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你把傳國玉璽偷出來了?還打了當今天子?”周瑜的關注點很奇怪,孫策只能無奈點頭。
“你這是不是想親自給我演示一下那個傳說中的‘坑爹’?”周瑜又問。
孫策心里流淚,自己不想看到的情況果然發生了,滿嘴跑火車把什么該說不該說的都說了。
輕咳掩飾尷尬,孫策繼續道:“公瑾這次來的正好,我這里有事拜托。”說罷將手中包裹遞給周瑜,見周瑜接過,才繼續解釋。
“這里是幾種器具、一種煉鐵爐子的圖樣和一張地圖。是我偶然所得,器具和爐子你可回去安排人試制一下,而地圖……相信你只要看到就都明白。我還要在此處呆一段時間,不出所料年內將會回返。”
孫策一口氣說了一大串,周瑜只在一旁聽著,期間未發一言。兩人相交一直如此,周瑜信任孫策的判斷,只會在必要時查缺補漏,從不表現自己。而孫策更信任周瑜,如果是周瑜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基本都會無條件的采納。
“戰事一月內必有反復,其實你大可不必著急交給我。”周瑜以為孫策推測戰況要持續一年,因此出言提醒。
“我還有其他事要做……”孫策尷尬,同時也欽佩周瑜眼光。
“又要翹家?”周瑜反問。
“……”孫策無語。
“好吧,東西我幫你試著做做,不過有幾件事兒你得記下。”周瑜突然變得嚴肅,對孫策娓娓道來。
“第一,玉璽之事有些孟浪了,此事不可再傳于外人。你以為那小皇帝幫你盜走玉璽是好心?這是一個把柄,他雖不知你身份,但顯然也猜出了你是關東聯軍中人,若是宣揚開去,就是一場大禍,是以此事不可不防。”
“第二,你前些時日在洛陽城中見到的那些人應該就是袁紹的手下,具體目的我不知曉,但既然近日有所行動,也就可以由此推斷,大戰將會在近日興起,而且必然不會如同之前一般淺嘗輒止。”
“第三,叔父得令進攻汜水關并非偶然,此事定然還有后手,而叔父作為袁術一方重要一員,想必背后施計之人必與袁紹有關。”
“最后,叔父這次‘戰敗’又實力未損也不見得是好事,此事如果被袁術知曉,必然會成為袁術心頭一根刺。雖然短時間不至于爆發,但裂痕已生,就無法彌合。”
看了看一臉懵逼表情的孫策,周瑜只能繼續解釋。
“算了,我還是直接說結果好了。綜合起來看,袁紹此次所圖非小,與其對立不是好事,能從汜水關這攤渾水之中脫身最好,不能也要小心防范,莫要著了算計。”
“而一旦汜水關破,洛陽城中必然有變。董卓乃是西涼宿將,久居邊蠻,行事與我等大有不同,再加上袁紹這一變數,情報不足,我也看不清許多。總之一定規勸叔父遠離是非之地,卷入其中后患無窮,而且這時袁術會起到極大的反作用,一定要有所提防。”
“一俟袁紹入洛陽,諸般手段必然全部使出,到時聯軍散盡,迎來的將是一場大亂。如果之前都沒躲過,被裹挾進去,切記不要做他人手中刀,只要保住元氣,哪怕只有一縣之地也可以東山再起。”
周瑜一套長篇大論字字誅心,卻直指要害,孫策聽著也是一頭冷汗。以自己千年后的見識,當然知道周瑜所說之事句句應驗,而孫堅也恰恰正是敗于這一步又一步,步步連環的陷阱之下。
可要從這漩渦之中把孫堅“撈出來”又談何容易。
縱觀歷史,只要是在戰亂年代里,“忠君報國”就是懸在忠臣頸上的一柄鋼刀,為其裹脅赴死者不計其數。李牧、高仙芝、楊業、岳飛、袁崇煥……領兵將領受人猜忌,坐擁大軍而取義赴死者更是不可計數,這也只是其中最有名的幾個而已。
不幸的是,據孫策的觀察,孫堅也是其中之一。
抽身事外從來不是孫堅的選擇,作為保境安民的真正軍人,孫堅甚至對此連一刻猶豫都不曾有過。
以布衣進位高官,坐擁數萬人馬,家有賢妻嬌兒,對自己所擁有的一切,孫堅都異常感恩。感激的目標卻不是把持江東,甚至為其起家提供不小助力的江東世家,而是大漢朝廷,或者說是大漢天下!
這樣一個人,一旦心中已有了成法,就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而從孫堅的一生看來,常年為國征戰,身不由己,從未掌過“策符”之權。再看其人行事手段,更是毫無一絲“權謀”可言。白白給兒子取了一堆好名字,行事準則卻只有一個,就是一刀砍過去而已。
有人牽強附會的說孫堅給兒子取的名字包含野心,這一點孫策自己第一個不相信。
“策符”、“權謀”、“翊弼”、“匡佐”,先不說后兩個全是輔佐扶助之意,單單看孫策本人,只有“策”字能勉強的與冊封這種帝王之權沾邊,再與“符”字相印證,這里的“策”字明顯取的決策之意。
決策配合兵符,長子掌兵,次子主內,軍權配合謀略,而三四子從旁扶助,這種政治遺產分配方式顯然比袁紹那種廣撒網式的繼承人培養方式還要扯淡,哪有一絲野心家的城府可言,明明就是軍人世家的傳承序列。
而后面的發展也證實了這一點,孫堅正是按照自己的期許來培養的幾個兒子。孫策勇武絕倫,孫權政治出眾,都是一時人杰。
正因為看清楚了這一點,孫策現在唯一的目標就是想要盡快擁有自己的勢力,打造一支強兵,好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攔住正在“作死”的道路上一騎絕塵而去的孫堅。
這次給周瑜的包裹,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而之前自己布下的“種子”,只待聯軍撤離便會開花結果。
看著周瑜遠去的背影,孫策心中暗暗發誓,越發堅定的想要保住大漢這“最后的一顆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