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更還是要比較晚,我手速比較慢,一天兩更應該能保證,但估計下周才能恢復正常的更新時間。)
“老浣熊?”
陳跡知道這只早年成精的浣熊,算是少數實力實力達到感天境修士水平的靈獸。
當然了,也只是堪堪能達到感天境而已。
對于陳跡來說對方簡直就跟弱雞一樣,但是對于普通人甚至其中的大俠士而言,這只老浣熊簡直就是大妖一般的存在。
甚至還有一個稱號:浣熊姥姥。
深山采藥客或者一些獵戶什么的從來不會去果涼山附近轉悠。
像這種城池附近的成精靈獸在修士聯盟中都有備案,一般來講各大城池的仙觀也都有監管這些靈獸的責任。
人道修士雖然對外族生靈沒有什么慈悲之心,但也并不弒殺。
你不來惹我,我也不會動你,但是你要是有任何異動,那就引頸待戮吧。
天道殘酷,人道只心疼自己人。
無數年下來,這些成精的靈獸無不是服服帖帖,不敢踏進人道國度半步。
他們雖然沒有養氣法只會本能的吐納,難以修煉到很高的境界。但是正常情況下如果表現的好,是有機會被人道的友好仙道獸靈道收進其中的。
當然了,他們中的大多數對仙道什么的并無概念,僥幸成為靈獸,不會被天敵欺負了就已經很好。
一部分立了山頭互相廝殺,另一部分則凝聚起來與世無爭。
果涼山就是一個收容那些不喜廝殺的靈獸的地方,而老浣熊就是他們的首領。
如今天機混亂,魑魅魍魎皆冒出頭來,一些精獸也趁機興風作浪。
不知道這只老浣熊如今主動跑來找他又是所為何事,不會是在山里混不下去了吧。
詹醉墨的話音落下,陳跡略作思考便帶上穿山甲,化作一道靈光跟著詹醉墨的玉簪法寶飛去。
一路飛到了長天仙觀所在青山的后面,那里是屏障界限離仙觀最近的地方。
此時只見一只只種類各異的靈獸或站或坐地在屏障外面排成兩排,滿眼羨慕地看著屏障內的光明世界。
這些靈獸中間,一只拄著拐杖眉尾極長的浣熊站在那里。
而與之相對的屏障內側,詹醉墨等修士正在那里安靜等候。
陳跡轉瞬就到了他們的近前,帶著穿山甲落在一邊。
詹醉墨等修士見狀連忙施禮:“觀主!”
他們神態極其尊敬,一個月前,城東廓仙觀的觀主及一眾修士被潛伏到此的鬼道及海族修士圍攻。
陳跡帶著他們前去救人,一記雷火之獄直接把對方打得嚇破了膽,最后又一記九宮雷霆天決收尾,帶著他們全殲了所有敵人。
陳跡的術法造詣,以及高絕的悟性,深深震撼到了他們,而他們自此對他更加尊敬。
陳跡對他們點了點頭,然后看向外面的那只老浣熊。
此時它站在外界昏暗的環境下,背后是布滿著淡淡灰霧的叢林,叢林里的樹木也都枯萎的枯萎,變黑的變黑。
這種環境下,一群獸類在那盯著你看,總感覺有點陰森。
不過老浣熊見到陳跡則是眼睛一亮,然后學著人道修士那樣,躬身施禮道:“老身浣采溪,見過陳觀主!”
陳跡一聽樂了,這位浣熊姥姥挺有意思啊,還給自己取了個人族的名字。
“不知果涼山的主人找我所謂何事?”陳跡還了一禮,對著浣熊問道。
“如今天地大變,另我等小獸惶恐不已,現在是來向仙長求助的!”浣熊見到陳跡態度比較溫和,便趕忙將重點說了出來,聲音有些急切。
“你也知自己并非我人道生靈,現在向我來求助,我可未必會答應你什么的。”
陳跡聞言搖了搖頭,遇到事情了知道跑過來抱大腿,往常他倒不介意幫忙,但這種時候他們自己也要節省精力完成自己的職責,哪有功夫去幫它們。
況且這天機波動又不是人道自己主動引起的,人道歷劫,不管哪次也都不輕松的。
除非它們肯接受人道的管制為人道做事并定期接受教化。
但是這些獸類自小無拘無束,根源處的野性尚存,心底自然不肯。
“老身醒得,醒得。”
浣熊連忙點頭,“老身只是想向關注求一套能讓我們自保的陣勢,我們被另一伙嗜血的同類趕出了果涼山,現在已經找到了另一處躲藏之地,但還是怕被別的同類侵擾,還請仙長能夠幫忙。”
“我下面的孩兒們這段時間以來一直在收集那些鬼物怪異的消息,想必應該能給仙長帶來不少便利。同樣我們愿為仙長在這莽莽山林里探聽消息,但有吩咐絕不敢推辭。”
老浣熊一股腦地把自己的話說完,然后期待地看向陳跡。
它心中其實心酸不已,這一段時間的爭斗中,它們不僅沒有守住自己的地盤,反而死掉了好幾個孩兒。
原先不當回事的鬼物中,居然誕生了比它還要強大一些的鬼修,現在在到處尋找它們,覬覦他們的血液和靈魂。
好在它之前有所準備,知道人道修士和鬼物是死敵,提前收集了不少對方的消息,就是不知道眼前的這位年輕的觀主會不會意動。
陳跡聽到老浣熊的話后,明白了這是上門求合作的,他提供一定的庇護,換來在屏障外側的一雙眼睛。
不愧是成精多年的浣熊,考慮的還是很周全的。
如今天機變化得比預想中的太快,詹醉墨的小隊目前在叢林中已經開始遇見一些阻力了。
能多一個助力,對他們而言也能輕松很多,況且對方已經收集到了許多消息,會減少他們很多的工作量。
實際上外界的環境巨變,他已經不奢求能完全清除外面的鬼物了,他們本身的目的就是給屏障減少無謂的消耗,目前已經做到了能做到的極限。
他現在更需要的是對外界變化的明顯感知,邪鬼圍城這種事是靈鬼道用來消耗屏障力量的常用伎倆。
如果可以提前得到消息并做好應對的準備,他們的壓力也會小許多。
“以靈魂立誓,你所言為真,你對人道無歹意,我將相信你。”
陳跡略作思考,便對此作出了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