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些東林逆黨都敢明目張膽的跑到京城,跑到我的府邸來行刺我了,看來是時候得殺殺他們的威風了。”
魏忠賢放下茶杯,玩弄著手中的和田玉扳指輕聲說道,他的話雖柔和,卻帶著一絲冷漠和殺氣。
“義父怎知是東林逆黨?”冷三問道。
魏忠賢抬頭撇了一眼冷三,那種似笑非笑帶著寒意的眼神讓人恐懼,你根本從他的眼睛里看不出他在想什么。
緊接著魏忠賢呵呵笑了起來,站起身走到冷三面前,雙眼直勾勾的盯著他說道:“你說,是不是東林逆黨又有什么關系呢?”
“義父的意思是….”
“如今我大權在握,滿朝的文武百官為我所用的人多,想讓我死的人也不少,既然如此,無論是在朝的官員,還是在野的逆黨,只要是于我不利,不能為我所用的,都是時候借這個事情清理一下了。”魏忠賢從一個錦盒里拿出一對玲瓏玉獅子頭把玩著說道。
“嗯,明白了,義父打算怎么做?”冷三有些敬畏的站在一邊問道。
“禮尚往來。”魏忠賢呵呵笑著說道:“你現在去給左副都御史王紹徽傳個話,讓他來見我。”
冷三聽完點了點頭,退了出去。
過了約半個時辰,左副都御史王紹徽急急忙忙趕了過來,一進門便跪下施禮道:“左副都御史王紹徽見過千歲爺。”
“王大人,起來說話吧。”魏忠賢斜躺在床榻上說道。
“謝廠公,不知道千歲爺深夜傳我過來有什么事?”王紹徽起身之后問道。
“一個時辰之前,東林逆黨到我府上刺殺我。”魏忠賢隨意說了一句。
“竟然有這樣的事!廠公有什么大礙嗎?那伙逆黨現在何處?”王紹徽一臉難以置信的表情。
“送他們回家了。”魏忠賢呵呵笑了聲,說道。
“啊……。”魏忠賢的話王紹徽自然明白什么意思,一時有些不知道如何接話了。
“廢話不多說了,這么晚了找王大人過來,是想王大人幫我做一件事。”魏忠賢坐起身來說道。
“千歲爺您吩咐,屬下一定肝腦涂地,在所不辭!”王紹徽唯唯諾諾的急忙接過話茬。
“王大人,你也知道那幫東林逆黨一直以造福百姓為由,上奏皇上減少江南富商的賦稅吧?”魏忠賢問道。
“這個屬下知道。”王紹徽急忙說道。
“那實際上呢?實際上為了自身的利益,早已淪為了那些江南商賈們在朝中的代言人,對朝廷征收稅銀之事橫加阻攔,這些人啊,只顧看自己眼前的利益,不識大體。”魏忠賢搖了搖頭說道。
“千歲爺說的是,要是滿朝大臣都像廠公這樣竭心盡力的為朝廷著想,我大明朝定能國運昌盛。”王紹徽是不錯過任何拍馬屁的機會。
“哦?王大人也這么認為嗎?”這王紹徽拍馬屁的能力倒是讓魏忠賢刮目相看啊。
“是地,其實屬下也早有所察覺,為保自身利益,江南富商與朝中有些大臣勾結,祈求皇上減少賦稅,可是國之根本為民,就像千歲爺在早朝之上說的,如今我大明連年天災,百姓收成不好,不收取富商的稅銀,如何籌集賑災糧款,更何況山海關外還有人對我大明虎視眈眈。”
“嗯,沒想到王大人也有這般覺悟啊。”魏忠賢笑了笑說道。
“千歲爺一心為國,高瞻遠矚,是下官所不及的。”王紹徽繼續說道。
“一心為國?呵呵”魏忠賢輕笑了一聲說道:“王大人,我可不是什么圣人。誰都愛錢,我也不例外,不過呢人有貪心是正常的。只不過做人要識大體,孰輕孰重要分清楚,唇亡齒寒啊,做官要貪,但是也要有個底。倘若平民造反了,難道指望那群文官拿筆去平反?”
“千歲爺所言極是。”
“王大人作為都御史,我希望你在明日早朝之后把這份名單呈交給皇上。”魏忠賢從身側拿出一本冊子遞給王紹徽。
王紹徽急忙上前一步接下,只見上面寫著:“東林點將錄”五個大字。
“千歲爺,不知這是…”王紹徽看了一眼,然后問道。
“這本東林點將錄上總共有一百零八人,仿照宋朝水滸傳一百單八將所撰,全國所有與東林逆黨有關系的大小官員都在上面,皇上對于東林逆黨的態度你應該知道,怎么做你也應該很清楚吧。”魏忠賢看了一眼王紹徽說道。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多謝千歲爺提拔。”王紹徽有些激動的說道。
魏忠賢點了點頭,說了聲“嗯,時間也不早了。”
“那千歲爺早些休息,下官先告退了。”王紹徽將那本東林點將錄收入懷中,退了出去。
第二天早朝之后,左副都御史王紹徽便來到了乾清宮面見了天啟皇帝朱由校。而此時,魏忠賢也在。
“微臣參見皇上。”王紹徽跪下說道。
“起來吧,王大人有什么事嗎?”天啟皇帝一如既往的握著刻刀一邊雕刻一邊問道。
“回皇上,微臣有本要奏。”王紹徽站起身后看了一眼魏忠賢然后說道。
“哦?剛才在朝堂之上為何不奏?”天啟皇帝朱由校頭都沒抬繼續問道。
“皇上,微臣所奏之事涉案官員甚多,方才在朝堂之上多有不便,還望皇上諒解。”王紹徽說道。
“哦,說吧。”朱由校說著,手中的刻刀卻是沒停,連王紹徽都沒看一眼。
“皇上,微臣所奏之事乃朝中大臣暗中勾結東林逆黨一事。”王紹徽說道。
“東林逆黨?魏公公,怎么還有東林逆黨?”朱由校聽完之后,微微一怔,然后轉過頭對魏忠賢說道。
話中帶有一絲辦事不力的責備,但是魏忠賢不憂反喜,東林逆黨動靜越大,朱由檢就越煩,這對魏忠賢鏟除異己來說就越有利。
“還請皇上息怒,是微臣失職。”魏忠賢也不反駁,只是順著朱由校說道。
朱由校拿手點了點魏忠賢,然后轉過身對著王紹徽問道:“王大人,是朝中哪位大臣敢私通逆黨?”
“皇上,此次以吏部尚書趙南星、南京戶部尚書李三才、大學士葉向高、內閣中書汪文言、禮部尚書孫慎行、刑部尚書王之寀為主的大小官員共計一百零八人暗中勾結東林逆黨,這是微臣梳理出來的名單,請皇上過目。”王紹徽手呈那本東林點將錄說道,一名小太監上前接了過去。
天啟皇帝聽完之后心里大驚,從小太監的手中接過那本東林點將錄看了起來。
東林點將錄內涉及的官員不僅多,而且很多都是官居要位,這是朱由校意想不到的,他看完了之后把東林點將錄遞給了魏忠賢,有些憂慮地說道:“此事牽連人數眾多,全部處理的話官職出現空缺,難免朝堂震動。”
這東林點將錄是魏忠賢給的,上面的名單他自然是清楚不過,不過還是裝模作樣的看了一遍回道:“皇上所言甚是,只是臣覺得涉案官員有的身居要職,在其位卻不謀其政,如因一時之便任由其發展,恐后患無窮啊。”
“最近他們可有什么動作?”朱由校皺著眉頭問王紹徽。
“回皇上,最近他們與東林逆黨來往密切,臣作為朝廷左副都御史,專門監察官員問題,因此指責所在,不得不說,單論提倡減少江南賦稅一事,就可見他們的居心。災民需要賑災,邊關需要糧餉,可是他們仍為了一己之私,上奏皇上減少賦稅,試問倘若災民造反,邊關失守,難道我們要靠他們那群文弱書生拿起筆桿子去平反,去抵御外敵嗎?”這王紹徽也是個猴精的人,把昨晚魏忠賢的話照常搬了出來,連魏忠賢在一旁都被說的一愣一愣的。
“這….”朱由校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時有些猶豫不決。
“皇上,太祖皇帝開設了大明基業,不能毀在這些逆黨手里啊。”王紹徽見狀又推了一把說道。
天啟皇帝有些為難,朝著身邊的魏忠賢問道:“魏公公,你覺得該怎么處理?”
“一切還由皇上定奪,不過王大人所說也不無道理。”魏忠賢回答道。
“現在傳錦衣衛指揮使田光明。”天啟皇帝朱由校猶豫了片刻之后下令說道。
魏忠賢見天啟傳錦衣衛指揮使,明白了是要錦衣衛去辦這件事。在天啟皇帝的眼里錦衣衛和東廠是兩個不同的機構,然而錦衣衛和東廠早已經淪為了一家,魏忠賢都是幕后那個說了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