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南線登陸兵力的加強,無疑就成了最關鍵的議題。
有人提議,不如讓皇家騎士團也出征威奈。
作為月海王國最精銳的部隊,皇家騎士團雖然還不到1000人,但戰斗力匹敵一個正規軍團是毫無問題的。而且威奈的南面較為平坦,也有利于發揮騎士們的優勢。
對于這項提議,普瑞蒂王后并不感到意外。
皇家陸軍現在基本上是被大貴族把持著,皇家近衛軍則處于模棱兩可的中立立場,皇家騎士團則是明顯的偏向王后方。騎士團的團長里德?懷特不但是公認的、在事實上也是王后倚重的心腹親信。
由于皇家騎士團的經費是王室獨自承擔的,平時豪門貴族難以對騎士團指手劃腳,騎士團的全力支持就成了普瑞蒂王后同豪門貴族周旋的重要籌碼。
現在能夠接著國家利益的這個正大名義,把騎士團調離王后身邊,甚至可以讓騎士團在威奈戰事中實力受損,自然是大貴族們所不會放過的機會了。
雖然了解貴族們的險惡用意,普瑞蒂王后自己卻也有著讓皇家騎士團出征的打算。
月海王室今非昔比,這次威奈作戰已經出征的幾個陸軍軍團,名義上雖然仍舊冠著“皇家”的旗號,但實際上大都是早已被地方大領主所把持的私有軍力了。
這對于王室的立場來說,顯然是很不利的。
威奈戰爭如果勝利,大貴族們會居功自傲,更不把王室的權威放在眼里;威奈戰爭一旦失敗,則大貴族們會埋怨王室沒有盡到必須的義務,從而有了分裂國家的理由。
只有讓完全屬于王室的皇家騎士團出征,并立下決定性的戰功,才能為王室在這場戰爭中贏得必要的聲譽,讓處于崩潰邊緣的王國能夠再勉強多維系一段時間。
不過,普瑞蒂王后并不愿主動去做這個提議,而是等著大貴族們自己提出來,這樣才能有討價還價的余地。
不管王室現在的實際地位如何,名義上貴族們還是臣子,要想動用皇家騎士團,就不得不處于懇求的地位了。
在這些環節,瑞?塞斯瑞特都沒有什么插話的機會,這是握有足夠籌碼的權勢者的交易階段。
少年索性以旁觀者的姿態觀賞起這場看起來很有點滑稽、但又充分反映了人類社會有多么現實的活劇。
這個觀眾當得也并非沒有意義。
這場政治活劇的規格畢竟是王國最高級別的,演出門票只有屈指可數的人才能獲得,也只有這屈指可數的人才有機會真正看清楚這些王國的政治明星們的真實實力。
毫無疑問,普瑞蒂王后手中的籌碼不是很豐厚。現在不管是軍隊的實控權還是國家的大部分財力,都集中在了大貴族的手里,王室不過空有一個君主的名義而已。
不過王后陛下還是通過巧妙把控貴族們的利益需求,在這場交易中取得了相當理想的成果:
新組建的3個預備軍團都不需要花費王室哪怕一個銅幣,王室只需要負擔皇家騎士團的出征費用,而皇家騎士團的費用本來就一直是王室獨立承擔的。
這個讓人有些驚愕的成果當然也不是沒有代價的,貴族們并非是傻子,他們索要的是新建軍團的長期控制權。
3個新建軍團中的2個是在王室直轄領地上成立的,如果不得到王室的默認,想要把這些軍團名正言順地納入自己的控制之下并非易事。
實際上皇家陸軍現有的幾個正規軍團的控制權,貴族們也是通過長久的時間才慢慢掌握到手里的。
比如斯萊家族對第1軍團的掌控權,是因為第1軍團長期駐扎拉瓦爾,斯萊家族歷代子弟多有在這個軍團服役,在軍團內部累積起了很大的人脈網絡,才形成了事實上的控制。
其他幾個軍團也同樣經歷了這樣漫長的滲透過程之后才被各大豪門貴族所把持。
現在一下子組建了3個預備軍團,要通過慢慢滲透來加以掌控,貴族們顯然不再有那個耐心了。
而且他們還擔心,王后說不定會通過提拔平民來擔任軍官的方式把這些軍力牢固地籠絡到自己個人的麾下,這會大大增加他們在今后和王后進行政治角力的難度。
普瑞蒂王后自然很清楚這些大貴族的心思。
于是,她提議由各大豪門來推薦人選充任這幾個預備軍團的將領。而且,在威奈戰事結束后,也不按王國慣例把預備軍團立即解散——因為面對亞迪斯帝國這樣的對手,保持更強大的軍力是十分必要的。
對此條件,貴族們非常滿意,甚至覺得王后陛下的這個讓步大得有點讓人不敢相信。
畢竟,在獲得這幾個軍團后,豪門派的軍力優勢會更進一步加強,不管是對普瑞蒂王后代表的平民方、還是對月海王室,都會相當不利。
普瑞蒂王后愿意提出這樣的方案也有著自己的考慮的:
首先,威奈戰爭雖然對于每一個豪門家族都事關自身利益,但對于王室、對于整個王國來說,則更是尤為重要。因為戰敗即意味著沃瑞爾王室對月海王國統治的終結,意味著國家將因此陷入混亂。
其次,這些新建的預備軍團被貴族控制后會增加他們的軍力籌碼是沒錯,不過貴族們也不是鐵板一塊,在對抗維護平民階級利益的王后時他們是一伙,但在其他時候就是競爭對手了。北方的斯萊家族和南方的威斯汀家族在角逐后沃瑞爾王朝的統治權甚至都早已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識了。
藉由這次的預備軍團的歸屬爭奪,讓野心勃勃的南北兩大權勢家族更加對立,形成力量上的制衡效果,同時解決王室無力負擔的出征費用問題,是相當現實的策略。
在費用問題罕見的得到快速解決后,接下來的議題就是登陸行動的具體戰術細節了。
這個南線登陸的方案也并非是第一次在御前軍事會議上提議了。登陸地點選擇,登陸所需的潮汐情況,負責運輸和掩護的皇家海軍兵力分配,都早有了比較明確的預案。
所以重點只在于皇家騎士團這個特殊的兵力應該怎么運用。
毫無疑問,對于這個王后陛下所倚重的軍力,貴族們都有心借這次戰爭來削弱它。
不過,貴族們的心態又很復雜:作為一項傳統的榮耀資歷,皇家騎士團一直有著眾多貴族子弟在其中服役,這些各大家族的青年才俊,如果作為削弱王后勢力的代價犧牲掉,又未免過于昂貴了。
于是,皇家騎士團在登陸行動中是應該暫時分散于登陸的兩個主力軍團中,還是作為獨立的編制參戰就有了爭執。
分散編入軍團,則騎士團里的那些貴族子弟的安全就更有保障,但削弱騎士團實力的目的卻很難達到;作為一個獨立編制投入戰斗,容易讓騎士團在戰斗中蒙受更直接的損失,不過誰能保證死傷的都會是那些沒有什么背景的成員,而不是各大豪門自己的子弟呢?
瑞?塞斯瑞特終于等來了自己發言的機會。
他提出了一個讓眾人都很驚訝的提案:皇家騎士團不跟隨兩大軍團在威奈南線登陸!
他建議皇家騎士團在威奈的中部登陸,開辟第三戰線。
在一瞬間,大家心里都涌上了是不是這家伙才真有意讓皇家騎士團去送死的念頭。
在威奈的中部登陸,這意味著登陸地點接近戒備森嚴的亞迪斯軍隊現有防線。在緩慢的登陸過程中,有限的上岸兵力根本無法抗衡能在短時間就趕到登陸場的優勢敵軍。
這不是純粹去送死么!
果然這位公主的衛隊長并沒有符合現有地位的真才實學啊。
權貴們的臉上都不禁流露出輕視的表情。他們甚至想到,這個少年在之前月海大軍出征威奈時、派先遣隊前往穩住局勢的正確建議恐怕也僅僅是一個偶然的巧合吧?
一切領域的菜鳥都會因為不知天高地厚而喜歡提出些幼稚的見解,偶爾也不免能有那么一兩個碰巧是正確的。
不過瑞接下來對自己提案的詳細講解則讓不少熟諳軍事的重臣們打消了這種輕視。他的提案看似大膽莽撞,但其實卻有著符合軍事常識的合理性。
瑞的解釋是:
首先,皇家騎士團登陸時機將選擇在南線登陸之后進行。這時候,得到警報的亞迪斯軍隊的那一個半軍團的機動兵力必然已經在趕往南方登陸場的路途中了。畢竟被優勢兵力的敵軍南北夾擊會有個什么結局是顯而易見的,劣勢的防守方唯一的勝機只能是在敵軍登陸的混亂狀態下將其趕下海去。
所以,騎士團所需要面對的,僅僅會是亞迪斯軍隊在現有防線后布置的那半個軍團的預備隊。而這半個軍團,在南北皆有大規模敵軍進逼的危急局勢下,也并不太可能就這么輕率地投入到對騎士團的登陸阻截中去。
因為在北線的月海軍隊雖然替換出去兩個主力軍團,但敵人并不知情,替代的預備軍團仍會使得兵力看起來足夠龐大。如果沒有預備隊來彌補陣線漏洞,亞迪斯方僅靠一個軍團是不會有把握還能守住防線的。
所以騎士團在沒有遭遇太大阻力的情況下就順利上岸的幾率其實是很大的。
騎士團一旦上岸,要擊敗那半個亞迪斯軍團就容易了,因為敵人缺乏騎兵,要在平坦地形上對抗強大的騎士團并不現實。
隨后,騎士團不管是向南還是向北,都可以配合背面的陸軍,夾攻敵人,獲得戰術上的巨大優勢。勝利會是必然的結果!
而且,皇家騎士團單獨在威奈中部登陸,還可以大大緩解南線登陸場的卸載壓力。
畢竟,騎士團的大量馬匹會嚴重妨礙步兵為主的其他軍團的上岸效率。在登陸行動中,上陸效率決定了登陸的成敗,能早一分鐘上岸更多兵力,就能在迎戰隨后趕到的亞迪斯軍團時擁有更大把握穩住陣線,給后續兵力爭取時間。
至于雙線登陸帶來海軍運力需求增加,并不是什么大的問題。
既然在最初馳援威奈的行動中,皇家海軍能夠運送整整4個軍團,現在運送2個軍團加個騎士團自然也沒有困難。
何況這些兵力將在威奈北部先集結,航程要縮短很多,就算運力不足,這種距離也可以通過多次運輸的方式來及時解決,并不會太過影響登陸的效率。
在瑞詳細解釋后,不管貴族們有多么各懷鬼胎,一心盤算著自己的利益,他們對于公主代理人的提案卻沒法提出反對意見,也沒那必要。
畢竟,即使是瑞的估算錯誤,亞迪斯軍隊沒有大舉南下,而是把中部登陸的皇家騎士團當作是主要阻截對象,那么倒霉的也只會是王后陛下倚重的皇家騎士團,南線的軍團就有了足夠的時間順利上岸。
成功開辟南方陣線后,兵力優勢得到體現的月海軍隊取勝仍將指日可待。
不管怎么說,打贏威奈戰爭才是當前最主要的利益所在,更有效率地取得勝利,也能減少貴族們因為這場戰爭而蒙受的損失。
對他們來說,和王后的政治角力,并沒有緊迫到比這場戰爭更加優先的程度,今后也有的是機會再較量。
至此,會議達成了最終決議:
1、新建3000人編制的皇家陸軍第6、第7、第8預備軍團
2、近衛軍第2軍團、陸軍第7軍團和皇家騎士團增援威奈戰場
3、得到援軍替換的陸軍第3、第4軍團在威奈南部登陸開辟第2陣線
4、皇家騎士團在南部登陸開始后在威奈中路登陸開辟第3陣線,切斷敵軍南北聯系,并配合南北兩線的陸軍作戰
5、除皇家騎士團的出征費用以外,預備軍團的新建費用和出征費用均由各大貴族分擔
6、新建的軍團由各大豪門提議將領人選,并在威奈戰爭結束后保留編制
在決議提請王國至尊德斯波特國王簽署時,國王“不負眾望”地已經昏睡良久!
至尊那十分不雅的睡相和如雷的鼾聲不免讓重臣們面面相覷,不敢輕易去攪擾他的美夢。
這種尷尬場面最后還是靠普瑞蒂王后不露聲色地狠掐他了一下,讓國王陛下驚醒過來才得以解決。
在之后,德斯波特國王好幾天沒敢在心愛的寵妃面前裸露全身,以免露出腰上的淤青遭到珍珠宮主人的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