略、應答論對,對這內涵深刻的八個字最為敏感。
黃蓋為人沉穩,凡事不發于外;韓當擅弓馬,勇力過人,二人雖未評價,卻也面帶贊賞之色。
“大公子一改往日浮躁,顯然有所精進,普恭喜主公?!背唐找姸瞬挥l言,對一旁觀戰的孫堅說道。
“真要是改了就不會跑來這邊,軍伍之事豈同兒戲?”孫堅語氣嚴厲,卻是眼角帶笑,顯然對部將們的贊許很是受用。
孫策要是知道,自己隨口謅兩句金老爺子的武功秘訣有如此功效,說不定心里怎么想。
可是此時的孫策,卻是連調侃祖茂的時間都沒有了。
慢慢發力的過程,讓孫策對力道的掌握越發純屬,之前與周瑜切磋時壓制的力道,此刻逐漸釋放開來。祖茂雙刀主守,孫策又大開大合,不使刁鉆刀法,兩人攻守有度,竟是交手了近百招。
百招過后,孫策只感覺進入了一種玄妙的境界,每一刀劈出,后世的刀招都與自身的力量相合而有所變化,刀法連綿使出竟是一刀重似一刀,孕于體內的天生神力匯于刀中,融會貫通起來。
又拆二十余招,只聽“當”的一聲脆響,手中精鐵長刀竟是居中而斷,孫策也從剛剛的境界中突地醒來。
只見面前之人早已不是之前過招的祖茂,而是自己的老爹孫堅。手中古錠刀橫架,寶刃泛著寒光,刀氣逼人。而祖茂那廝則是滿頭大汗,似有脫力跡象,早已退到一旁。
孫策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心神激蕩間一時說不出話來。
面前的孫策卻是老懷大慰的笑道:“吾兒年未弱冠,便已領悟‘力’之一道,很不錯,很不錯?。 ?/p>
想了想笑容一收,冷著臉道:“不過……不尊將令,私自出戰,軍中所犯何條?”
“重者斬首,輕者二十脊杖……”孫策無語,自己怎么突然的記憶力就變好了,這些東西換做從前,肯定是左耳進右耳出,早就忘得干干凈凈了。
“哼,知道就好,現在馬上要出戰,二十脊杖暫且記下,回頭再罰?!睂O堅說罷,轉身欲走。
孫策卻是突然想到有正事要辦,忙道:“父親,孩兒既然來了,自然不能躲在大營之中,孩兒愿為大軍后援,押運后續糧草。另外祖叔父觀之還有些脫力,不如與孩兒同行押運糧草,隨后軍緩行?!?/p>
孫策接連說了一大串,借著祖茂脫力之事,試圖一石二鳥。
孫堅卻是轉過身道:“少年人不要好高騖遠,你現在的本事怎么做得了押糧官?好好留守大營吧!”
孫策心道:“我靠,老爹你封神演義看多了吧,押糧官就一定都是大BOSS嗎?話說封神演義不是明朝的嗎?老爹你也走錯片場了吧?!?/p>
其實孫策卻是想的岔了,文丑、張飛這種猛人都當過押糧官,一個沒長開的孫策又多什么?
可是孫策卻不能就這么任由孫堅貿然出兵,咬咬牙幾步追上,對孫堅道:“袁術謀策不定,好喜大言,糧道交給此人必有后患?!?/p>
孫堅聞言猛然回身,眼神凌厲問道:“伯符所言是從和人之處聽來的?”
孫堅對這個素來喜好勇力的長子突然有了識人之明很是懷疑,認定了有人在兒子面前進言,甚至煽動孫策這個十五歲的少年輕涉戰場。
孫策看出老爹神色不對,忙道:“年前與眾文士聚會,曾縱談天下英雄,袁公路風評最下,兒子是以不太放心。二袁,一主后勤,一主外征,聯軍盡操其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