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英,你們家有沒有梯子?我去房頂上看看。”李長青望著夏瑾家塌下去好幾處的屋頂問一旁的田秀英。
“有。”田秀英收回掃向秋雨的目光,若無其事的回答一聲,轉身去家里取梯子。
“娘,你別上去了,還是我上去吧!”李桂香不放心她娘。
李長青點點頭,桂香將來會是李家村的下一任村長,以后村里的大事小情都得由她一個人張羅,提前經歷經歷也好。
幾個人站在前院等梯子,李長青就問夏瑾:“修房子,你有什么想法?”
李桂香也看向夏瑾,想聽聽她怎么說。
修房子修哪里,照多少錢修都得有個眉目,一兩也能修,五兩又是一種修法,十兩都能重新蓋房子了。這些旁人做不了主。
夏瑾捋一捋思路,把自己的想法說了:“首先屋頂是一定要修的,雨季一到屋頂承受不住一定會漏雨。前院的地面也得平一平,中間由院門到屋門用青石磚鋪出一條過道,省的下雨天泥濘,踩一腳大泥。院子東邊起個糧倉,用來存放糧食雜物。院子西邊蓋雞窩,豬圈,今年先養些雞,買雞蛋吃太貴了,小雞養幾個月就能下蛋。等秋收種下來一茬糧食,再養兩頭豬。房前的空地上打口水井,一年四季吃水方便。”
李桂香聽了暗暗點頭,就聽她娘笑著夸贊夏瑾:“嗯!不錯,挺有成算。還有嗎?”
“三間屋的墻面抹平,粉一粉,地上鋪上地磚。西屋地上打個大圓桌再配幾把椅子,過年過節人多了,免得炕桌擠不下。東屋的東墻面也挺空,想打兩把寬大的扶手椅中間配個小幾,兩邊再打兩個花幾。小幾上擺一套茶壺茶杯喝茶方便,花幾上擺些應季的花草點綴點綴。”
李長青聽了,臉上的肉笑的一顫一顫的,她欣慰的拍了拍夏瑾的肩膀:“瑾娘說的好。收拾東屋是給你阿公準備的吧!咱們瑾丫頭還挺有孝心。”
李長青又看向若有所思的李桂香和聽的一臉認真的田秀蕓:“你們這一點都不如瑾娘,多跟瑾娘學一學。家里父母長輩為你們操持不容易,得懂得感恩,孝敬。”
“浪費那錢干啥,我能在這住幾天。”李阿公嘴上抱怨,有了些許皺紋的臉上卻笑成了一朵花,他埋怨李長青:“你別打斷孩子,讓孩子接著說。”
李長青笑著點頭,示意夏瑾接著說。
夏瑾被李長青夸的有些不好意思,她笑了笑繼續道:“廚房打個高碗柜,下層放壇壇罐罐,中間打兩個大抽屜,存放常用物品,上層放碗盤。碗柜對面的空墻打三層木架子,最底層放糧食袋子,裝紅薯、土豆的竹筐,以免再受潮發霉。中間一層放菜籃子,雞蛋籃子。頂層掛干辣椒干蘑菇,再掛兩個空籃子,存放吃不了用鹽先腌著的肉類。”
夏瑾說到這里,望向李桂香:“還得托表姐幫我找個好木匠,我想在后院建個門廊,廊里打個矮榻,高九寸,方圓四尺六寸,三面靠背,后背稍高如傍,榻上中間擺上榻幾,榻前再打個腳踏放鞋子。外屋還需打個盆架子,把圓盆搭到架子上,中間打兩個竹盒,一個放香胰子,一個放洗衣用的肥皂,頂端翹起的支架上搭布巾。家里還需要再打個大浴桶。”
李桂香笑著點頭:“你這一收拾完,我都想來你家住了。按你的想法得找個好木匠才成。下河村的張木匠手藝最好,人也挺實誠。”一提到下河村李桂香的語氣就顯得有些猶豫。
大家都知道,若找下河村的張木匠,勢必會招來劉老三兩口子。知道夏瑾家修房子打家具非上門來搜刮一番,打打秋風不可。鬧的人不得安寧。
想到這些,幾個人一時間都沉默下來。
這時屋里由秋雨和秀杰陪著的文氏走出來向李阿公辭行:“我家去拾掇拾掇,一會兒景竹帶著巧兒來給您請安,家里和雜貨鋪子得留個人照看,我明兒個再來看您。”
李阿公點點頭:“家大業大離不得人,明兒個忙就別來回跑了,待會飯菜做得了,我讓小雨給你送過去,你自己一人也別開火了。”
“噯!”文氏答應一聲,與大家客套幾句,由夏瑾和秋雨送出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