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運氣球吧?”看著齊頌風甫一出場便三分遠投命中,方謙只覺難以置信。
“對!一定是運氣,他三分不可能能這么準的!”
方謙以己度人,雖然他的中投還算不錯,但三分卻并無一丁點把握,投十球往往連一球也進不了。所以,在他看來,身為同齡人,甚至還比他小的齊頌風三分水準也同樣高不到哪去。
而且,剛剛這一球,倒是不由讓他想起了之前的那一場班賽。
在那場比賽中,剛剛被齊頌風替下去的那個“三分浪貨”也是剛開始就命中了一記三分,讓本班眾人,甚至包括那浪貨本人在內都驚喜不已,以為今天終于時來運轉,可以靠遠投贏下一場了。
結果,那浪貨之后九投全失,讓整個籃球架都在其鐵匠淫威之下瑟瑟發抖,因為那一次次的打鐵而顫抖不止。
“難怪總覺得這場景有些眼熟,看來還是不能對他報什么希望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雖然己方終于扳回三分,但方謙仍是暗自搖頭,他并不指望齊頌風真能靠三分球帶領他們追分。
畢竟,即便是在初中部校隊之中,貌似都沒有一個三分球靠譜的,他們這些非校隊球員,就更加指望不上了。
而且,雖然作為一班體育委員的他還是希望打贏比賽的,但作為一個一班男生,方謙潛意識里卻并不想看到齊頌風真的能大發神威。
反而,因為心目中的纖云女神,他甚至有些期待齊頌風被對方一頓吊打,從而丟盡臉面,進而讓女神移情別戀。畢竟,身材矮小的齊頌風打的是1號位,正好和對方的趙恒對位。
在籃球場上,場上的五名球員一般被分為五個位置。
1號位PointGuard,簡稱PG,中文名為控球后衛,亦稱組織后衛。恰如其名,PG往往是球隊進攻的組織者,發起者,從后場運球推進至前場是其基本工作,不過在這一點,中國的控衛還真沒幾個稱職的。一言以蔽之,PG就是球隊的“大腦”,“總裁”,一般身材都比較矮小,“猶他雙煞”中的斯托克頓便是其典型代表。不過亦有例外,某些身材高大但控球傳球能力同樣出色之人也能擔任控衛一職,譬如NBA歷史第一控衛,魔術師約翰遜。
2號位ShootingGuard,簡稱SG,即得分后衛。從名字便不難得知,SG的主要任務便是得分。在傳統理論中,他是僅次于小前鋒的二號得分手,代表人物為“籃球之神”邁克爾?喬丹。
3號位SmallForward,簡稱SF,即小前鋒。SF技術往往都非常全面,但這并不重要,在傳統籃球理論中,他是球隊的頭號得分手,主要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得分,得分,再得分。很多小前鋒也同樣能夠勝任分衛,這種人便稱為鋒衛搖擺人。代表人物為“蝙蝠俠”皮蓬皮二爺。
4號位PowerForward,簡稱PF,即大前鋒。PF往往是苦工的代名詞,在傳統籃球理論中,大前鋒要負責防守,籃板,卡位等一系列臟活累活,其任務往往是分擔中鋒的壓力。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地位逐漸提高,代表人物為“猶他雙煞”中的卡爾?馬龍。
5號位Center,簡稱C,即中鋒。顧名思義,中鋒是一支球隊的中心人物,事實上,他也的確是球隊攻防兩端的樞紐。一般而言,中鋒往往是隊伍中身高最高的球員,主要活動于籃下區域,主要任務有:守護禁區,爭搶籃板以及籃下進攻。一名具有強大統治力的中鋒,甚至能做到一人便支撐起一支球隊。代表人物有小巨人姚銘,大鯊魚奧尼爾。值得一提的是,NBA歷史第一得分手正是主打中鋒位置的“天勾”賈巴爾。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球員能力的普遍提高,這些傳統位置觀念也越來越模糊。尤其是隨著一些控球中鋒,組織前鋒等非傳統球員的涌現,更是標志著傳統籃球理念即將走向它的墓園。
但是,在二十一世紀初的博雅中學,在這個地方,還是有著明確的位置劃分的。
作為三班1號位的趙恒是什么人,方謙可是十分清楚,校隊的主力控衛,鐵打的首發,在他看來,齊頌風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是趙恒的對手。
而且,趙恒今天狀態更是奇佳,半場便已拿下了二十二分,比一班全隊加起來還要多。如此一來,齊頌風更是只有被其單方面吊打的份了。
帶著這種既想要取勝,又想要己方隊員被對方吊打的矛盾心理,方謙此刻臉上浮現出了一抹病態的笑容。
不過,和方謙相比,對面的趙恒卻是一臉凝重。
雖然之前因方慈之事心底有些失落,剛剛又是和好基友一通日常斗嘴,卻并未影響他此刻的狀態,他現在早已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場上。
因而,他注意到了齊頌風的投籃姿勢。
雖然剛剛因為打班賽放三分的常識而沒有貼上去盯防,致使齊頌風輕松出手,但也使得趙恒將其動作盡數收入了眼中。
這動作,真是漂亮啊!簡直就是教科書級別的投籃姿勢??!
出手干凈利落,十分嫻熟,出手高度不俗的同時速度也是極快,動作毫不變形,投中之后并未表現得太過高興,顯然充滿自信。
這一切似乎都表明,剛剛這一球不是意外,對方是真有投中的能力。
不過,稍稍一想,趙恒也笑了。
副隊長錢武攸投中三分時何嘗不也是這幅面孔,仿佛投中乃是天經地義之事,頗為自信。但球隊眾人都知道,錢武攸的三分球爛得一比,十投十鐵也不是什么意外的事。
或許,眼前這貨就是跟副隊長一個德性,吧?
不像?。∵@投籃姿勢的確是漂亮得多,和剛剛那位三分浪貨,甚至和錢武攸相比,都不再同一個層次上。
甩了甩頭,趙恒放棄了思考。想不通的事再想也是浪費腦力,乃典型的費力不討好行為。
對方到底是不是高手,再多打幾個回合就能知道答案了。
然后,帶著幾分警惕,趙恒也發動了攻勢。
42:22,三班領先二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