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節(jié)詩情畫意的樣子真真是十足的清美,可謂是,“世間此美絕無二”遺世獨立,遺憾的是,蘇錦心事重,第二天早早便啟程回上京了,看樣子沒什么留戀。
大日頭晌午的時候,一行人這才過了重重關(guān)卡,回了蘇府,蘇府乃大家府邸,皇上親賜“將軍府”匾額,蘇錦穿過樓廊,望了眼四周的亭臺閣樓,參差環(huán)抱,長廊如帶,迂回曲折,屋檐高挑,像鳥啄一樣在半空中,走廊外,綠柳周垂,園中花團(tuán)錦簇,山石點綴,一派幽靜。她嘴角勾笑低低垂了眸,在禹城,哪里能瞧得見如此美景?不愧是將軍府邸。
書文瞥了眼前面引路的李嬤嬤,緊跟了幾步,偷偷跟蘇錦低語了句,“小姐,將軍府的人都沒出來迎接。”這也是為了提醒小姐,將軍府的人不一定將他們真的當(dāng)親人,別小姐自己一頭熱,她發(fā)現(xiàn),幾天前說要回蘇府后,小姐便變得異常奇怪。
“看得見。”蘇錦紅唇微莞,玉手輕抬,捋了捋耳垂邊的碎發(fā)。
話落,書文松了口氣。
樓閣間,細(xì)碎的陽光緩緩灑了進(jìn)來,盈盈的落在行走的蘇錦身上,撒下一層光輝,轉(zhuǎn)角,人已不見。
前面就是玉庵堂了,李嬤嬤渾濁的眼里劃過一抹精光,折返了幾步,笑瞇瞇的看向蘇錦:“大小姐,老夫人,夫人等都在玉庵堂了,就侯著你呢,快些吧。”
蘇錦眉梢上挑,“李嬤嬤,繼續(xù)帶路吧。”
“好。”
將軍府的大大小小今個兒可都齊聚在這老太太的玉庵堂里了,就等著這個從小就被送到禹城莊子上,好巧回來的大小姐蘇錦呢,大房二房的人都在,不乏有看戲的,蘇錦撩起門簾,一只腳剛踏進(jìn)來的時候,便聽到了一聲嬌喝喝的美人聲,提著她呢。“祖母,不是說進(jìn)城了嗎?怎的還未到啊,我腰都酸了。”似有抱怨聲從那嬌滴滴的四小姐檀口里說出來,在場人皆笑呵呵的配合著這位小祖宗,生怕惹了她不快,在老夫人面前告自己一狀。
蘇錦斂去身上的戾氣,嘴角勾起一抹笑意,踏了進(jìn)去,身后的李嬤嬤瞇著眼打量了幾下,撩簾快步跟了上去,這個剛回府的大小姐,不簡單呀!
一進(jìn)去,黑壓壓的注目禮都齊齊看了過來,蘇錦輕捏著繡帕,徑自走到早已準(zhǔn)備好的蒲扇前,低頭彎腰,下跪,猶如清鈴般悅耳的聲音響了起來,“阿錦見過祖母,見過母親。”
在這上京城里,蘇將軍府絕對稱得上數(shù)一數(shù)二的名門望族,皇親國戚都要看蘇將軍幾分面子,而這,都是因為蘇家乃——皇帝親信。
“起來吧。”蘇老太太側(cè)臥在軟榻上,瞥了眼跪在她面前的大孫女,放下手里的茶盅,淡淡的開口。
蘇錦輕應(yīng)了一聲,身后的書文連忙上前將其扶了起來。
榮氏從蘇錦一進(jìn)這個門便打量了起來,一身青色素裙,不惹半點塵埃,風(fēng)髻露鬢,淡掃峨眉眼含春,嬌艷欲滴,腮邊兩縷發(fā)絲隨風(fēng)輕柔拂面平添幾分誘人的風(fēng)情,一雙漂亮的雙鳳眼,眉梢間更是秋波流盼,笑靨間她總是覺得這個大姑娘透著絲絲的冰冷,見人還杵著,緩緩開口,“賜座。”
話落,門簾微掀,小寰們整齊排列的魚貫而入,將雕花木椅放到了老太太的下首,蘇錦點了點頭,坐了過去。
“這些年在禹城過得如何?”蘇老太太看了眼落落大方的孫女,拍了拍在自己面前撒嬌的四孫女的柔弱無骨的小手,終是帶著點點慈愛的開口了。
“謝祖母關(guān)心,一切都好。”蘇錦雙手合十,不卑不亢的回應(yīng)道。
蘇老太太不知想到了什么,頗為感慨的道了句,“那便好,便好。”
“母親,大姑娘在外十幾年,家里一切都生疏了,趁此給介紹一下,也給這些長輩們敬杯茶。”榮氏笑盈盈的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