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清晨,像睡意朦朧的小孩,東方天空剛剛露個光芒,白色的霧籠罩這座城市,遠處只看到大致輪廓。
白霧當中,早就有動靜響起,朦朧中有人影在跑動。
走近了便會發現,一些十多歲大的孩子,他一個個背著雙肩包,滿大街上奔跑,在挨家挨戶的送報紙,原來是年齡稍大些的報童。
能擔起這項工作的,多是這些十幾歲孩子,訂報的都是富貴之家,如今報刊種類繁多,客戶不可能全部喜歡,比如一些古板的老人,就是厭惡那些花邊新聞,如果你將娛樂報送過去,總會令人心中不喜。
這就需送報員自己判斷,年紀小的,剛進報社還不識字,當然無法勝任此事。
現如今送報,依舊靠的兩條腿跑,自行車早已開始研發,其中最大困難就是,鏈條條技術不過關。
古代的鐵太脆,按上蹬不了幾圈就會斷,只要攻克這一道難題,便可投入生產了。
不過,實驗所還在緊急研制中,隨著冶煉技術的提升,雖還達不到鋼的標準,但制作自行車鏈足夠了,相信自行車不久就會面世。這些送報員,將是成第一批受益者,成天大街小巷跑的他們,乃是最好的宣傳手段。
當陽光徹底驅散白霧,小報童陸續出現在街上,開始賣報。之前送報員火急火燎的,便是為了趕回來賣報。
雖然相對送報的工錢,賣報分得的一半的錢,太不顯眼,但誰會和錢過不去呢,這些貧困人家出身的孩子,更加明白一分錢的重要,無論自己多苦多累,也不會放過掙錢機會。
古時候的法律,沒有不準雇傭童工這一項,朝廷反而對報社的做法,大為贊賞。
今時今刻,尋常百姓家之間,家里孩子能作報童,已經當場了一份榮耀,這成了一份相當牛逼的工作,家中有一個人在報社當差,值得他們吹噓好一陣子。
訂報的人家很多,但路上的散戶也不少,每天早晨低頭讀報,成了一項文雅的象征,不少商人,為了往讀書人靠近,時常會拿著一份報紙,裝模作樣,仿佛以此能調高身份。
乃至養成了一種習慣,似乎手上沒有一份報,都不好意思稱為讀書人。
即便是衙門當值的官員,去往衙門的路上,也會順手買一份報紙,了解一下林州最新訊息,之后看下大夏日報,知道天下最近的動態,以便快速展開工作,不會錯判上頭的觀點。
對于紈绔子弟來說,八卦花邊才是他們最愛,掌握著青樓花魁的信息。
如今林州城內,乞丐都很少見到,地痞流氓似也和別地不同,一個個油光滿面的,只是眼珠賊溜溜轉折,街上挑釁良家婦女的事,也是罕見的特例,就是在清貧的家里,也不會出現餓死的狀況。
這些都是報社的功勞。
……
“老三樣。”一位老者走近醉仙樓,向伙計囑咐一句,接過對方遞來的報紙,低頭讀起來,這是一位老顧客。
七年了,醉仙樓新式早餐的新鮮感,早已經過去,雖然一直在換花樣,但改動不是太大。
況且,那些富貴人家的早餐,不會比醉仙樓的差,但就是有人喜歡,醉仙樓的這種環境,早上不遠跑半座城,來此吃一頓飯。
因為醉仙樓的客人多,所以久而久之,周圍出了一些叫賣的小攤位,偶爾遇到什么小吃合了心意,會停下買上一份。
當然這些小商販,不會搶醉仙樓的生意,去賣酒樓里面賣的吃食,醉仙樓也默認他們存在,世上的錢是做不完的,不可能什么生意都自己做,會稍微避著一些外面的食物,不和他們爭客人。
醉仙樓,早成了林州的名片,來此不去醉仙樓吃一頓,林州就算是白來了,其中有宣傳的效果,也少不了百姓對其口味的認可。
一座酒樓,帶動了整條街的繁榮……
之前賣房子給黑云衛的人家,如今悔的腸子都青了,如今醉仙樓周圍房子,當真是寸土寸金,價格不知番了多少倍!
當然,黑云衛來此并非為錢財,多少錢他們都不會賣的。
中午一過,一天中最熱的時刻,雖然中秋已過,但暑意還未完全過去,一些孩提捧著個瓷碗,歡快的吃著。
湊近一看才知道,碗中裝的竟是冰激凌,乃最佳的解暑飲品,冰激凌店緊挨著蛋糕店。
一對兄弟來的店外,問著冰激凌的香味,弟弟在也走不動路,哥哥走出幾步后,才發現人跟丟了,見到弟弟渴望的眼神,伸手摸摸口袋里的錢,臉上露出猶豫之色,其實他也從未吃過。
他們標志性的大書包,應該都是報社的報童,報社中不少兄弟搭檔。
哥哥有送報這個工作,薪資要比弟弟多不少,看一下身邊的孩子,他狠心掏錢買了一份,要了兩個木勺子,兄弟倆一起嘗一份。
這只是,這座古老城市的一角,相比于七年前,幾乎發生了翻天地覆變化。
醉仙樓,后院實驗所中,此刻熱火朝天……
正是這里的一切,在漸漸的、潛移默化的改變著,古代人的生活方式,乃至刷新著古人的認知。
高高聳立的煙囪,上面白煙滾滾,鼓風機在一旁吹著,新鮮空氣輸進去,其內火焰燃燒的更旺,冒出了橘黃的火苗。
像這樣的煙囪,大院里有好幾個,各自擁有不同的用處,像眼前的這座煙囪,爐內正煉制著鋼鐵,還有燒制玻璃的、燒石灰的,煉焦為煉鋼做準備的……
若不是有人提醒,你或許不會發現,腳下土地硬邦邦的,便是用水泥澆筑而成。
研究所內,全是姜府的老人,一個個來去匆匆忙忙,卻腳步穩健,看不出一點的老態,干活亦是鏗鏘有力!
那個一個個未解的謎題,對他們充滿致命誘惑,各自沉浸在科技世界中,近乎一種瘋狂的狀態,連來到身邊的姜羽,也是視而不見,不愿為此浪費寶貴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