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主公!”
千余人瞬間一致半跪在地,口中傳出呼聲,聲音猶豫雷響。
騎在戰馬上的劉碩冰冷臉色依舊如常,但是眼神中卻有一絲緩和。
良久。
“起來吧!”
得到劉碩的命令,千人瞬間站立起來,步調雖然有些不整齊,但是氣勢如虹。
“今天我很失望!”
劉碩稍微緩和的眼神前前后后、左左右右的將千人漢軍掃視了一遍,語氣冷漠如冰。
“但是看到你們的軍姿我又有些欣喜?!?/p>
“第三大營一共兩千五百余名士卒,除去三營一隊以及床弩部隊,現在三營二隊有一千一百五十人?!?/p>
“第二大營的騎兵二隊六百五十六名騎兵?!?/p>
“你們都在這吧!”
“半天前,你們與已經化為五原縣城亡魂野鬼的匈奴騎兵交手過,戰果如何?”
“損失騎兵百余名、士卒二百余名。”
聽到這,一旁騎在戰馬上的楊澄海心中一驚,本來他違抗劉碩命令與匈奴騎兵交戰是為了阻擊,掙個表現。
可是,沒想到以山勢為依仗的他,被勇猛的匈奴人沖了上來,還好山坡陡峭,他快速率領部隊退入山林,匈奴騎兵才放棄。
至于損失,騎兵一方面是他托大了,以為高順麼下的騎兵部隊應該可以與匈奴人較量一下的,可是八百騎兵才交戰一個回合,就損失百余騎,而匈奴騎兵才堪堪二十余騎。
看到這他立刻撤退,至于他麼下的士卒都是因為沒來的急跑掉的,才死在匈奴人刀下。
但是總體才殲滅匈奴騎兵不足百余人。
可謂是損失慘重。
“戰場就是人間地獄,死人是不可避免的,我不怪你們?!?/p>
“但是今日城中打掃時,有人懼怕、有人臉色煞白、更有認嘔吐不止,這些都不重要?!?/p>
“唯一讓我憤怒不至的是,有人眼神深處出現了憐憫之心、不忍之心?!?/p>
“你們在向誰憐憫?”劉碩憤怒的咆哮道,傳進每一個人耳中。
劉碩看著他們,他們喝也看著劉碩,漸漸有人低下腦袋。
“當你們的妻兒老小死在淫威與屠刀之下時、誰憐憫過他們?”
“當你們儲藏在家用來續命的糧食被搶時、誰憐憫過你們?”
“當你們的同僚以及戰友死在敵人刀鋒下時,他們揮出的屠刀可有遲疑過?”
劉碩語氣猶如寒冬臘月,猶如一盆盆涼水澆在所有人心里。
有人羞愧難當、有人如夢初醒。
“憐憫之心我也有,但是我只用在我的兄弟爾等身上,也用在我的同胞漢人身上,但是它絕不會出現在我的以及你們敵人身上。”
“記住,從今天開始,憐憫之心只用在同胞身上,敵人等待他們只有你們手中鋒銳戰刀。”
“你們其中有土匪、馬賊、乞丐、難民甚至是罪大惡極的囚徒、也有平民百姓。”
“但是從你們那天成為我麼下士卒起,你們都是我的兄弟?!?/p>
“一起守衛這漢家天下,一起守衛這漢家百姓?!?/p>
“既然如此,拿起戰刀砍在敵人的身上,砍在敵人的頭上,砍在他們心上,因為對他們不需要憐憫之心,也不值得用憐憫之心?!?/p>
劉碩夾了夾馬腹,注視著漸漸抬起頭直視他的士兵,那只是一種炙熱、信服的眼神,其中包含著一絲為他們付出憐憫之心而道歉的眼神。
良久!
劉碩抽出腰間佩劍,指向天空,大吼道:“爾等可愿意?”
“愿意!……”
“愿意!……”
“愿意!……”
原本被劉碩說的羞愧難當的漢軍,此刻氣勢磅礴,抬起頭顱,面目猙獰的怒吼道,一句愿意、百句愿意、千句愿意,一時間聲音貫穿蒼穹。
劉碩冷漠臉色露出一絲笑意,面前這只被他編制為第三營的部隊,其中成分很雜,有他降伏的土匪,也有殲滅的馬賊、更有路邊的乞丐,以及餓的奄奄一息的難民,也有平民百姓。
并州人口不多,八十萬而已,什么概念,也就是后世一個縣的人口,現在卻是一兩個省的人口,人口稀少,他都為之瞠目結舌。
更別說人口基數更低的九原郡,加在一起的不過四五萬人口。
而他麼下招募了近一萬人,第一大營孟庭葦的兩千騎兵、第二大營高順的兩千騎兵、第三大營楊澄海兩千五百步兵、第四大營林子祥三千余名步騎。
不過第四大營成分有些復雜,里面有騎兵部隊、床弩部隊、以及特種作戰部隊、情報部隊、工匠部隊等等,成分很復雜。
上萬人,古語:人過一萬、無邊無沿,他也很想看看,但是如今孟庭葦與高順兩人在草原、第四大營更是分布整個九原郡。
但是這萬人想當與將九原郡人口掏空五分之一,這有多么可怕?
放到后世,可能會有人說他作死,但是如果身處這個時代,也許有人比他還夸張。
連年災害、戰亂不斷的東漢末年,活著的人都是壯年,據他調查,九原郡五萬余人,其中壯年超過三萬余人,老弱婦孺不過一萬余人,其中老弱病殘、孩子更加少,年輕婦孺占據比例很大。
這讓他很驚奇,最后看到具體調查以后,立刻就懂了,也是他敢募兵萬余人的膽氣。
并州屬于北方,天氣惡劣、加上朝廷放任或者鞭長莫及,以及匈奴、胡人以及北方鮮卑人的劫掠,田地低產等等造成人口密度不高。
體弱多病、老弱病殘這等人在百姓里很少見,畢竟生活在這樣一個殘酷的時代,體弱多病、老人與孩子更容易被宣判死刑。
能活下來的都是身體機能完好,四肢健全的。而且很多老弱病殘更多是出現在富人與官員階級家中,平民百姓則更少。
所以他募兵萬余人并不是極限,而且只要有糧就能招兵的時代,只要募兵,愿意吃軍糧的平民百姓絕對不在少數。
但同時他也非常珍惜人口,俗話說,縱然他先知先覺、這天下還是靠一兵一卒打下來的。
人口永遠是擺在第一的國家大事,后世重不重要他不知道,但是在東漢末年、甚至并州、那怕九原郡他都非常珍惜人口。
楊澄海一戰損失三百余人,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內心無比憤怒,見到楊澄海時,差點當場將其繩之以法,捉拿到千人軍陣前,以儆效尤。
不過帶他冷靜之后,他終究還是沒辦法這樣做。
不只是楊澄海是一個有點軍事才能的土匪頭子,更加因為他麼下實在是沒有將領可用。
PS: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