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
相傳南海上有座仙山,名曰忘情山,山上有位逍遙仙人,已經有三千多歲,山上還有他的三十名徒弟一起修仙,因為此島只能御劍到達,所以凡人對此山一無所知。
逍遙仙人雖然自身性格散漫,萬事全憑心情,但也架不住自己有個很靠譜的大徒弟修心,每天卯時,會帶著仍需有人指點的十個小徒弟準時修煉。
逍遙仙人做事隨緣隨心,招收徒弟更是,沒有性別要求,有時心情好,去趟凡間帶回好幾個徒弟,有時上千年也不招收一個。
跟逍遙仙人最久的大徒弟修心,也沒看出師父招收徒弟的路數,好在每次帶回的人都有很好的靈根,都是修仙的好材料。
可能就是逍遙仙人知道自己的性格不好,過于散漫,所以招收的每一個徒弟,性格上都很認真,即使自己不去做嚴格的要求,徒弟們也會自行修煉,研究功法和法門,甚至主動相互溝通見解。
逍遙仙人也知道,再怎么說,山上所有的人都會叫自己一聲師父,所以除了那些閉關修煉,不方便關心的徒弟之外,他每天都會抽出時間來看看集體修煉的小徒弟們。
這一天也同往日一樣,趁著徒弟們在修煉中間的休息時間,前來看望,主要是看看徒弟們在修仙中有何疑惑,自己可以幫忙解惑。
其實這些小徒弟們并不怕師父,反而更多的是喜歡,因為師父從不苛刻大家,每天都是笑咪咪的關心大家,大家有疑惑時,也會馬上討教,師父也會耐心解答。
這天和平時沒任何不同,師父到了,問大家有沒有問題,本來以為和平時一樣,沒問題,逍遙仙人正要離開,一個怯生生的女聲說道:“師父,什么是七情六欲?那只是一種情緒嗎?”
逍遙仙人讓人問的有點懵,不知從何說起,于是問道:“你是從那里看到的?”
“最近看的書里提到,佛家修仙要斷七情六欲,我們是道教,對此沒有要求,我是好奇何為七情六欲。七情中的情包括忘情的情嗎?”小姑娘說道。
逍遙仙人看著小姑娘,想了一下,這姑娘法號通真,看樣子也就十五六歲,其實也已經有三百歲,平時修煉就很努力,再加上靈根好,再過個幾十年就會結丹。
當時她來忘情山,也就六歲,對世間的事情,包括人性可以說一無所知,進山這幾百年,生活的過于單純,除了修煉就是修煉。也未曾離開山門一步。
逍遙仙人乃得道高僧,深知很多事情,你通過別人如何仔細的講明,自己沒經歷過,是怎樣也不會明白,但是如果修仙之人對某事疑惑過深,很容易有心結,會給結丹造成困擾,很可能會結丹失敗。
“通真,七情六欲,師父很難和你講的清楚,需得個人體會,你可記得你在俗世的名字?”逍遙仙人說道。
“連曉霧。”通真回道。
“那可有什么事情,讓你印象很深?”逍遙仙人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