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的計劃施行的很成功。
前日軍議上分配任務時,孫策心知自己“人微言輕”,作為初來乍到的穿越人士基本不熟軍務,作戰經驗與孫堅這種久經戰陣的一軍主帥更是相距甚遠。幾經考慮過后,孫策選擇了陪同祖茂共同守備東大門,也就是整個大營的后路。
一是祖茂這貨“領便當”的可能性最大,同時也最好忽悠,發揮空間很大。
第二則是因為后寨相對安全,自己請命駐守的話,相信孫堅不會多做阻攔,更容易在軍議上通過。
最后一個原因,東門這里有每日不斷演戲,進進出出的輜重隊,發揮空間更大,吸引到汜水關守軍目光的幾率也更大。
成功的爭取到東門駐守的任命,孫策用了一晚上的時間忽悠祖茂,最終在東門埋下三道殺招:祖茂誘敵同時拒馬攔路、糧車中藏人同時堵路放火、孫策引小隊步兵埋伏后路直取敵方領軍大將。
而眼前的情況恰恰證明了前兩道殺招全部奏效,只剩下最后一步,等待孫策出手。
……
其實見到華雄從眼前一沖而過的時候,孫策就已經策馬殺出了,可是他顯然低估了西涼馬的腳力。華雄小隊清一色的棗紅駿馬,無論形體和高度都是頂尖,應該與傳說中的“赤兔”是同一品種,而這些馬即便比不上呂布那匹赤兔,估計也相差無幾。
起步稍慢,孫策落在了后面,眼見一個將領打扮的正好出現在自己前沖的路上,孫策也不遲疑,手中刀一橫,就向那人沖去。
暗紅色的戰甲,配合座下烏黑發亮的駿馬,孫策尚未出手,整個人便透著一股強烈的肅殺之氣!
孫策選人選的不錯,可孫策胯下的大黑卻不干了,似是被眼前這些“囂張”的戰馬激起了兇性,躁動異常。不待孫策手中刀砍向目標,大黑就一個側身,馬頭兇猛的掄向那人肋下,直接將孫策瞄準了半天的“目標”蕩飛了起來,重重地落向了一旁。
大黑兇狠的表現,嚇的身后“眾馬”的腳步都停了一停,騎軍侵掠如風的氣勢都為止一滯。
孫策見狀,手中刀也不停,趁著大黑速度稍減,一刀劈向那將領身后撲上來的護衛。力重刀快,直擊中路,將那人手中長矛生生劈斷之后,又余勢不歇地將人也斬做了兩段。
一人一馬,一招秒殺兩人,有若兇神一般!
西涼騎軍壓力山大,孫策卻不以為意,還抽空教訓起大黑來。
“你這死馬,好的不學,學會跟小爺‘搶人頭’了。”
孫策看著座下的大黑,對這馬的“行徑”很是不滿,卻又無可奈何。
寶馬有靈,也就意味著不好駕馭。
一刀斬殺一人,孫策眼見,其后緊跟的數人就要繞過來包圍自己,不再遲疑,策馬追向前方一馬當先的華雄。
為了便于埋伏,孫策所領的一小隊五十人全是步軍,服最上等鐵甲,手中刀盾齊備,屬于孫堅麾下直屬的親衛。是孫策領了守備東門的任務以后,孫堅親自撥給的人手。
步卒速度自然沒有馬快,孫策一馬當先殺出,就將身后伏兵甩出了二、三十米。此時孫策交手兩合,將對方騎隊阻了一阻,速度放慢的同時沖擊力自然下降不少。
而孫策拍馬追向華雄的時候,身后的刀盾兵就順勢撲向慢下來的西涼騎軍,生生截住了西涼軍的沖鋒勢頭,將突破戰拖進了一刀一槍拼殺的陣地戰。
那親軍首領指揮結陣的同時,還不忘百忙之后望了孫策一眼,心道“少將軍”果然如傳言中一般的天生神力,可這股莽撞勁兒也和自家將軍如出一轍,身后還帶著幾個尾巴,就惦記著追殺對方主將了。
……
孫策自然知道身后有人,無奈雙刀利于劈砍顫抖,如今跑起來以后就不好應對身后的追敵了,只得先帶著給人追上華雄再說。
“今后也要找一門趁手的長兵器學一學,短兵器一對一還好,群戰劣勢太過明顯了!”
白馬銀槍?方天畫戟?孫策搖擺不定,不知道該選什么好。原主兒是學過用槍的,也有些根底,雖然及不上家傳刀法,但也自成一路。不過現在的孫策筋骨初成,力氣之大原本的鐵槍就已經不趁手了,后面如何選擇,更是好慎重考慮。
……
待孫策追至時,華雄已經沖破了拒馬攔截,與祖茂交上了手。不足十招祖茂已然不支,雙刀雖然守得嚴密,氣力消耗卻十分劇烈。就這樣,祖茂那廝還一邊左支右絀的防守,一邊嘴上罵個不停,也不知道說些什么。
以孫策目前的眼光看來,祖茂現在的情況,不出十招必出紕漏。
由此觀之,演義中祖茂偷襲不成,被華雄一刀秒殺的橋段也不無可能。前提當然是華雄早有防備,有意為之的誘敵,然后一擊致命才有可能。
都走到了這一步,孫策自然不能看著祖茂被干掉,縱馬搶前,從另一側靠上了華雄。
祖茂不笨,知道來了后援,也稍退兩步,在一旁掠陣。不是他不想幫忙,只是現在退了下來,才發現手在不自覺的抖著。那華雄刀法犀利,力量不小,行氣手段也是一流,處處壓制下,自然完勝。
“小鬼,你是那大胡子的兒子?老子刀法稀松,兒子估計也不怎么樣!”華雄沒有一點身陷重圍的自覺,還在出言調侃孫策。
華雄敢于一邊嘲諷,一邊出招,孫策卻是不能。孫策根骨初成,行氣技巧還未深入,只是剛剛入門,本來就不擅長久戰。此時面對華雄帶來的巨大壓力,更是不能開口說話,過早泄了胸中之氣。
“力之道”大成,“技之道”小成,而“氣之一道”就是目前孫策最大的短板。
此時戰將自有一套呼吸法門,可以最大限度的延長戰陣拼殺的時間,不至于過早脫力。雖然聽上去很玄幻,但是以孫策千年后的知識看來,可能就是通過鍛煉氧氣攝入技巧什么的,來調節糖類分解轉化能量之類的原理。
原理孫策不懂,科學分析神馬的更是不可能,但孫氏家傳的煉氣法門還是有所了解的,只待身體長成,便可以開始修煉了。
孫策很記仇,今天的梁子算是結下了,只是不知道華雄能不能活到讓自己來親手報仇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