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對東漢政權來說無疑是特殊的,復興大漢的光武帝劉秀,便出自長沙定王劉發一脈。
但在劉秀執政時,最后一任長沙王劉興改封為臨湘候,同時廢國為郡,后稱長沙郡。
中平四年,即公元187年。長沙郡的變民首領區星,率從起兵叛亂,同時桂陽人郭石及零陵人周朝一同率兵起事,三郡之間遙相呼應。
三人雖然聲勢浩蕩,但不到一月的時間,便被新任的長沙太守孫堅攻破,長沙等三郡也被收復。
而在孫堅領軍討董后,長沙太守則由吳人蘇代擔任。可蘇代在任期間擁兵自重,名為太守實為宗賊,后被劉表入荊州之后施計斬殺。
后又經過數任之后,張羨才擔任了長沙太守,而在此之前張羨曾歷任零陵與桂陽太守。
而臨湘作為長沙原國都,現今的治所。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城改墻厚,易守難攻,儼然已是荊南第一堅城。
此時臨湘城太守府的一處密室之中,現任的長沙太守張羨和郡丞桓階兩人正在其中密談要事。
“伯緒,你說曹公何時才會南下荊州?”
張羨此時已不復之前的意氣風發,原本溫潤如玉、風度翩翩的他,如今雙鬢皆有不少斑白,眼窩深陷,面露疲憊,一看便知已許久未好好休息。
在起事之初,張羨準備與劉表劃江而治,統領荊南四郡。可誰料劉表反應神速,很快便領軍南下,隨后羅縣、益陽、臨湘一帶便成了兩軍戰場。
起初,雙方各有勝敗。但交戰數天之后,劉磐領一萬長沙軍前來助陣,其麾下副將黃忠第一戰便連斬張羨麾下五名校尉。
后張羨因麾下郡兵非長沙軍敵手,連敗數陣之后,便固守與臨湘城中,不在領兵出城,隨后雙方便開始了無休止的攻防戰。
好在臨湘城中糧草充足,堅守兩三年足矣。只要張羨能堅守住,待到曹操南下之時,便是翻身之日。
可如今一年有余,他依舊未聽聞曹操南下的消息。而且自從袁紹敗于官渡之后,臨湘便很難探查到北方的消息。
張羨也知這必是劉表令人阻斷了消息。
“明公放心,雖然不知曹公何時南下,但從蔡瑁等人的舉動可以得知,曹公在北方的戰事應該很順利。”跪坐在張羨對面的桓階微瞇的眼中精光一閃,說道。
“哦!何以見得。”
張羨聞言面露喜色,迫不及待的問道。
“之前曹公在官渡擊敗袁紹之后,劉表急火攻心,回到襄陽修養了。而最近蔡瑁和劉磐兩人連續數次大規模的攻城,這一定是劉表的意思。”
說到這兒桓階露出一絲不屑的笑容,繼續說道
“而讓劉表如此緊張的事情,現在也只有北方的戰事了,階猜測必是曹公再次擊敗了袁紹。而劉表懼怕曹公南下,所以想盡快攻下臨湘,好有足夠的兵力派往荊北駐守。”
雖然現在長沙已經很少聽聞北方的消息,但對于桓階這樣的智者來說,僅憑一些信息他就能推斷出一些事情來。
“伯緒所言甚是,如此我等就在堅守一段時間,曹公定會南下的。”
與桓階不同,張羨此次以相應曹操之名分割荊南,已經徹底得罪了劉表。
若曹操及時南下,他倒是便會名利雙收,否則襄陽就會被劉表攻陷,而他也必會難逃一死。對曹操是否南下一事張羨是格外在意。
“只要時機一到曹公定會率軍南下。”桓階聞言也用肯定的語氣說道。
如果劉磐此時在的話一定會說,對,沒錯。曹操的確會率大軍南下,不過那已經是六七年之后的事了。
“有伯緒的話吾便放心了,最近臨湘城中幾個世家······”
長沙被圍之后每天需要處理的事物都很多,張羨和桓階兩人在密室中商量了很久之后兩人才出來。
兩人剛出密室不久,一名侍衛就來到張羨的書房之外。
“主公,屬下有要事稟報。”
“進來吧!”
門外的侍衛聞言推開門,恭恭敬敬的來到張羨書案前行禮道
“屬下參見主公,見過郡丞大人。”
“免禮,有何要事快快道來。”
“回主公,東門城外有數騎自北而來,自稱是曹司空派來的使者,城門守將無法定奪,特派守軍前來稟報。”
“又是,嗯······“
感覺到不對勁的張羨大手‘啪’的一聲就拍在書案上,隨后大聲的問道。
“你說什么,曹公派來的使者。”
張羨本以為侍衛說的又是什么無關緊要的事,所以并沒有在意,可聽清楚侍衛的話之后,張羨先是一愣,隨后便是一陣狂喜。
“一年了,已經一年了,曹公終于派使者過來了,果然曹公沒有忘記吾等。”
張羨在起事之初,便派使節前去面見曹操。雖然曹操十分高興,但因為正在與袁紹對峙,所以并沒有精力去處理張羨的事。
以至于張羨現在起事一年,連曹操的的使者也沒有見到一個,只有當初自己派去使節帶回來的一句話。
‘請子慕兄堅守長沙,待操擊破袁紹之日,便是南下之時。’
為了曹操這一句話,張羨堅守的臨湘一年之久,現在他終于看到希望了。
“曹公使者如今還在城外?”
想比激動不已的張羨,桓階還算比較清醒,皺了一下眉頭看向侍衛問道。
“回郡丞大人,守將不敢輕易放人入城,所以曹司空的使者還在城外等候太守大人前去。”
“那還等什么,來人,快為吾與桓郡丞備馬,”
一旁的張羨此時終于回過神來了,立馬對著門外的侍衛吩咐道。
“諾。”
門外的侍衛自然不敢怠慢,急忙前往太守府的后院將兩匹駿馬牽到府門前。
張羨和桓階兩人此時也來到了太守府前,隨后在一眾侍衛的守衛下,策馬朝著臨湘城的東門奔去。
與此同時,臨湘城東門外,自稱是曹操使者的一行人,正在等待張羨的到來。但很明顯為首的一名使者等的已經有些不耐煩了。
只見這個年輕的使者皺著眉頭看向城頭之上大聲說道
“將軍,不知張太守何時能到來,吾等在這城外要是被劉表的軍隊看到,該如何是好?”
東門的守將雖是張羨手下的校尉,但也無法主事,聽到樓下使者的話頓時急的滿頭大汗,隨后無奈的應道。
“貴使,請您稍等,小人已經派人親去稟報太守大人,茲事體大,吾也不敢輕易定奪,還請貴使見諒。”
下方曹操的使者聞言,摸了摸剛長出的胡須,思考了一下說道。
“汝說的也有道理,那吾就在稍等片刻。”
“多謝貴使體諒。”
聽到年輕使者的聲音,守門的校尉大喜,連忙對其抱拳道。而城下的使者聞言并沒有回話,再次耐心的等待起來。
大約一刻鐘左右的時間,張羨和桓階兩人終于來到了東門的城腳下。將韁繩丟給一旁的侍衛后,兩人一同快步走上了城墻。
透過女墻張羨兩人看到了城下的一行人,張羨迫不及待的問道。
“城下來人可是曹公使者?”
“正是,吾乃曹司空麾下司空戶曹御屬,敢問城上可是張太守?”
本來焦急難耐的使者聽到城上聲音,臉色頓時一喜,連忙朝著城上回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