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老頭用炕門灰和著屋檐土捏了泥人,雖然不是很像,但代表的就是一個人。
一根筷子穿在泥人上,將其靠在柜蓋上,“云逸,你快去看看有啥吃的,拿來。”
“好。”
跑去廚房拿了幾個饅頭。“就剩下饃了,再沒啥了。”
“他婆,你去調點漿涼水,實在不行就去供銷社買點啥,事情已經過去這么多年,紅霞是對是錯咱就不說,好好當當送她去那邊,也了卻你一樁心愿。”
“我也是這個意思,宗福,你和云逸去買吧,多買點紙錢。”
“行,我和云逸去。”大舅帶著我,向供銷社走去。
或許很多人不知何為漿涼水,便是將茶葉、饅頭塊、雞蛋等吃食混合一起裝進瓶子,然后倒上開水,變涼即可。
民間傳說,陰間之物喝不了熱湯,因此只能做涼湯。
孟姜女送亡夫傳說中,有一首歌曲叫做《送寒衣》,其中有一句歌詞是“十月里來十月一,家家戶戶送寒衣,左手端著漿涼水(喲),右手拿著錢和紙(喲)。”
這是民間最具傳統祭祀手段。
沒多大會兒,大舅買了些蘋果、面包回來,還給我買了瓶汽水。
“媽,你看買這些東西咋樣?”外婆看了眼,“你買的太多了,咋能買這么多東西。”
“沒事,你跟云逸吃。”
外婆將禮品擺在柜子上,一瓶漿涼水是灌的龍頭自來水,擰開蓋子,撒了一地。
“紅霞,現在社會越來越好,不像那會兒,人活著難,你去了那邊早點投胎,說不定還能投個好人家,不要再遭罪,媽當年做的事,就算你不懲罰我,閻王爺也不會放過,死了肯定會下十八層地獄。”
老頭推開外婆,“好了好了,說那么多話干啥。”隨即,一張紙錢點燃,繞著木偶左三圈、右三圈,說罷扔在地上火盆中,“云逸,你來給燒紙。”
外婆和大舅搶過,“還是我來燒。”
“看把你們都能的,要燒以后初一十五天天燒,現在不是你們燒的,云逸趕緊來。”我蹲下來,準備跪在地上,老頭下意識扶我一把,“哎,不敢跪不敢跪,你就蹲著燒。”
燒紙不都跪著嗎?老頭還真有意思,偏不讓跪,那就站著燒燒。
我也喜歡燒紙的感覺,看著火焰一茬接一茬,不知道是人類對火崇拜的天性,還是有這種特殊癖好,我還是覺得前者較為實際。
由于在室內燒紙,沒多大會兒煙熏霧繞,眼睛發酸,眼淚直流,整個窯洞全都籠罩在煙霧之中,抬頭擦了把眼淚,想挪個地方,就在此時,我看見什么。
柜臺上的泥人活了。
一個長相清秀,穿著打補丁衣裳的女孩,皮膚闋黑,但卻五官精致,一雙眼睛格外漂亮,扎著馬尾辮靜靜看著我,臉上露出淺淺微笑。
“云逸,你看啥呢?趕緊燒,快把人嗆死了。”外婆打斷我的思緒,再看去,除了泥人什么都沒有,燒著紙錢,心里還在回味這一切,不知為何,我看到這個女孩,令人很舒適,仿佛全身神經放緩速度,安逸這個詞語形容特別恰當。
老頭嘴里還念叨著,“紅霞,雖這世人你未活下來,但有云逸給你燒紙,我想待你不薄,下輩子好生投胎,好好享受這世間美妙。”
說完后,將泥人火盆撤銷,這件事告一段落。
“行了,我該回去了,這事到今天為止就算結束,不會再有什么蛇精鬼怪,好好過日子,還有云逸這娃要好好教導,可不能野馬長韁繩任其發展。”
外婆給老頭裝了些柜上大舅買回來做祭品的禮品,“也沒啥給你裝,這點東西你拿上。”說著,又從外屋柜子掏出五十大元,“他爺,你別嫌少,你想吃點啥,就買點。”
老頭硬氣,“哎,我來幫你忙,不是為了你的東西你的錢,主要還是和老蛋的交情。”
大舅也說,“爺,你就拿上,想吃點啥就買點。”
“那行,那我就不客氣了。”老頭也缺錢,特別缺錢,敬老院伙食太差,你們見過一個七十幾歲的老頭,還在山上挖藥材賣錢。
不過,老頭拿著外婆這五十塊錢,二話沒說,“云逸,走,給你買好吃的。”
外婆拉著我不讓去,老頭故意板著臉,“咋?你怕我把云逸拐跑了。”
“我不是這意思?”
“那你啥意思。”
“云逸,那你去早點回來,別耍的太晚。”
“嗯,知道了。”哎呀,今天簡直太幸福,大舅買那么多祭祀禮品,到了晚上還不是我的,老頭還要帶我去買零食,這日子過年都趟不上一回。
……
吃飽喝足,老頭帶著我足足花了十幾個大元,就連供銷社老板也驚呼,“趙老漢,你今天咋這么大方,買這么多東西,看起來發財了。”
老頭哈哈一笑,“發什么財,咱這叫有了一頓,沒了咬棍。”旁邊劉文年正在買煙,對供銷社老板娘說道,“老趙幫宏興家擺了事,這錢肯定是宏興媽給的。”
“宏興媽還是個大方人。”
說罷,老頭問我買什么。
供銷社老板娘笑著說,“云逸,你婆給趙老漢給了多錢?”
“五十個元。”
“啥?五十個元?哎呀,你婆還是有錢。”轉過又對老頭說道,“趙老漢,就說你今天這么闊綽,那就趕緊多買點東西。”
老頭首先買了瓶山楂罐頭,自從給他當了秘密徒弟后,錢都花給我,老頭好久沒吃山楂罐頭,這次肯定先過足癮。
我買了些蝦條、糖果、葡萄干之類的東西。
老頭和我剛出去,老板娘和劉文年議論,“宏興媽老糊涂啦?趙海龍啥人他都敢請去辦事?就不害怕趙海龍擺她一道,叫她雞犬不寧。”
劉文年由于長期下地勞作,整個人一片黝黑,夾著煙卷坐在板凳上,“唉,這也被逼的,我聽說王老滿跑去收拾,直接嚇的跑回來了,把自己關在屋里,說啥也不出去。”
“那他屋是咋回事?”
“聽王老滿說是紅霞,紅霞你知道么,當年我新華叔在的時候,收養的那個女子。”對外公,同年代的鄉黨還是較為敬重,盡管人不在,也叫一聲叔。
這也難免,外公是大善人,十里八村都知道,多少人都受到過外公恩惠,自從外祖母那時就是以做善事為己任,外公也很好延續下去,只是到了舅舅這代,或許是家道中落,變的自私自利。
不過,善人不長命,外公就是典型例子。
說話間就到了8月25,農歷七月十五,鬼節。
老頭前倆天吩咐多,讓我這天一定要來他這里一趟,他有重要東西給我。可這天,我正準備去敬老院,到半道上時,遇到玩伴孫健康。
“任云逸,你干啥去呀?”
怕他們嘲笑,沒敢說是去敬老院,“我去供銷社給我婆買洋火去。”
“走,球娃哥回來了,今下午去老虎山吃核桃、吃梨,吃羊奶頭(一種野生果,長的像羊奶)。”不得不說,農村的土梨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梨,現如今已經好多年沒嘗過,就是因為這東西想買也買不到。
土梨只要一離開樹,一個晚上就發黑,磕一下就發爛,所以無法運輸,也無法在市面售賣。,
一聽說去老虎山,心動了。
“啥時候去,現在就去,球娃哥他們一幫子馬上就來,還拿了鍋準備上山做飯。”
老虎山就在家對面的大山,山里有個老虎泉,這是純天然的地下水,靠著山根處的石板滲出,村民在下面挖了一個坑,結果年年都有豐盈的泉水。
所以,村里人去放牛一定首選老虎山,可以在山上做飯吃。
人類就是從野炊進化,可能野炊就是我們本性,一聽到野炊,誘惑力太過強烈,“那我還得給我婆買洋火,你能不能把我等等。”
“你給球娃哥說,我說了不算。”球娃哥是表舅家的大兒子,剛剛年滿十六,整天帶著村里一幫娃娃,不是偷人家雞吃,就是挖人家蘿卜。
為了不離群,老頭那暫時就不去,再說童年的樂趣不就是這些嗎?
“那好,咱一起去。”
孫健康不依不饒,“球娃哥說了,讓我上來叫你一起去,我們上山做飯各家都拿了材料,球娃哥買了方便面,我拿了油和鹽,任杰拿了鍋……球娃哥說,你啥都不用拿,但你得回去把你婆的煙拿兩根,不然就不讓你去。”
“行,沒問題。”
外婆煙癮大,聽說是外公給慣出來毛病,每每小舅二舅回家,都會給自家老娘帶一條便宜煙,就這還舍不得抽,都是等晚上睡覺時才點一根,其他時間都是抽旱煙。
外婆沒念過書,根本記不得她煙盒還有幾根煙。前天小舅回來剛拿了一條煙,我看見在抽屜里放著。
雖說有點膽怯,但上山野炊總是我夢寐以求的事,一直都沒大孩子帶,所以不能去,現在有機會怎會放過。
當即和孫健康一起折回家,外婆正好破柴火,和孫健康偷偷溜進屋子,偷了兩根煙,用衛生紙包好,悄悄拿走。
等我們再出去時,球娃哥剛好走到路岔口,見孫健康和我過來,趕緊招手,我們急忙跑過去,球娃哥摟著我,摟的很緊。
小聲說道,“云逸,東西拿來沒?”
我很得意,“放心吧,拿來了。”從兜里掏出來,遞給球娃哥。
球娃哥立馬回過頭,給后面跟著眾位小弟喊道,“云逸把煙拿來了,功勞最大,所以今天啥都不用干。”
別的孩子只能聽從球娃哥指揮,他說一沒人敢說二,“好,咱們出發了。”
哇哩哇啦,孩子們的歡樂響破整個山村。
等我們到達老虎山時,已經下午一時許。
大家分工明確,有打核桃的,有摘梨的,有摘羊奶頭的有條不紊,每個人將自己的戰果拿回來匯總,放在一起,等會兒大家一起吃,大家忙的不亦樂乎。
孫健康和我則幫忙挖坑和泥搭建灶臺,“云逸,你去找個大石板來壓在上面,我去撿點柴火生火。”
“好。”
能讓人全身心投入到一項工作中去,最好的誘惑不是金錢,而是興趣,只有興趣才能讓你忘掉一切。
興致勃勃,在周圍找石板,山上頑石多,可一塊平整的石板找起來還得花一點時間,手里拿根棍子,邊走邊戳兩下。
順著前方狹窄的灌木叢小道走去,有別人生過的火堆,肯定就有別人用過的石板,搬一個過來就行。
可就在穿過灌木叢時,一只手一把握住腳腕,嚇的連忙大叫起來。
“啊~~~”
孫健康連忙跑過來,“你喊叫啥呢?”
“有人把我腳抓住了。”
過來一看,灌木叢下幾顆頑石,“你真是個膽小鬼,一塊石頭能把你嚇成這樣。”
“不是,我真的感覺到有人抓我腳。”
“這山上哪有別人,行了行了,你趕緊搬石板吧,要不球娃哥來要罵人了。”
球娃哥是孩子們的頭頭,此時坐在核桃樹上,拿著核桃刀吃著核桃,看著下面小弟們為他服務,心里別提有多高興。
我終于找到一塊別人用過的石板,搬了過來蓋上去,一時間炊煙裊裊升起,孫健康將火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