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宅
此時響午,王佩婷正在 膳廳用完午膳。
從郊外回來,魏嬤嬤雖沒問過一句話,但疑惑的眼神已經出賣她。
王佩婷主動對站在身后的魏嬤嬤說起:“嬤嬤覺得我買那地是吃虧呢?”
魏嬤嬤猶豫了片刻,還是把心底里的疑問問出了口:“咱們為什么一定要買田地呢?那地買來也種不得莊稼,再買個小鋪面豈不是好。”
“說說你的想法。”王佩婷挑了挑眉。
“老奴雖未曾種過地,但以前管理莊子時,還是略懂些。既然那塊地連野草也勉強能活,莊稼是種不出來的。雖是如此便宜,但這賦稅可不便宜呀,這田可是按上等田征收的。這一畝田一年可是要五百文錢。這七百畝地一年賦稅,無產出,可是要花費不少。”
“嬤嬤說的確實有道理。就算那劉中人不說這地有問題,明眼人也知道其中貓膩。在京郊附近,怕是連下等田也要賣三銀子一畝。那中人居然連一兩銀子也肯賣。”
“沒錯,這京郊外的下等地確實這個價。老奴實在怕主子吃虧。”“若是我有法子把這地的問題解決了,這是不是賺大發了。”王佩婷笑道。
魏嬤嬤很快就想通關節,王佩婷的奇奇怪怪的東西不少,既然她說有把握,那這事跑不了:“老奴明白了。”
王佩婷點點頭,起身道:“今日也無事,我就回去了。”離開王宅后,王佩婷走到了附近的一家書肆,這書肆占了兩個門面,約莫一百來個平方。在進門處擺放了一張柜臺,約十幾個書架,墻上掛著字畫,擺設雖然簡單,倒也算雅致。不過書架上的書密密麻麻的,想想古代書籍的昂貴與匱乏,不知這書肆的書齊不齊全。
只見柜臺只有一個店小二,三三兩兩的人站在書架前翻著書,看穿著都是有錢人家的少爺。此時,王佩婷一個女子站在門前倒顯得突兀。
店小二瞧見王佩婷站在門前,問道:“姑娘,可有什么書要買。”
“可有關于農田耕種之類的書?”王佩婷上前問道。
“有的有的,在第三排書架上,您去找找。”店小二手指指出大致地方。
王佩婷順著店小二指的方向走到第三排,仔細的尋找起來,大概在第三排的第二行尋到有關農業方面的書。
她仔細的翻了起來,挑來挑去,也沒看見一本有用的。里頭有關農業有關的書也有十幾本,更是尋不到有用,只有一本《農政全書》有用。其余的,都是東平西湊之說。
交付銀子后,回了平陽候府。平陽候府,宣棋院
王佩婷回到院子,和北芪打了個招呼,就關起房門,爬進床底,拿出個小盒子。里頭裝的正是之前賺的銀錢。
這穿越來后,雖進項不少,每筆生意都有不菲收益。但開銷也大,所以,和劉中人說寬限幾日倒不是虛話。眼下銀子加起來不過一萬二千兩,買山需要一萬九千五百兩。自己平日花銷起碼要預留一千兩左右。
大約還要湊多一萬兩銀子左右。
到底有什么法子來錢,王佩婷想了許久,突然一個想法浮上心頭。不過倒是不急,眼下把剛買的書看完要緊。過了幾日,劉中人又登門了。
王佩婷在王宅的偏廳接待他。
劉中人見著王佩婷,拱了拱手,道:“王姑娘,小的又來嘮叨你了。”
王佩婷笑道,“無妨,左右我也無事。不知中人今日上門,可是為了買地的事而來?”
劉中人尷尬的笑了,道:“小的這幾日左等右等的,還未見著姑娘,就斗膽上門了。”
王佩婷露出為難之色,道:“唉,我這幾日都在為銀子的事發愁,這銀子左湊右湊的,可是還差一萬兩銀子。”
劉中人深吸了一口氣,道:“姑娘,您居然還差一萬兩銀子!”這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簡直就差一半。還好這姑娘住在這地段如此之好的房子,不然他肯定甩袖就走了。
“不過,我想了一個法子。不知道可行不可行。”王佩婷說道。“請您把法子說出來給小的聽聽,好知道可行不可行。”
“就是把山抵押,我先付一萬兩銀子,其余的尾款分一年償還。若是一年內,無力償還,這山就歸還縣令,如何?”
“這…。”劉中人還是第一次聽這種法子,甚是新奇。想著這法子確實可行。不止可行,用在其他地方也是適用,頓時高興的道:“此法子小的還是要稟告縣令,待他點頭,小的在回稟姑娘。”
“我明白的,你放心,若是此法子可行,大可當場簽訂契約。”王佩婷豪爽的道。
“那小的先去稟告縣令了,告辭。”說完,腳步也輕快幾分的離去了。時間過得很快,已經到了七月的尾聲,這田地之事終于塵埃落定,王佩婷心頭大石也終于放下了。這日,王佩婷帶著魏嬤嬤和青柏坐著馬車,來到新買的田地。之前來去匆匆,倒是未曾瞧仔細,但心中的想法已有七成。此時這片田地已然和之前瞧的有些不一樣,近日來,除了月頭下的那場大雨,滴雨未下。這田地缺少人打理,泥土已經有些開裂。王佩婷抬起腳,準備提著裙擺下地,魏嬤嬤瞧見,攔著她道:“主子,地里臟。”
“無妨,我要下去仔細瞧瞧才可確定。”王佩婷擺擺手,示意無妨。
魏嬤嬤卻皺起眉頭,按理說就算是侯府的庶出,這教養也不該如此,但這疑惑只能放在心里。
還好這地已經無干涸,踩在上面到不會很臟,不過就是沾些泥土在鞋底。王佩婷彎下腰,仔細的觀察泥土。
過了會,笑道:“果然如此,果然如此。果然是鹽堿地。”這土壤表面有明顯白霜,此為鹽分外露表現。鹽堿地種植作物后不易發苗,生長緩慢,產量低,且明顯異于正常的地塊。
雖眼下并未試劑,聽劉中人說的,以前還是可種莊稼,可見但鹽堿化的程度并不高。前頭的荒山就是鹽礦,這里屬于低洼地帶,雨水堆積此處,難怪會種植不出莊稼。這幾日看完買的《農政全書》,知道在此朝代,還未尋出出來鹽堿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