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她方才逼著女兒讓他診治,豈不是讓女兒又白遭一通罪?甚至,柳仲安來行騙,是不是就是怕她女兒死不了,特意要來下藥毒死她?
到時女兒香消玉殞,他推脫一句自己無能為力,女兒是病死的,又有誰會懷疑呢?
趙氏被自己的腦補嚇出一聲冷汗,當下又慶幸女兒聰慧,沒讓賊人得逞。其實這倒是趙氏誤會柳仲安了,柳仲安確實是有法子治霍亂的,在那本神醫遺作上,詳細地記述了霍亂的根治方子,不只是霍亂,連帶著其他一些疑難雜癥,都有記載,柳仲安也是憑借著這書才能在京城立足,從一個只認得幾個大字的農夫變成小有名氣的神醫。
倘若柳仲安潛心鉆研,有這本書在,想成一代圣手,并不難,可柳仲安這人,汲汲于名利,又愛耍小聰明,哪里肯做這種辛苦事,整日生搬硬套書上的理論病癥,就敢給人下藥。他運氣好,這幾年沒惹出什么麻煩來,反倒誤打誤撞治好幾位瀕死之人,慢慢累積出了名氣。
這次與趙氏談條件,本也是十拿九穩之事,柳仲安自負有圣書在,定能醫好趙錦樂的病,甚至,能借治此病,在京城揚名立萬。他設想的很好,趙錦樂前世便是順著他設想的路子來,柳仲安也成功借此事被譽為大周第一圣手,還成了安遠侯正兒八經的岳父,哪怕京城里的勛貴,見到他也莫不尊稱一句先生。只可惜,這一世趙錦樂直接拿丫鬟“刁難”了他,最基本的病癥,柳仲安反倒看不出來。事實上這些年柳仲安但凡有一點為病人負責之心,也不至于連基本的診脈都診不出來。
趙錦樂見她母親暗自垂淚,心下不忍,只好勸慰道:“柳仲安心思歹毒,娘親您沒有防備,讓他鉆了空子也是正常。只是以后您務必得謹慎。”
她希望趙氏能吃一鑒長一智,從這次的事上學到些防人之心。她要去鹽城莊子的事已是板上釘釘,到時候離京城又遠,母親獨自一人在侯府,她實在放心不下,至于趙錦歡那個胞妹,不幫著別人害母親都是好事。
但是要把趙氏帶走……
趙錦樂暗自搖頭,至少目前侯府還不敢苛待母親,而鹽城那地方勢力混亂,九死一生,反倒不如侯府安全。
趙錦樂想通了,見母親眼眶仍是通紅,心知她還掛念自己的病,于是勸慰道:“娘,您不用擔心,我這病我有法子的,過不幾日女兒就會痊愈,您別再傷心了。”
趙氏只道女兒在寬慰自己,眼睛更紅了。趙錦樂無奈,她是真的知道治療霍亂的法子,前世柳仲安為了搏個名聲,在霍亂爆發之際,公開了治療霍亂的房子,為此整個大周都感念他的恩情。但實際上,柳仲安的方子,只能抑制,不能徹底根治,后來還是一個叫顧青臣的青年男子改進了方子,霍亂才在大周徹底滅絕。只是那個叫顧青臣的人好像曇花一現,只在那時出現過,很快就消失無蹤了,自那以后再沒有此人消息。因此,從那場霍亂中存活下來的人,只知柳仲安而不知顧青臣。趙錦樂因為自己得過這病,才分外留意霍亂的方子,顧青臣那方子,她還特意留了一份。
只是這些,都不適合告訴柳氏,便也不可能讓她真信了她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