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差一刻6點。
西站,候車室。
叮鈴鈴。
半仰在長椅上的咸魚拿出手機一看,喲,是段龍。
“龍哥……
……
對,我是來京城了,去公司看了看……
……
我知道了,范總跟我說了你有事不能來公司……”
段龍現在跟艾佳公司簽約,就是公司的一份子。
按道理老板來視察,沒啥大事兒他就應該到公司見一面。
不過他和咸魚的關系不淺,這些俗禮其實能免就免了。
從本心上段龍也是很想來漸漸咸魚的,誰知道突然接到通知,說電視劇《牽手》的導演揚陽要來話劇院為電視劇選演員,下午必須等著導演。
這不就和咸魚來京的行程剛好擦肩而過了么。
所以,段龍這電話打過來,也是禮節性地再表示一下歉意。
咸魚對這些自然不會往心里去,只是聽段龍說完,忽然叫了一聲:
“停!龍哥,你剛才說哪個導演?”
“揚陽,拍《牽手》的那個揚陽啊!~”段龍在電話那頭不知道他為啥這么激動。
咸魚一聽,嗖地從座椅上蹦了起來!
揚陽!
看這個時間點,應該就是為兩年以后的那部電視劇《記憶的證明》在選角!
算算此時,揚導估計也才剛剛拿到劇本而已,而這個劇本起碼還需要打磨一年多的時間。
想不到她現在就已經開始物色演員人選了。
也對,劇本的打磨必須有參照,如果能夠提前找到合適的演員,劇本的調整便會有個家有的放矢。
想到這里,連忙問道:
“龍哥,揚導今天是個什么態度,最后有沒有確定有意向的演員?”
段龍想了想搖頭道:
“貌似確實沒有當場決定,說是還有后續的環節什么的。”
咸魚大喜:
“這就好這就好,龍哥,揚導可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導演。你一定要把握這次機會啊。”
段龍是圈里人,自然知道揚導的分量,20屆電視劇飛天獎剛過去不到兩個月,揚導便是評委之一。
如果能被揚導看中,對自己的演藝事業肯定是大有裨益,甚至將是里程碑式的臺階。
咸魚見他也非常重視,滿意地點點頭:
“不用緊張,你有之前和張建東張導的兩次合作,再加上出演的話劇剛得了梅花獎,肯定都是加分項。
一定能被選中的,就算有什么難題,你不是還有公司做后盾嗎?
有難處,有需要和導演、劇組交涉的,讓沈文和羅秀瓊幫你去處理,實在不行就找范隱!
你就安心地打牢基本功就行。”
《記憶的證明》這部劇,是泱視和國家電視劇制作中心合拍的二戰勞工題材反戰大片,投資、劇本、導演、演員都堪稱精良大制作。
咸魚前世,這部劇在2004年熱播后,2005年獲得飛天獎優秀導演、優秀編劇和長篇電視劇一等獎等三項大獎。
段龍憑借此劇和話劇《戀愛的犀牛》、電影《二弟》等精彩的演技,成功在圈內樹立了良好口碑。
這些積攢的資本使得段龍在2006年康紅雷導演的《士兵突擊》中大放異彩,終于躥紅!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這一世到底如何,還得看咸魚的蝴蝶翅膀能影響多少了。
咸魚又勉勵了段龍幾句,叮囑了有事一定要找公司,直到段龍都嫌他嘮叨了才掛掉電話。
掛完電話,看看時間,六點剛過,離開車時間還有一個小時。
咸魚偏偏腦袋,準備斜靠著座椅瞇一會兒,忽然身后有人喊了一聲:
“喲,弦子,真是你!”
咸魚回頭一看,喲呵,這不是王攀嗎?
他怎么來京城了?
王攀帶著一個跟班,拉著行李箱走過來:
“剛才一進門看著像你,又不敢認,走進了才敢確定。想不到能在這里碰到你。”
咸魚趕緊起身,給兩人讓座:
“王菊這是……出差……?”
話一出口,方覺得有些唐突了。
王攀眼睛一眨,對身邊的跟班道:“你去幫我買瓶水來。”
跟班答應一聲走了開去。
見人走遠,王攀壓低了聲音靠近咸魚道:
“天大的大事!”
咸魚和王攀關系一直融洽,見他刻意支開隨從,哪里還不明白是特意給自己透露口風,當下點點頭:
“王菊請說。”
王攀看看周圍無人,方輕聲道:
“京開高速公路月底便要通車,省交通廳有意將這條高速南延,在省內貫穿南北。
這樣一來便會經過慷縣的板橋鎮。
上個月省廳已經把規劃報國家發展計劃委,等待審批。
占地規劃通報到縣里后,縣里方才發現在板橋鎮占地部分,有國有和集體性質的土地交叉分布,規劃占地情況比較復雜,便想與省廳和發展計劃委共同商討一下。
所以便派我和省廳的同志一起來發展計劃委說明情況,想進行一些微調。
既然你來了,也省得我再找時間跟你說。
高速公路經過的區域,剛好穿過你在板橋鎮雙陵寺村建的花田大棚和廠房。”
椰絲!
咸魚心中歡呼一聲,謀劃將近半年,終于看到重大利好了!
當日他專意在雙陵寺村買地,正是因為他知道前世的高速公路就通過此地。
在交通便利的這里種花建廠,將來借助便利的運輸,企業發展便事半功倍,說不定便一飛沖天。
事情現在果然按照前世的軌跡在運行,實在是天大的好事。
但唯一一點不爽的就是,王攀告訴他的,高速公路居然要直直穿過花田和廠房。
這便不能不考慮拆遷補償的問題,自己還真得好好算算,不能虧了。
花田和廠房重新挪地方,這些成本可不是小數目。
這些額外的花費必須要求補償!
想到這里,他連忙對王攀表示感謝。
王攀擺擺手:“凡事有利有弊,高速公路占了你的地,但也會帶來源源不斷的客流。還是要看開一些,怎么樣才能化弊為利益。”
說到這里,王攀的那個隨從也回來了,兩人自然而然地終止了話題,開始隨便聊一些縣里的新聞等。
當然,也時不時地開開玩笑:
“王菊,咱們government不是有好多小車嗎?怎么出差都不開車?
羅書記是這樣,你又是這樣。”
“還不是因為要勤儉節約。再說了其實坐火車的方式也還挺方便的。啊,對了,你為什么也坐火車呢?
你那么有錢,自己買輛車不是啥大問題吧。”
咸魚心里一笑,開始心中暗暗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