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橋上,曉夢目光看向伏念手中太阿,不禁開口道:“太阿,被稱為威道之劍,只有持劍之人內心之威,方才能夠真正激發其劍氣之威,”
曉夢說著,臉上帶有一絲疑惑,隨后目光看向伏念,道:“你是這樣的人嗎?”
伏念對曉夢提出的問題并未回答,或者說,不想回答,下一刻,伏念對著曉夢微微伸手,道:“前輩請!”
而隨著伏念話音落下,一息之后,曉夢雙眼突然煥發一抹神采。
“嗡……”
一聲輕鳴于空間之中響起。
“呼……”
一陣清風拂過,湖面之上的諸多柳枝飄蕩不已,隨波逐流,自然之美盡顯。
突然,原本被清風拂動的諸多柳枝莫名停住,便是連原本波紋陣陣的湖面,也是停止了,一陣微風拂來,卻是連微風都是停在了空中。
似有一股莫名的力量,在控制它們,那仿佛是時間的力量,又仿佛是空間的力量,又或者,兩者都有。
而此時,在曉夢周身,瞬間匯聚出一個圓形氣罩,將曉夢團團護在其中。
只見那氣罩粉色玄光陣陣,其中似有能量淌過,于渾圓之間流轉。
下一刻,曉夢動了,只見曉夢緩緩揮動手中之劍秋驪,隨即一股綿延不絕之力自秋驪發出,作用于湖面之上。
“嘩,嘩——”
湖面傳來陣陣水流轉動之聲,一道漩渦緩緩于湖面之上形成。
數息之后,在那數丈外的湖面漩渦之中,一個用秦國小篆之法凝聚的道字展現而出。
“啊……”
而在二人對面,儒家眾多弟子見得此狀,不禁都是目瞪口呆!一時之間,驚訝非常。
“以內力,隔空擾動水面,并不算難,”跟隨眾人來到此處觀戰的勝七見此情景,心中也是略帶敬佩的想到:“但是這個曉夢,居然能夠控制每一束水流!化無形為有型,使之凝聚成字。”
“道家天宗的萬川秋水,三尺之內控制氣流已是高手,曉夢相隔數丈開外,卻能隨心所欲的調動至柔水流!看她年紀輕輕,內力修為的確了得!”趙高站在勝七前方,見此情景,面無表情的想到。
……
便在這時,伏念動了,只見伏念凝握手中太阿,翻轉之間,磅礴勁力化作無形之手,隨后同曉夢一般,作用于丈外湖面之上。
數息之后,伏念也用他那似無邊無際的內力于湖面之上凝聚出一個字。
“哎!快看,那是一個禮字!”儒家弟子見此,頓時不由招呼同門觀看。
“道法自然,以禮匡之!”便在這時,張良內心深處響起他自己的聲音,“大師兄的圣王劍法,講究內圣外王,正是禮的極致!”
“曉夢,用水凝聚了一個道字,伏念也凝聚了一個禮字。”公孫玲瓏略帶不解的聲音響起,“雖然也不失水準,但是儒家到底有什么過人之處?”
‘嗡!’
便在公孫玲瓏開口之時,伏念手中太阿再次發力,頓時空氣一陣轟鳴。
“嘩啦,”
隨著這一聲水流之聲響起,眾人便是震撼的看到,數丈之外,方才伏念所凝聚出的那個禮字,正緩緩直立而起!
數息之后,只見那禮字靜立于湖面之上,似在傲視旁邊曉夢所凝聚的道字一般。
“呃,”見得此景,公孫玲瓏不禁一厄,隨即呆呆的說道:“這么一看,就看出來不同之處了嘛!”
“啊……”
儒家眾弟子早已被這一幕所震撼,齊齊張大嘴巴,作難以置信的表情。
“大師兄的功力,又精進了!”在張良身邊,顏路心中想到。
而張良則微微瞥了顏路一眼,又將看向湖面之上,不由心道:“這場比試,雖然沒有刀光劍影,然而單憑水面上這兩個字,其中比拼之高深。已然上升到了一個常人難以企及的境界!”
而在張良不遠處,公孫玲瓏回過神來,隨后對著楚南公開口問到:“伏念這一招,莫不是圣王劍法之中的,‘滄浪之水’?”
“不錯,”楚南公聞言,微撫胡須,緩緩說到:“道家以天道御萬物,無為無不為,伏念卻給水性無常立下規矩,讓它們有序遵循。儒道之別,真如涇渭分明啊!”
“劍道亦如治道,”扶蘇見此情景,不由有感而發,道:“天下滔滔,民心如水,帝國若想長治久安,究竟是用因勢利導,還是克己復禮,或是二者兼而用之!”
……
“前輩,儒家一向以禮待人,”便在此時,伏念微微開口對曉夢說道:“其實,儒道之間,可謂殊途同歸。”
曉夢聞言,嘴角露出一絲微笑,隨即開口道:“既然如此,那我就還你一個禮尚往來吧!”
隨著曉夢話音落下,只見曉夢右手揮舞手中秋驪一圈,隨即便見一道道綿延勁力再次自秋驪之上傳入湖面之上。
隨后不過瞬間,眾人便是看到,方才曉夢所凝聚出來的水字,也慢慢直立而起!這還沒完,當那道字直立而起之后,隨后眾人便是震撼的看到,那道字正緩緩脫離湖面,直到距離湖面三尺的半空之中,方才停下。
張良見此情景,不由暗暗想到:“用內力,將無形之水凝聚成型,已是極難,曉夢居然能夠在水流保持形狀的同時,使其脫離湖面而不散型!”
……
“嗡!”
便在此時,一聲劍鳴自曉夢手中秋驪之上傳來,下一刻,眾人便是看到,已被曉夢控制于半空之中的道字,唰的一聲,瞬間分離出三十六顆水珠。
“這是,心若止水!”楚南公見此,不禁灑然開口說到。
“又,又怎么了?”公孫玲瓏聞楚楚南公之言,頓時驚訝到。
只聽楚南公緩緩說到:“心若止水,和萬川秋水,雖然都是道家天宗的絕技,但,一個放,一個收,內功心法截然相反,曉夢居然能夠將這兩種心法,融合在一招之中使用出來!很厲害啊!”
而在楚南公不遠處,趙高聽到楚南公之言,不由心中暗自思忖道:“每一顆水珠,都需要一股獨立的內力,來保持它在空中的形態,控制的水珠越多,則此人的內功修為便是越深厚,居然能夠同時掌控三十六重內力,每層內力中,還同時含有著心如止水和萬川秋水兩種絕頂心法!曉夢啊曉夢,真不知,你的極限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