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一個假期,除了學習和與小伙伴們玩耍外,楊夢文幾乎把時間都用在了學騎自行車上。功夫不負苦心人,到開學前夕,他終于能夠獨立地騎自行車了。但還不是真正的“騎”,因他個子小,腿不夠長,屁股坐不到車座上,只能騎在車大梁左一下右一下地蹬。盡管這樣,他也高興得不得了,以為開學自己就可以騎車上路了。
但他沒想到的是,開學時,五哥卻不讓他騎,理由是他還不夠熟練,而且公路上車多,說是怕有危險。母親也說,等熟練些再騎吧。楊夢文盡管很委屈,也很不愿意,但既然母親也這么說,他只好做罷。那時,他腦海里就想一件事,那就是希望自己快快長大,哪怕腿再長長些也好啊。然而,每天由于得起大早,有時吃不上早飯,中午也沒有東西可吃,正在發育的身體又怎么能單靠喝水而長大呢?那時的楊夢文覺得,自己就像是一株植物,綠色植物,喝喝水,曬曬太陽,發生些光合作用就能長大。可是,水沒少喝,太陽也沒少曬,而他的個子卻并沒有長多高,身上的肉就更別提了。因此,整個初中他在同學們中的形象就是:個子矮矮的、身體瘦瘦的、脖子細細的,穿著一身藍灰色的舊舊的帶補丁衣褲,戴著個厚厚的近視鏡,有時一只鏡片還會裂道口子,還鼻涕拉瞎的……活脫脫一個小屁孩兒。可就是這樣的小屁孩兒,卻是學習最好的,這讓同學們不得不服氣。
三年的初中,楊夢文就是這樣餓著肚子度過的。他忘不了那段艱難卻快樂的日子,忘不了的還有,時常接濟家里、尤其是對他特別好的三舅。
誰讓你不帶飯了?這是每當楊夢文放學回到家喊餓時五哥楊代文常說的一句話。
肚子餓,楊夢文也想帶飯啊,可是,他不想在同學面前啃玉米面餅子。有時,他也帶過飯。說是飯,其實不過是個玉米面餅子,外加兩塊咸菜疙瘩。每到中午休息時,他總是等班里的同學都去外面玩了,或是去街上時才敢拿出來偷偷地吃呢。由于怕別的同學看見,他總是吃得很快,以至于經常噎著。后來,他干脆不帶了,餓就餓著吧。
那時,班上的同學沒有多少帶飯的,除了幾個女生外,男生們幾乎都不帶飯,他們不是不餓,而是帶了錢去街上買面包吃。楊夢文沒錢可以買面包,即使母親有時悄悄塞給他些零錢,他卻都舍不得花,不是買書,就是放學后給母親買些她愛吃的糕點或麻花什么的。
有一次三舅來家里串門時說,讓楊夢文放學可以到他家里去,這樣離學校還近些。楊夢文不明白三舅說這話的意思,但聽說離學校近,他就同意了。
這天放學后,他背著書包就去了三舅家。從鎮上的中學到三舅家所在的鹿場只有三華里,因此,他一邊在路上踢著石子一邊哼著歌很快就到了。在三舅家,三舅媽給他做了很多好吃的,三舅家還種了不少果樹,吃完飯他還可以在樹下摘果子吃。早上時,天還沒亮呢,楊夢文就發現三舅媽卻早早地起來忙活著什么,他起來一看,原來三舅媽是在和面準備烙餅。楊夢文在腦海里使勁地想,自己究竟有多長時間沒吃過烙餅了呢?半年?還是一年?最后,他想明白了,好像已經有兩年沒吃過烙餅了。家里都是供應糧,糧本上按月發放的面都被換成玉米面了,又怎么能吃著白面烙餅呢?因此,楊夢文饞得口水都要流出來了。他在想,今天早上最起碼得吃兩張烙餅,或者三張?不行,吃太多會讓三舅和三舅媽笑話的,家里雖窮,但不能窮了志氣。
這樣想著,楊夢文也起了床,等他到院子里準備洗臉時,卻看見三舅正在院子里擦他那臺新自行車,擦得锃亮锃亮的。楊夢文也顧不得洗臉了,湊過去蹲在地上看著自行車,眼里露出羨慕的目光。擦完了車,三舅還用工具將車座往下移了移,也不知要干什么。
吃早飯時,楊夢文不敢太過于表現出來自己的饞相,只吃了兩張烙餅就依依不舍地下了桌。可就在他準備背起書包時,卻見三舅媽用紙包了兩張烙餅,并在他懵懵懂懂的注視下塞進書包里,并笑著說,帶著等中午吃。
一下子,小小年紀的楊夢文眼淚都要出來了。好吃的烙餅吃一頓就不錯了,他可沒奢望還能帶兩張留著中午吃,也根本沒想過,原因是他已經習慣了不帶飯。
見三舅媽又重新把書包帶系好,他一句感謝的話都說不出來,背上書包就要往外走,可三舅卻跟了出來,到了院子說,你不是會騎了嘛,把三舅的車子騎去吧,免得遲到。
楊夢文以為自己聽錯了,本來,他還想著今天晚上就回自己家呢,雖然三舅家吃的好,但自己也不能總在這兒呆著呀?可是一聽三舅說讓自己騎自行車,他頓時就樂了,自己從學會自行車還沒單獨騎著上過學呢!況且,這可是臺新車呀!
他說了一句“謝謝三舅”就把書包掛到了車把上,然后小心地推著車出了院子。身后,三舅還在叮囑著,讓他路上小心,到學校后要注意車鈴別丟了。他答應著,出了門撒了歡似的騎上自行車直奔學校。直到騎上車子的那一刻他才明白,原來三舅把車座移到下邊是為了讓他能夠得著啊!一路上,他這個高興,心想,五哥不讓自己騎他那臺破車,現在自己卻騎上了新車,要多帶勁有多帶勁。看看路上沒人也沒車,他還用手按了一下車鈴,叮鈴鈴的脆響驚醒了幾只晨鳥,在他頭上飛過,他緊蹬幾下朝前面鳥飛的方向追去。
到了學校,他下了車推著走進校門,可一進來就猶豫起來,該把車子鎖在哪呢?最起碼得是看得見的地方。選來選去,最后他把自行車鎖在了自己班級前面的車棚里,這樣自己就可以隨時看著了。
果真,他上課時也往外面看,下課也偷偷地看,生怕誰碰自己這臺新自行車。車棚里突然多出了一臺新車,這引起了同學們的好奇,一下課,幾名男生就跑到車棚,在他那臺新車前指指點點,有人還上前按了按車鈴。他悄悄地站在他們身后,卻并不敢承認那是自己騎來的車,因為他清楚,三舅不過是讓自己騎幾天,過了這幾天自己就又會用腳步來丈量那條學路了。
中午休息的時候,楊夢文看著同學們都往街上走,他捂了捂肚子,這才想起來書包里的烙餅,雖然是白面烙餅,自然是玉米面餅子沒法比的,但他還是偷偷地吃,因為他知道,今天自己拿到桌面上堂而皇之地吃,那明天呢?后天呢?總不能天天吃烙餅吧?所以,只能偷偷地悄悄地吃。不過,兩張烙餅下肚后,他感覺沒有哪天比今天舒服了,肚子鼓鼓的,精神也好,渾身都有勁。想著或許明天三舅媽還會給自己帶別的什么吃的,他就莫明的高興。他暗想,三舅和三舅媽真是好,等自己長大了一定不要忘了他們。
一整天,他都在擔心三舅的車,然而,多年來以后他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擔心是種詛咒”。放學后,他興沖沖地來到自行車棚,打算騎車回三舅家。可是還沒等走近那臺新車呢,他就發現安在車把上的那個車鈴不見了!最后一節課上課時自己還看了一遍呢,車鈴是什么時候丟的呢?他害怕極了,或許,自己就只有騎一天車的命?看來,明天三舅無論如何也不會讓自己騎了。他擔心著、沮喪著,一路上悶悶不樂地騎著車,可與早上相比,他分明騎得很慢,但路還是那條路,再慢也總有到終點的時候。已經能看見三舅家的房子了,他不免報怨起來,報怨這路為什么就這么短呢?但逃避是沒有用的,唯一能做的就只有面對。當他把車鈴丟了的事告訴三舅時,三舅無心地只說了一句:早上不是告訴過你了嘛,要注意別把車鈴弄丟了!除了這一句,三舅并沒有過多地埋怨他,反而讓他明天可以接著騎。然而,楊夢文卻已經在心里做了決定,那就是再也不能騎三舅的新車了。今天丟的是車鈴,萬一哪天要是把整臺車都丟了呢?家里那么困難,要賠可是賠不起的。
第二天一早,楊夢文簡單吃了一口飯就準備去上學了,三舅一再讓他騎自行車他也沒騎,說是今天晚上得回家,就連三舅媽給他帶中午吃的東西他也沒帶。見他執意不騎自行車也不帶吃的,三舅只好作罷。當他走出院門時,卻聽見身后三舅媽在嘮叨:昨晚干嘛埋怨孩子?這孩子自尊心強。
是的,楊夢文是自尊心強,因為家里的貧窮,讓他過早的懂事了,按照母親的話說,窮人要有窮人的志氣,窮人要有窮人的骨氣。楊夢文的志氣在于,他可以穿著帶補丁的衣褲,也可以餓著肚子,但這些他并不覺得有多丟臉,因為他心里清楚,將來自己要做一個有出息的人,一個自食其力的人。而他的骨氣卻是:窮者不受嗟來之食,再窮也要做個響當當的人,一個不奴顏婢膝的人,一個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