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追擊
【新書求收藏推薦!】
“王公公,圣上答應(yīng)見我了嘛?”
宮殿外,一身染血還帶著傷勢的李英漢,被親信攙扶著,見到從宮殿內(nèi)退出來的王承恩,急切的詢問道。
“這……,雜家向圣上稟明了,說李大人想要面上圣上,可圣上半天都沒吱聲,雜家也只好退出來了。”
王承恩如實說道。
“圣上這是在責怪我呀,是對不起圣上,讓圣上受驚了,我有罪。”
李英漢一臉懊惱的說道,還以為是崇禎不滿他這次讓叛軍入城,不愿意接見他呢。
其實,李英漢和王承恩都不知道的是,因為朱勇的意識此時已經(jīng)退出崇禎的身體,被系統(tǒng)托管的崇禎分身,自然不可能接見李英漢。
“李大人,你也不必自責,你剛才率領(lǐng)三千營和神機營將士,將進入內(nèi)城的叛軍鎮(zhèn)壓,已經(jīng)做得很好了。
圣上之前給你的旨意,是讓你將所有叛軍鎮(zhèn)壓,戴罪立功,可以先斬后奏,這就是對你的信任。
現(xiàn)在,外城還有大量叛軍肆虐,這次叛亂的賊首,也還沒有伏法,或許這也是圣上暫時不接見你的緣故。
李大人何不將事情做得再漂亮些,將剩余叛軍鎮(zhèn)壓,然后將謀劃這次叛亂的罪魁禍首,全部抓捕回來。
到時候,你不僅彌補了自己的過失,還能立下大功,圣上定然會接見你的,并且獎勵你的。”
王承恩如此開解李英漢道。
“王公公說的有道理,李某受教了。”
“我這就回去,點齊人馬,盡快平定外城的動亂,而且李某也知道籌劃這次叛亂的罪魁禍首是誰了。”
李英漢回想起自己之前,遭受那群黑衣死士的襲擊,眾多跟隨他的老兄弟們,為了保護他而斷后被殺,他的臉色就陰沉如水。
“哦?李大人知道是誰籌劃了這次叛亂?”王承恩也好奇問道。
“嗯。是兵部左侍郎董乾。
今早,我收到董賊派到我府上的家丁,說董賊有朝廷要事要與我相商,讓我去他府上一敘。
我便沒敢耽誤,帶著一眾親信便趕去董府,卻沒想到在半路上,遭到一群黑衣死士的伏擊。
最終,要不是我那群老兄弟拼死留下斷后,將我護著逃出來,我恐怕現(xiàn)在已經(jīng)死了。
而就在我遭遇伏擊的那段時間了,也正是城外叛軍入城的時候。
并且,內(nèi)城一座城門的守衛(wèi),在一日前,就因為董乾在兵部下達的一道命令,調(diào)換了不少人手,那些正是他安排的人。
所以,我斷定,兵部左侍郎董乾一定是這次叛亂的籌劃者之一。
我有圣上下達的圣旨,哪怕他是兵部左侍郎,我現(xiàn)在也能帶兵去抓他。
在我入宮前,我已經(jīng)派去一隊士卒去董府了,現(xiàn)在我這就出宮,親自督辦此事。”
李英漢對王承恩說完后,轉(zhuǎn)身就被親信攙扶著出了皇宮,帶著三千營和神機營的士卒出外城,一部分鎮(zhèn)壓外城的叛兵,一部分直撲董府。
轟隆隆!
很快,李英漢就率領(lǐng)近萬精銳,殺出外城,一方面連夜鎮(zhèn)壓外城的亂兵,同時趕往董府。
等李英漢抵達董府時,董府的大門已經(jīng)敞開,外面有士卒把守,是他先前派過來的人馬。
“大人。”
一名明軍將領(lǐng)見到李英漢過來后,急忙跑過來。
“怎么樣?董府的人呢?”
“回大人,我們來晚了一步,董家的人全跑了,只留下了一地的尸體。
姓董的真狠,直接將全府上百家丁丫鬟全殺了,所以事先沒有一點風(fēng)聲傳出來。
而且,從那些家丁丫鬟身上的傷口判斷,董家手里極有可能掌握一支兵馬。”
“嗯,董家有人就在京營任職,要不然他們這次豈能輕易調(diào)動如此多兵馬入城。
派出夜不收去追沒有?
兵部左侍郎乃是這次叛亂的罪魁禍首,絕不能讓他跑了,否則本官如何向圣上交代。”
李英漢一臉陰沉,冷聲說道。
“是,大人,卑職已經(jīng)跑出夜不收,從幾處城門追出去了,應(yīng)該會發(fā)現(xiàn)蹤跡的。”
“多派出去幾支夜不收,今晚逃亡的恐怕不僅僅是董家的人,還會有不少人逃走的。
哼,一群跳梁小丑,竟敢在京城搞兵諫,真是找死。
事情失敗了,還想拍拍屁股逃走,他們是真不把我李英漢放在眼里嘛,這一次本官一個都不會讓他們逃掉。”
李英漢語氣決然的說道,這次在京城搞兵諫,根本就是在打他的臉,讓他在崇禎面前下不了臺。
再加上,他身邊親信死了那么多,自己還受了傷,讓李英漢對董乾等眾多籌劃這次兵諫的家伙,恨到了極致。
“啊啊!”
這個時候,外城不少地方都燃起大火,傳來一陣陣慘叫聲,外城的亂軍還在到處作亂,不少百姓都遭了毒手。
“齊游擊,追擊董乾等逃亡賊首的任務(wù),就交給你了。
其余人馬,立即隨本官鎮(zhèn)壓外城的所有亂兵,圣上有命,遇到反抗不從者,殺無赦!”
李英漢殺氣騰騰的說著。
“是!”
“大人,外城的亂軍不少,足有上萬人之多,韓將軍正率領(lǐng)五軍營的將士們,鎮(zhèn)壓那些亂兵。
咱們就算加入,短時間內(nèi)恐怕也難以將散落各地的亂軍剿滅,要不要出城請一部分援軍呢?”
這個時候,旁邊明軍將領(lǐng)向李英漢,提議道。
“不行,圣上有嚴令,不許城外大軍一兵一卒入城,否則一律以叛逆論處。
現(xiàn)在看來,圣上是多么有先見之明,看看這些入城的叛軍士卒,喪失了理智后,沒了軍紀的約束后,和匪寇簡直沒什么區(qū)別。
絕不能讓城外的大軍入城,否則有一個人帶兵入城,其他將領(lǐng)恐怕就會效仿。
到時候,城外足足幾十萬大軍,要是全部入了城,那簡直就是一場災(zāi)難。”
李英漢當場拒絕。
“你的話,也提醒了我,得派出一營人馬,守住各處城門,沒有圣上或本官的手令,誰也不許出入京城。
倒是可以給城外的幾位將軍傳信,就說城內(nèi)叛亂已經(jīng)基本平定,讓他們不用擔心。
然而,有賊首可能已經(jīng)逃出城外,讓他們注意捉拿任何可疑之人,不管多大的官,只要有嫌疑,一律不許放走。
其中,兵部左侍郎董乾是最大通緝目標,絕不能放走他。”
“是,大人,卑職這就去辦。”
“你們跟我走。”那名游擊得到李英漢的命令后,迅速帶人執(zhí)行。
“其余人,跟本官去鎮(zhèn)壓城內(nèi)亂兵,散開行動!”
這邊,李英漢也帶著其余人馬散開,到處鎮(zhèn)壓外城的亂兵去了。
外城的這些亂兵,早已經(jīng)變成了散兵游勇,實際上已經(jīng)不可能對李英漢手下三大營精銳造成多大威脅,鎮(zhèn)壓他們基本上是板上釘釘?shù)氖虑椤?/p>
唯一麻煩的,就是這些亂兵散落的到處都是,要想全部鎮(zhèn)壓圍剿,需要不少時間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