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王允慈眉善目的捋了捋胡須,“皇甫將軍已經同意會幫助控制洛陽衛戍之權,呂布麾下成廉將軍也已經做好了準備,而呂布今早剛到虎牢且親自出關送我前來,此一役勢必全殲董賊精銳,鏟除董賊,匡扶漢室。”
“王司徒所言正是我與諸位所想。”袁紹眼前一亮,愁容稍退道:“就是不知王司徒認為,這呂布是否真心歸漢?萬一這其中有詐......”
“本初之言我也考慮過。”王允解釋道:“雖說呂布這人善變,但是本初此次率十八路大軍直逼虎牢,即便他們能守一時,也不可能守得住一輩子。”
“加之董賊肆虐洛陽,此時局如此,想必呂布也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更何況如果情況有變,本初帳下多良將,難道還怕一個呂布不成?”
“司徒之言有些道理。”袁紹想了想,現在他們十八路人馬皆在關外安營扎寨,營地之間又成掎角之勢,即便是有什么情況也不可能出現反被包圍的情況。
畢竟反包圍需要地利和兵馬,虎牢關外的地勢開闊,他們只需讓各路人馬扎成口袋,再讓斥候遠遠探查,看看西涼軍主力到底有沒有掉進包圍圈也就萬無一失了。
“本初,王司徒。”就在諸將都紛紛附和,你看我我看你,都認為這個事情應該可行的時候,曹操卻是從右側中站了出來,“我認為呂布這人不可信。”
“孟德何出此言?”袁紹看到說話的人是曹操,知道曹操生性多疑,但是曹操的眼光卻又是他們之中比較尖銳的,故而問了一句。
“這呂布反丁原,投董卓,本來就是忘恩負義之人,本初與諸位皆為當世豪杰,怎么能夠相信一個出爾反爾的小人。”
“孟德,你這么說就有失偏頗了。”王允是袁紹費了九牛二虎才搭上的線,眼看洛陽盡在他一手股掌之間,他怎么可能放過這么好的一次機會。
“是啊!”上當太守張揚接過話來,“這個話如若是在坐的任何一位說出來我張揚都認為有些道理,但是曹孟德說出來,我便覺得極為不妥。”
“噢?這是為何?”袁紹微微一笑,問道。
“昔日曹孟德獻七星刀刺殺董卓不成這個事情我們都是知道的,”張揚看著曹操面色死灰侃侃而談,“但是諸位可能有些人不知道的是,這曹孟德一路逃竄,幸虧得他故友呂伯奢收留才保得一命。”
“后呂伯奢吩咐家人殺豬款待于他,自己則親自前往西村買酒,曹孟德以為呂伯奢家人磨刀要害他,于是盡殺呂氏家人,離開呂家遇見呂伯奢買酒歸來,因擔心呂伯奢將告發,他又揮劍將其砍死,還言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曹孟德,我所言,可屬實?”
“你......”曹操怒目而視,額頭的青筋都是被氣得鼓了起來,曹操殺當時呂伯奢實屬無奈,畢竟當時曹操已經錯殺了呂伯奢的家人,如果讓呂伯奢回去看到家人全部被殺肯定會報官抓曹操,這是一個讓曹操十分艱難的選擇。
可是曹操沒想到,這件事情居然被張揚當眾揭發出來了,像這種事情并非只有曹操一人做過,可是這本應該是他們之間心照不宣的事情卻變成了張揚攻擊他的武器。
“好你個曹孟德。”王允身居洛陽,對這種事情的消息一般不太靈通,但是聽張揚那么一說,他這個從小受到禮義廉恥教育的大儒怎么受得了,指著曹操的鼻子罵道,“呂布殺丁原投董卓是不義,但是你如此禽獸行徑,也好臉在這里指責別人,莫要笑掉天下英雄的大牙。”
“王司徒!”曹操黑著臉,瞳孔微微一縮,“你雖是我長輩,但是說話還是該注意點,我曹操行事光明磊落,殺了就殺了!寧教我負天下人,何如?”
“哼!”王允大袖一揮,偏過頭去,“諸位將軍,如若你們不信老朽,那老朽這便回去告知溫侯,你們想在這虎牢關與溫侯決一死戰我不攔著,我就想看看你們要何日才能破開這鐵通一般的虎牢關。”
說到這里,王允對呂布的稱呼不自覺的換成了溫侯,也是表明了他此來的目的和決心。
“王司徒,王司徒稍安勿躁。”袁紹看到王允轉身便走趕緊上前攔在了王允的身前,“并非紹不信司徒,只是此事事關重大,孟德一向多疑,小心一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嘛。”
“本初將軍之言我何嘗不知。”王允看到袁紹做出了讓步,轉過身來,“現今天子被困洛陽,董卓當道,諸位起討逆之師十八路圍城如今已有時日,虎牢有天險,呂布又有神勇!如果這種機會不抓住,要想硬拼虎牢,勝負暫且不論,就算能勝,不知道要有多少將士要枉死于這虎牢絕關之下,難道這就是諸位想看到的嗎?”
“王司徒所言我清楚了。”袁紹嚴肅的點了點頭,“我們就按司徒之計,只等呂布引董卓大軍出關,在設伏兵于左右兩側夾擊,定能一舉奪取虎牢關。”
“將軍英明。”王允向他拱了拱手,站在兩側的其他人則是多不做聲,紛紛站在那里觀望。
“王司徒,此來夜已深,你年事已高不宜勞累過度,且先下去休息如何?”袁紹把眾人的反應都看在眼里,雖然名義上他是十八路諸侯的盟主,但是背地里其實這些個諸侯那個沒有自己的小算盤。
“好,那就等本初的好消息了。”王允退出帳外,而袁紹則是在送王允出賬之后又回到了主位上,“諸位將軍,王司徒所言我覺得可行,既然你們選了我做盟主,那么這件事就這么決定了。”
“本初,萬萬不可如此魯莽。”一直沒說話的孫策從一側站了出來,“這呂布兩面三刀,誰知道他說的是真是假,萬一誘董卓主力出城是假,反而讓我們掉入董卓的陷阱,到時候后悔晚矣。”
“請盟主三思。”眾人紛紛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