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肖德和黃裳對事情經過的講述,李易沉吟良久。
最后李易對肖德說道:“這件事不管什么原因,是你沒有完成使命。你沒有任何警惕性,仗著自己武功和神佑加身的優勢,沒有對可能發生的危險做任何預防。所以我必須對你做一定懲罰,讓你長些記性。我現在宣布對你的處罰,收回你的‘神佑’,以后等立功再說。”
肖成一直在旁邊聽著,這時連忙求情道:“公子,小德他年輕沒經驗,求公子饒過他這一回。這個懲罰我愿以身相代。”
李易道:“肖師傅不要再說了。在我這里,一個人犯錯,不能由他人代替受罰。同樣的,一個人犯錯,也不會牽連他人。這是我的原則。”
李易拍拍手,招呼大家都上前,然后對大家說道:“剛才我對肖德做了收回‘神佑’的處罰,希望大家引以為戒。”
李易繼續說道:“另外我必須對大家都說一下,‘神佑’是太上老君獎賞給傳教有功之人的,因為當前我缺乏助力,所以把神佑都給你們配備了。但以后,除了傳教立過大功的,其他人的‘神佑’我隨時可能會收回,配備給最需要的人,這點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最后我重點強調一下,想永久裝備‘神佑’不是不可能的,只要做到以下兩點,賞賜給你的‘神佑’就永遠屬于你。這兩點希望大家都記住,一是傳教立有大功,二是不對我犯錯。記住了嗎?”
“記住了。”
“大聲一點,記住了嗎?”
“記住了!”眾人大聲回答道。
“我希望大家是真的記住了,有不清楚的私下再來問我。現在我們討論一下,對那個百戶怎么處理,前提是不影響教眾,不影響日后傳教。大家都想一想,然后各抒己見。”
大家激烈討論起來,肖家師徒主張除掉那個百戶。
黃裳主張收買他,每年給一定的錢財,然后把他治下全部發展起來。
這是兩種完全相反的意見,但黃裳的意見更讓李易滿意,不是說這是更好的做法,而是黃裳為了傳教放棄了自己的仇恨,出發點是無私的。肖家兩人則有報復并彌補過失的意思。
最后胡猛這個猛人提了個建議,李易立刻同意了。實際上前兩種意見是兩個極端,一個太狠毒,一個太懦弱。
胡猛提議抓住那個百戶,給他種上“氣引”,讓他以后當個傀儡。這個建議李易覺得很不錯。
事實上,在李易心中,那個百戶雖然可惡但罪不至死,了不起是個“村霸”,指使手下打了人又沒打死,所以不能真的憑此就去把人給殺了。
相比打殺來說,種“氣引”這種懲罰,如果對方配合,這種懲罰就不大,還有解除的可能。如果對方不配合,那讓他受更大的懲罰也是易事。
重點是這種手段有利于傳教。如果真的把百戶殺了,勢必侯府會派來新的百戶,然后與百戶的沖突就會上升到與侯府的沖突,雙方就徹底敵對了,在銀州的傳教一定又要中斷了。
接下來讓肖成帶手下趕緊去租房。然后把塵絲裝備給了胡季,命胡家三人帶肖德去抓那個百戶。胡猛辦事老練狠辣,李易不擔心他吃虧,只擔心他做事過火。
人都打發出去了,李易安心下來設計教會組織。
其實一路上他都在考慮這個事,一直考慮怎么借鑒傳銷的組織,以利益為驅使,設計金字塔形的組織。
他在紙上畫結構圖。比如每個人介紹一個人入會,他就成為這個人的引路人,這個人是他的下級,他再引進的人和他下級引進的人都算他的人頭。
如果一個人的人頭數達十個就封他為班長,達百人就封他為連長,達千人是小教士,達一萬人是教士,達十萬人是大教士,達百萬為主教。
主教直接接受教主,也就是他李易的冊封,授正式封號。
這樣的結構從宏觀上來說是金字塔形的結構,教民是基礎,上面一層是班長,再上面是連長、小教士、教士,大教士、主教,塔尖當然是教主。
當然從微觀的角度,也就是從每個個體來說,這其實是一個樹形結構了。
根部是一個點,然后不斷生發樹干,樹枝、小樹支、小小樹支、小小小樹支(當然還可以無限生發下去,這里不能水字數)。
樹形結構中間某點斷了,會導致下面生發出去的點都脫離大樹。為了解決這點,可以讓下方的點直接跳過這個點去連上一個點,以保證組織結構不間斷。
當然最上面一個點如果斷了,比如一個主教去世了,這個沒事,他下面的人直接和李易對接。
李易還有權力合并組織,凡是和他直接對接的,同區域的,他可以指定這些人中人頭最多的那個保留和他對接的權力,其它人變成那個人的下級。
那他李易如果回二十一世紀去了呢,那斷點后直接和太上老君對接吧,他李易就管不到那么遠了。
這樣下來,每個主教都是獨立的了,這有點像中世紀歐洲的情形,一個國家或地區有一名主教。
不同的是,歐洲中世紀的主教是教皇派遣冊封的,而李易準備讓他手下的主教自動生成,憑人頭上位。
地位每升一級有什么好處呢,當然一是可能得到神佑,二是將來會有捐贈,捐款可以拿出一部分給這些人發工資。
趁現在剛開始,把工資制度建立起來,不過前期要靠他李易墊付了。每個層級不用發太多,將來有漲工資的機會也是很重要的。
領導層有工資,員工也得要有福利。廣大普通教眾可以參照五斗米教,搞一個最原始的保險制度。
每個人向教會交五斗米,當遇到災年或其它災難時可以從教會領取足以度過災難的糧食。
當然最初也不能這么做,因為李易沒有任何聲望,直接讓人繳納五斗米看越來和搶劫沒區別。
所以先期的米由李易出,任何人一入教就可以享受這個保障。當然免費領過第一次保障后,等寬裕后,要補交五斗米,這樣才能領下一次。
這樣設計的話,不管普通教眾還是領導階層,都能得到實質性的好處。那么對傳教就不會有抵觸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