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驚醒后,陸沅芷久久不能入睡,總感覺這個夢很不吉利,好像預示著什么。她想趕走噩夢帶來的心情的陰霾,但卻怎么也揮之不去。天還未亮,陸母李氏就已在里里外外的招呼著前來賀喜的客人。香奴、橫波早已經到了,她們來幫陸沅芷梳妝打扮,先給她梳了個高高的發髻,然后給她厚厚的敷了鉛粉、濃濃的抹上胭脂,然后涂鵝黃、畫眉、貼花鈿、描面靨、點口脂。一番濃妝化下來,陸沅芷看上去櫻桃小口梅花妝,兩面腮紅柳葉眼,艷麗無比。臉上的憔悴也盡被遮掩。
看完了沅芷的妝容,香奴、橫波都很滿意,又在她臉上多加了些花鈿,好讓它們能在走路時隨風飄落,增加些飄飄欲仙的美感。頭上又插上了花釵、玉釧別上玉梳、耳上掛上耳珰,然后又換上已經用香熏了一夜的禮服、戴上項鏈……快要收拾好時,就聽門外有人高叫“新婦子!”香奴說:“迎親的人來了。”
陸家大門緊閉,迎親的隊伍在門口一遍遍齊聲音高喊“新婦子!”方群玉高聲吟誦催妝詩:“昔年將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許狀頭,今日幸為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在眾人不絕的喊聲中,陸家的大門打開,方群玉在儐相帶領下參拜了陸母及諸親,然后迎陸沅芷出來上了花轎,方群玉圍花轎轉了三圈然后出門騎馬先行,陸沅芷花轎隨后,陸家親屬隨在花轎左右。
陸沅芷的婚禮也吸引了眾多街坊四鄰的圍觀,大家都知道陸沅芷挑剔,都想看看她的夫婿到底長什么樣。一路鬧鬧哄哄,快到方群玉家時,吳維信、杜宇飛、源少良、王令等人早已等在路中間,擋住新娘的車子,陸母給眾人各賞些酒錢才得通行。
轎子行到方群玉院中,陸沅芷手持團扇遮在面前走下車子,早有人在地下鋪上了紅毯,陸沅芷沿紅毯走到門口,在放在門口的馬鞍上坐了一坐,然后走進屋中。方群玉等陸沅芷進到房中,吟卻扇詩“莫將畫扇出幄來,遮掩春山滯上才。若道團圓是明月,此中須放桂花開。”陸沅芷含羞把團扇拿開。然后開始拜堂。陸沅芷先對方群玉拜了一拜,方群玉回拜。如是者四,代表天道、王道、夫道、正道。拜完堂洞房喝了交杯酒,熱熱鬧鬧的婚禮儀式總算結束了,眾賓客紛紛散去。
送走眾賓客,方群玉和陸沅芷兩人紅燭下相偎而坐,面對眼前的璧人,方群玉暫時忘記了高樓獨倚的妻子蘇氏,陸沅芷也忘記了噩夢帶來的陰霾。兩人四目相對,兩情相悅處自是一番溫柔鄉醉芙蓉,一帳春曉。
潘高和秦雄時不時的還來約杜宇飛一起去逛青樓吃花酒,杜宇飛大都婉拒了,兩人就有些對他不忿,想找個法子治治他。正好這時朝中大將溫德佑平定蠻戎凱旋歸來。在歸途中還順道平定了湖南一帶的部分叛亂?;氐匠?,杜宇飛本以為皇帝會為溫將軍加官進爵,給予封賞,可是沒有,朝廷對溫德佑將軍沒有任何封賞,還因為當時的副丞相秦收向圣武皇帝說溫將軍沒能在歸途中把岳州、朗州收復,而受到一番斥責。有功之臣不得封賞,而溜須之士仕途光明。杜宇飛有感于此寫了首感傷溫德佑境遇的詩:”昔年戎虜犯榆關,一敗龍城匹馬還。侯印不聞封李廣,他人丘壟似天山?!?/p>
潘高秦雄兩人看到杜宇飛這首詩大喜,各向他們的爹說杜宇飛這首詩諷刺朝廷,用李廣難封諷刺朝廷不封賞溫德佑。潘炳文本就不滿皇帝給杜宇飛封官,加之之前曾想拉攏杜宇飛,但杜宇飛卻總是那副我行我素的樣子,似乎完全不把自己看在眼里,于是就以此詩為借口彈劾他。幸好皇帝很喜歡杜宇飛的詩,又有時任員外郎的好友李致遠的極力斡旋,還有方群玉等人在皇上面前常替杜宇飛說些好話,皇帝就沒有責怪他。
潘炳文做丞相已很多年,當時朝廷已是風雨飄搖,各地反叛不斷,而朝廷中又有黨派之爭及宦官與中央決策機構之爭。圣武皇帝加之前六代,共七代皇帝都是宦官擁立,所以宦官勢力權傾朝野,朝中大臣幾乎都要依附一個宦官集團做靠山。而當時宦官集團內部也因權利出現了斗爭,以致出現皇權被架空,各種勢力更替左右朝廷的局面。
圣武皇帝登基后很想改變朝廷的亂局,進行了一些大刀闊斧的改革,也見了些成效,但終因宦官勢力太大,圣武皇帝利用其他宦官扳倒了擁立他的宦官,但幫他的那個宦官勢利又變大起來。在這樣一個朝廷之中和一個性格剛強的皇帝相處,潘炳文總是小心謹慎,為明哲保身,他做事總是三思后行還模棱兩可,也許唯唯諾諾的大臣更容易受到強勢皇帝的青睞,潘炳文和圣武皇帝相安無事的合作了很多年。
雖然潘炳文貌似在皇上面前唯唯諾諾,謹小慎微,但實際上潘炳文心里藏著一顆想做權臣的心。他初登相位時,朝廷的官員都出自其他門閥貴族,都有他們龐大的勢力群,而他潘家是當時的小門小姓,朝中自己的黨羽更是少的可憐。為了抗衡其他門閥勢力,他開始利用手中的權利,大力提拔姓潘的同族做官。這樣很多人為了仕途,明明不姓潘也改姓了潘。潘炳文的小兒子潘高更是驕橫跋扈,明目張膽的賣官鬻爵。有一年一個姓鄭的人在科考前送了他幾百兩銀子,求他讓主考官在科考中給他通過。他讓人把姓鄭的名字記下來,交給了當時的主考官,結果閱卷時主考官找不到潘高給的紙條了,就去問潘高該考生的名字,結果潘高也不記得,又沒處去找那人,于是潘高就讓主考官把該科全部姓鄭的考生都錄取了。因此當時的人都說潘高是“白衣丞相”。
又到秋試的時候,圣武皇帝命杜宇飛主持,自然報名科考的人又紛紛前來賄賂,潘高、秦雄等人也各有名單給他送來。杜宇飛讓人把各考生送禮的金額和潘高、秦雄等人遞來的名單都分別記錄在冊,然后交給了皇帝?;实垭m然沒對名單里的人處罰,但也都有批評。
杜宇飛因經歷過多年科考不第的辛酸,深知寒門學子的不易,就立志從自己改變因財取仕的規則,所以他主考時對考生的真才實學非常重視,批閱卷子全部以考生文章的文采見地為標準,當科錄取了三十多人,并且將這三十多人科考寫的文章都上墻公示,讓大家監督評判。
杜宇飛的做法很快引起朝野震動,潘高、秦雄和那些送禮賄賂的人更是對他懷恨在心。潘炳文因杜宇飛總諷刺他才疏學淺,還因自己提拔姓潘的人這件事,被杜宇飛說成天下舉子皆姓潘,早就對他心懷不滿,只是因圣武皇帝喜歡他的文采,朝中也有些官位較高的人護著他,沒有過硬的把柄一時很難把他扳倒,所以才遲遲沒對他下手?,F在看他這么囂張。潘炳文有些坐不住了。他決心用計謀來整治他一番。
到底潘炳文會用什么計謀來整治杜宇飛?請看下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