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五十五年冬,火耗歸公之事初見成效,胤祿又趁機奏請康熙施行養廉銀,看缺分如何,按照官職高低每年給“養廉銀”幾百兩到一千兩,甚至萬余兩不等。其所定額,有所參差,但是總的來說顧忌到了所有官員。最偏僻的甘肅,總督養廉銀高達兩萬兩、巡撫一萬兩千兩、布政使四千兩,道員
康熙五十五年冬,火耗歸公之事初見成效,胤祿又趁機奏請康熙施行養廉銀,看缺分如何,按照官職高低每年給“養廉銀”幾百兩到一千兩,甚至萬余兩不等。其所定額,有所參差,但是總的來說顧忌到了所有官員。最偏僻的甘肅,總督養廉銀高達兩萬兩、巡撫一萬兩千兩、布政使四千兩,道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