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這邊幸虧是在遲家屯,不然往胡猛等人小空間補充這么多糧食,還真要把自己空間掏掉大半不可。
想到上回運來的茶鹽等貨物還在姚家集,不知道丟了沒有。
應該還好,丟的可能性不大。這年代人還純樸,除了權貴,其他人都謹小慎微,不敢犯一點小錯。
權貴和賊人是一個道理,他們是不受規則約束的人。所以不能以他們的道德值來看一個時代人的道德值。
關于這批茶鹽,本來是為草原貿易準備的,李易想了想,最近恐怕不會有時間去做生意,趕緊處理掉吧。
但又一想,時間上太緊,這都初九了,到銀州找人銷售出去一定來不及。
如果一直放在姚家集,又不放心。
算了,還是轉運到遲家屯存放起來吧。
就這樣,李易不得不跑了一趟姚家集。
貨沒丟,還在租的房子里。
出來的時候還碰到了姚家屯的百戶,他也在為出征做著最后的準備。
雙方都都忙,聊了幾句,李易就告辭了。
回到遲家屯的李易還在做著最后的準備。
上前線和在后方,空間存儲的東西應該是不一樣的。
李易小心計算著糧食、馬料、木材等的需要量,一旦自己離開大后方,再補給就沒地方補了。
當然李易的空間主要還是滿足胡猛那邊大部隊的需要,而不是將來出征過程中的需要。
這次出征,其實侯府把屯田兵當輔兵用的。并且規定了每個屯堡必須要自帶兩輛馬車和十石糧食前去報到。
糧食和車輛李易已經給每個百戶都準備好了。糧食前天給他們放空間了,只要合適的時機拿出來就行,他們自己要另外準備一些細馬料放車上。
初十這天天不亮,大家從各自屯堡出發了,大家必須要趕上城外校場的辰時點兵。
遠一點的屯堡,必須在頭一天就到城外等。遲家屯這都算離銀州比較近的,直接從家里出發,按規定時辰報到就可以了。
從辰時開始點名,一直忙到午時,才最終完成整隊。每個屯都歸到直管校尉那里。
李易一行都歸侯府的一名校尉直接管理。
校尉是軍事人員,現在是和平時期,所以他并不認識下屬的每個預備役。當然這些百戶常來銀州城,打過交道,他還是認識的。
隊伍在吃過午飯后就出發了。
這所謂的午飯,其實就是干糧。校場是不允許埋鍋做飯的。
當天隊伍還沒走到殺胡坳天就黑了。然后大部隊就找了一個最近的屯堡進去過夜了。
第二天,部隊的風格突然一變。侯府直屬的作戰序列騎著高頭大馬,急匆匆地先出發了。然后其他人趕著糧草緊跟著出發。
李易以為是他們得到了胡猛等人的消息,誰知下午的時候過了三岔口,隊伍居然是向喀西方向而去的。
這下李易松了一口氣,遲百戶等幾人也是松了一口氣。
均以為這找錯了方向,戰斗就不太可能再發生了。
騎兵們和輔兵是脫離接觸的,他們帶有三天的干糧。
輔兵們除了自己做飯外,還要為戰兵們準備接下來三天的干糧。
李易幾次準備晚上當逃兵的,奈何他知道憑自己幾個人,在茫茫草原上是找不到胡猛他們的,最后只好作罷。
到草原的第四天,軍情變得異常。
本來是侯府的斥候在草原上搜索馬賊蹤跡的,但是卻接連碰到韃靼人。
草原本來是韃靼人的地盤,碰見幾個韃靼人正常得很。
但是這些韃靼人成群結隊,看見斥候就上,一言不發就開干。當然結果是他們把自己折進去了。
斥候本來就是全軍中最優秀的人,一只全武師的隊伍的斥候可想而知戰斗力和綜合素養有多高。
那些韃靼人盡管數量上是他們的四五倍,但是完全沒造成什么損傷。
最多是馬沒照顧好受傷了,不過繳獲馬的數量大于受傷數量。
可是連遇兩批這樣的韃靼人,斥候什長也覺得不對勁,這明明是大部隊的前哨。難道對面有韃靼人的大軍?
斥候什長趕緊下令前去探查,這一探查之下,發現韃靼大軍超五萬,不知還有沒有后續部隊。
不說什么了,趕緊回去報告吧。
那邊的韃靼大軍也發現了這些斥候,起精兵來追。
斥候們的馬本來就快,而且騎的馬休息得比韃靼人的馬好,所以他們能把追兵甩得看不見。
不過在草原上,想甩開韃靼人的追擊卻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韃靼人馬多,一人兩到三匹,可以換乘。
另外韃靼人的馬速度不占優勢,耐力卻是最好的。
所以韃靼人一天可以在馬背上追擊五個時辰。
而侯府這邊,一天最多跑馬四個時辰,這里面相差了一個時辰。
所以如果單獨兩支軍隊追逐,韃靼人哪怕落后了,那追上也只是遲早的事。
這邊侯府的斥候已經把消息傳到了大部隊,領隊軍將立即下達軍令,要求大家向著銀州全力逃跑。
很快他們跑到了輔兵這里,下達了燒糧令,并要求大家燒完糧一起逃。
這兩股人本來都是原地待命的狀態,所以這一輕裝逃跑,速度驚人。
而李易卻帶人留了下來。他讓遲百戶申請留下燒糧并斷后,理所當然這個申請通過了。
李易將空間中的馬料都拿了出來,把糧食換進去,最后裝不下的只好澆些菜油,準備燒了。
他將馬料也澆些油,然后布置成一條長長的縱火帶。讓大家依次排開,準備點火。
遠遠看韃靼人的身影了,李易下令點火。
熊熊大火燃燒起來,遠處的韃靼人果然停了下來。
李易他們已經逃遠了,他們希望這場大火能阻止韃靼人大軍。
可是這完全是癡心妄想,韃靼人只停留了片刻,然后觀察好了地形,就開始繞路追擊。
這時節的草原,枯草確實有很多,可是很多地方還被雪覆蓋著,不容易燒起來,所以大火蔓延得很慢的。
李易他們這邊并沒有跟著大部隊跑,他們折而向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