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座!”
二人禮畢后,天啟皇帝笑吟吟對隨堂太監吩咐道。
“謝陛下恩典。”
二人謝完恩,小心翼翼落座。
他們過去見到天啟皇帝的次數有限,還不是很熟悉這位陛下的風格。
可是,天啟皇帝卻對他們聞名久矣!
恭恭敬敬坐在天啟皇帝左手邊,長得謙謙如玉宛如君子,卻是被明史譽為崇禎年間第一奸相的溫體仁,遺臭千年。
在他爭奪首輔期間,就和周廷儒聯手,把強大的東林黨魁水太涼錢謙益掀翻馬下。
之后又立馬翻臉無情,用鋒利的小刀子捅倒親密戰友周廷儒,從而穩穩坐上首輔位置。
而右手邊相貌威猛長得像武將不像文臣的王應熊,則是他的最佳搭檔。
二人親密合作再接再厲,把文孟震、錢龍錫、劉宗周等東林黨魁一一踩在腳下,從而讓東林黨人對他們恨之入骨。
東林黨人恨他們占了位子,卻不投靠東林,也不把位子讓出來,還把東林大佬斗倒,絕對是大大的奸臣。
為了鋤奸為了讓他們身敗名裂,東林君子們等到了韃清入主中原。
機會來了。
剃頭跪著活下來的東林忠臣們,做了奴才也忘不了對溫體仁的恨,一定要痛斥他的奸邪,頌揚東林的忠貞。
于是,他們在編撰的明史中,把溫體仁塑造成了崇禎朝第一奸相。
但問題是,人家沒有什么讓他們好說的呀。
沒關系,東林的忠臣們有辦法。
首先,你陷害東林大佬就是奸人,就是奸相。
雖然,溫體仁陷害的東林大佬都在韃清的屠刀下活下來了。
其次,說溫體仁媚上,諂媚崇禎皇帝。
可他娘的問題是,首輔聽皇帝的話,這不是政治正確嗎?
純屬沒事說事!
而對于溫體仁的精明干練,他們就不說了。
其實不用他們說,想想就知道。
溫體仁能穩坐內閣首輔這么長時間,與他過人的辦事能力是分不開的。
平心而論,作為首輔,如果只有逢迎的本領,而不能為皇帝排憂解難,是難以得到皇帝長期寵信的。
據記載,當時內閣代崇禎皇帝起草諭旨時,碰到刑名錢谷一類專業問題,因為頭緒繁雜,其他內閣大學士都是一籌莫展。
而溫體仁只要看一眼便了然于胸,從無差錯。
這就是真本事了。
至于說另外一個討厭的家伙王應熊,東林忠臣們只能在他生前罵罵他,死后他們就不敢罵了。
為什么?
因為人家死得太壯烈了,讓東林忠臣們無地自容。
大明涼涼后,韃清入主中原,東林忠臣們忙著剃頭稱奴才,而被他們罵做王八的王應熊,卻散盡家財,一個人拉起了隊伍跟建奴干。
最終,他和他的兩個兒子,殺身成仁舍生取義。
壯哉!
這就是天啟皇帝為什么要讓他們入閣,最后讓他們取代首輔黃立極和次輔施鳳來的原因。
因為,他們才是真正干事的人。
這就是穿越者的優勢了,知道誰忠誰奸。
雖說不可能全部知道,但知道那么幾個,也就足矣了。
“兩位愛卿,近來如何啊?”
等他們坐下,天啟皇帝笑瞇瞇問道。
等他們坐下,天啟皇帝笑瞇瞇問道。
“稟陛下,臣如坐針氈啊!”
王應熊心直口快,苦笑著俯身答道。
入閣是每個文官夢寐以求奮斗的最高目標,王應熊自然也不例外。
可是,這要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上。
也就是說,要水到渠成。
而不是像現在,資歷威望都不夠,由陛下圣心獨斷強行提拔,惹起諸多非議。
因為這個緣故,自己奏疏請辭三次,都給陛下駁回。
“臣亦如此!”
溫體仁也俯身答道。
“王愛卿或許是,可溫愛卿應無此煩惱!”
天啟皇帝單刀直入說出二者的分別。
溫體仁一愣,想不到陛下說話如此直接。
文官火力都對準了王應熊,他鮮有人彈劾,確實如陛下所言,無此煩惱。
反而,因為能夠內閣,心甚喜之!
這么說,只是謙虛而已。
“臣有罪,請陛下恕罪!”
溫體仁終究是歷史上的溫奸相,心肝剔透,腦子轉彎快,急忙認罪。
天啟皇帝揮揮龍袖,表示不在意。
他此舉也只是敲打溫奸相一下,讓他實話實話。
畢竟,溫奸相的花花腸子可不少,天啟皇帝可不希望有大臣騙他。
“兩位愛卿,今日召兩你們入宮,朕意在以溫卿家為首輔,王卿家為次輔,共同輔佐朕中興大明。”
丹墀上方,天啟皇帝對二人大聲說道。
此時,他的龍眼中,閃動著無限的雄心壯志。
內閣班子重組,挑選強兵干將,讓自己從繁雜的政務中解脫出來,從而專注于軍事,全力整頓京營,是天啟皇帝穿越過來就做的安排。
而溫體仁和王應熊,就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內閣班子。
這兩人,無論是在政務還是在對付東林黨方面,都很有一套。
“陛下,臣惶恐!”
溫體仁和王應熊聽完,雙眸中俱是不可思議,急忙俯身說道。
這是他們真實的心態和想法了。
任他們再有野心,也絕不敢往這方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