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一直在帶你的親妹妹逛花樓?”
盧不染的書房內(nèi),氣氛一時比較奇異。
綠裙少女盧巧巧有些扭捏地坐在一邊,微張小嘴仿佛想要解釋什么。
盧巧巧是盧不染的親妹妹,這個他倒是第一時間解釋了一下。
他們這種從小在仙門長大的弟子大都是三歲之前被帶到山上的,仙門自有一套挑選弟子的方法,等他們長大后因為修行時間和層次的原因,一般就自動斷了與凡間親屬的聯(lián)系。
世間的雙全哪有那般容易,浮世的和平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當然仙門對這些弟子的生身家庭都有一定的照顧。
只有部分未入道弟子會選擇回鄉(xiāng)認親,而修士之中也只有個別像盧不染這樣二十來歲就入道感天的,會因為一些原因回到家中。
認親有一定的風險,如果偶然間被一些心懷不軌的外道修士盯上,仙門弟子的生身家庭反而會面臨危險。
當然個中問題都要由修士自己去考慮,他們都是極具智慧之人,仙門反倒不會干涉這些私事。
盧巧巧就是盧不染的生身父母在他之后誕下的女兒,也是陳跡之前在石樓廣告上看見的那位明眸皓齒的少女。
這些事情盧不染解釋過后陳跡就不在意了,他更在意的是另一件事。
“你說的花樓是我想象中的那種花樓嗎?”
“應(yīng)該是你想象中的那種。”
“啊~~~~我真是沒想到你自己覺得寂寞就算了,為什么還要帶你妹妹去那里?”
“我怎么覺得你想的跟我想的不一樣啊?”
咦?陳跡冷靜了一下,他也發(fā)覺自己思維可能跑偏了。
關(guān)鍵是盧不染說的什么“去花樓放松一下”實在是容易讓他這個擁有兩世記憶的人聯(lián)想到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不過他還是問道:“你說的這個花樓是什么地方,為什么能讓人放松?”
“‘花樓’就是一棟樓的名字啊,是古幣城少有的純木質(zhì)建筑,里面每天晚上都會有一些樂器和舞蹈的演出,出場的都是一些很有造詣的藝匠。”
“花樓算是古幣城內(nèi)頗有名氣的樂樓,是商人們清靜精神的極好地點。”
原來如此,陳跡表示了解,并悄然運轉(zhuǎn)法訣將一部分屬于前世但會影響現(xiàn)世的觀念斬滅。
過了一瞬,陳跡轉(zhuǎn)頭一看,盧巧巧還是扭捏地坐在一邊悄悄盯著他看,一不小心與他對視臉還紅了。
“巧巧妹妹,你怎么了?”
“啊。”盧巧巧被點名,反倒平靜了下來,聲音如夜鶯一般響起:“我哥哥回來前我從未見過像他那樣的氣質(zhì)出眾之人,但是今天才發(fā)現(xiàn)陳師兄的外貌比我哥哥更好呢。”
咦?不愧是盧不染的妹妹,眼光倒是不賴,陳跡聽后很是開心。
盧不染聞言立馬輕聲訓道:“小妹,切莫以貌取人,自蒙心智反受其害。”
同時一邊嚴肅地看了陳跡一眼:“些許客套,不要當真,不要當真。”
“哦,知道了。”盧巧巧乖巧應(yīng)道。
只有陳跡渾不在意,對盧不染說道:“你看,所有人都覺得我比你英俊。”
“然而我還是比你先入道,陳師弟。”
……
傍晚,用過晚膳后,已經(jīng)變得其樂融融的三人坐上古幣城內(nèi)的通行飛駕前往另一個城區(qū)。
陳跡是從北面入的城,而現(xiàn)在飛駕在專門的道路上急速的向南面駛?cè)ァ?/p>
等下了飛駕,天色已經(jīng)徹底黑了,古幣城明亮的燈火升起,恍如白晝。
三人又登上一輛馬車,開始在大街小巷的鼎沸人聲里穿梭。
一路上都是說說笑笑,大都是盧巧巧向陳跡二人詢問仙門生活的種種。
與盧不染兄妹大致說了下黎陽城的事情后,他們乘坐的馬車拐進了一條幽暗的小巷,小巷盡頭隱隱有紅光閃爍。
大城池到了晚上一般都是燈火通明人流攘攘,這條小巷里面卻是幽暗寂靜,路面上只有清冷月光灑下,與其他道路相比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陳跡到也沒在意,商人每日與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身上難免會有浮躁之氣。
這花樓主要的客人就是商人群體,自然會提前在門口布置一些幽靜的環(huán)境,讓人提前進入狀態(tài)。
他能感知的到,小巷四周是有人站崗的。
突然陳跡心有所感,拉開馬車的簾子向前望去,極強的目力讓他將巷道盡頭的花樓看的清清楚楚。
轉(zhuǎn)頭一看,馬車內(nèi)的亮白的燈光下,盧不染兄妹面帶微笑地看著他,什么話都沒說。
陳跡收起手上的折扇向前點了點盧不染,笑罵道:
“你這個家伙,到了這里也不給我說明白了,我就知道你帶我來的不是什么好地方。”
盧不染臉上止不住地露出笑容,仿似捉弄到了陳跡一樣,“我就算不說你不是也能發(fā)現(xiàn)嗎?”
陳跡沒好氣地搖了搖頭:“難怪你連續(xù)多日傍晚來到此地,說吧,遇到什么事情了沒法直接處理?”
盧不染嘆了口氣:“個中問題你得親自去看看了,我從修士聯(lián)盟那里接手了這個任務(wù)后才發(fā)現(xiàn)那個地方不簡單。”
我當然知道不簡單,陳跡心里嘀咕了一句。
“這么說巧巧也一直在跟你處理此間之事?”
盧不染點了點頭,面色有點不自然:“這是修士聯(lián)盟給我的建議。”
建議?陳跡瞥了他一眼,感覺這家伙絕對還有什么沒有說出口。
談話的功夫,花樓將到,他此時也沒有了說話的興致,目露凝重地看向巷道盡頭。
紅紅綠綠花團錦簇的五層木質(zhì)閣樓上,鬼氣滔滔,盤旋不定,卻并沒有侵染花樓門口車馬人流半分。
門口大紅色的燈籠映得眾多客人臉上滿面紅光,在清朗的夜空下分外惹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