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津,字子云,荊州南陽郡人。是在靈帝駕崩之后,促成何進和袁紹聯手討論謀殺宦官的關鍵人物。在那個時期張津與何進、袁紹以及曹操等都維持著不錯的關系。
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前任交州刺史朱符因兄弟朱皓死于徐州人笮融,提兵北上,不料死于屬下叛亂。朝廷便派遣張津擔任交阯刺史。
直到建安二年(197年),當時擔任交阯太守的士燮給朝廷上表說:“如今天下的十二州皆擁有州的地位,但惟獨交阯的最高行政長官仍稱為刺史,看來朝廷沒公平對待我們。”朝廷遵照意見而成立交州,并改任張津為交州牧。
在交州牧的位子上還沒坐多久,張津便于劉表之間產生了糾紛。這兩人當年在何進手下的時候便因為政見原因不和,現在兩人皆是一方州牧,關系鬧僵之后,問題直接上升成為雙方勢力之間矛盾。
于是交州和荊州兩地便開始了連年的交戰,但交州和荊州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荊州雖是兵家必爭之地,但地大物博,人杰地靈,物產豐富,再加上劉表的仁政措施,發展在十三州中也是頂尖的。
反觀交州地廣人稀、而且地勢多以丘陵、高山及臺地為主,而且并不似后世已經被開發,深山老林遍地都是。雖然物產豐富,但技術、生產力較落后,根本無法與荊州相提并論。
在這樣的情況下,張津還每次主動的出兵攻打荊州,但是每次又都無功而返,不僅如此,因為麾下士卒和荊州兵的戰斗力相差太大,每次都會死傷許多的士卒。
就這樣張津屢屢出兵攻打荊州嗎,可每次都以戰敗收場,這樣張津在交州的威望大跌。甚至有不少部將都愈來愈憎恨他,還有不少人私自離開了張津。
像張津這樣無甚威信,缺乏約束和監督的主公,又如何能讓麾下信服。所以除了張津本人的心腹外,交州極少有人是真正聽令與張津的,甚至說各郡太守都有各自為政的情況。
而前兩年張羨反叛之時,按理說是張津攻打荊州絕佳的機會,但交州卻因為連年作戰,導致州內糧草不及,而且士卒常年征戰,身體勞疾,急需休整。無奈之下張津只得修養生息,當然張津不休整也不行了,沒看到他麾下的那些部將的眼神一個個都像要啃了他嘛。
就這樣在張羨反叛的一年多的時間里,錯過良機的張津,只能在交趾眼巴巴的看著劉表和張羨在荊南互毆,還是不帶他玩的哪一種。
去歲,張機突聞劉表已經將張羨擊敗,并且再次收復荊南四郡,張津聞言自是大驚。但想要提兵北上顯然已經不現實了,當時已經是秋末,他光是集結交州的軍隊都要花個大半個月的時間,若是出兵的話,到達荊州是便已經是入冬了。
要知道冬季用兵在古時可是大忌,雖然交州的冬季并不會太明顯,但是若入了荊州可就不一樣了。所以一番思量與商議之后,張津決定等春耕之后就立馬向荊州進軍。
要說交州別的沒有,物產和人口卻是不少。自黃巾以來,無論中原、河北還是西北等地都連連遭受兵禍,而交州雖然也常有兵事,但相比來說要好太多了。所以中原等地也有不少百姓會選擇一路南下到交州避難。
這也讓原本兵力只有兩三萬的張津,在這兩年的休整中也糾集了五萬余的大軍。這還是不算上各地必要駐守的縣兵、郡兵的數量。
而春耕剛結束,張津便率領手下諸將并五萬大軍,朝著桂林郡與零陵郡的邊界九嶷山一帶行去。到達九嶷山后張津馬不停蹄的命麾下大將區景,率先鋒一萬步卒攻打營道。
作為張津麾下為數不多的武將,區景能力還是有的,率領一萬大軍在兩天內便將營道攻下作為張津軍此戰的前頭堡。而蒼梧郡北方的馮乘和謝沐兩地則作為張津此戰的大后方,放置糧草以及軍械甚至還有近萬人的郡兵在此作為后援。
而在桂陽等地鎮守的吳臣等人得知張津再次興兵北上,也都吃驚不小。這都是第幾次了,這個張津難道真的是打不怕嗎?每次被擊敗之后過段時間又來鬧事。
可即使這樣面對張津的大軍他們也不敢小覷,雖然張津在面對荊州基本上沒有勝過,但這并不代表此戰張津就一定會輸,而他們就一定會贏。
話說在荊南反叛之時除了長沙之外,其實桂陽、零陵、武陵三郡并未受到太大的損失,相對與劉磐來說,劉度等剛上任的太守就要輕松多了。。
但話雖如此三郡在兵力上還是有所短缺,面對張津的五萬大軍,吳臣和韓晞兩人各自在桂陽和零陵調動了萬余人馬前往九嶷山一帶。
此次吳臣率一萬三千桂陽軍駐扎在南平縣、而韓晞則率一萬一千零陵郡駐守營浦縣。雙方恰好成掎角之勢抵擋了張津北上的道路。
而吳臣和韓晞兩人都是劉表手下出文聘外有數的大將,韓晞之前劉磐便已經見過,雖算不上良將,但鎮守一地還是尚可。而吳巨此人在年內劉表壽宴時,劉磐也有見到。
“吳臣,字子卿。統率:78,武力:80,智力:49,政治:36。”
這兩人的能力皆不弱,但也絕對不強。可說句不好聽的,真的要論本事這兩人在漢末之中根本就派不上號。
要是來兩個和蔡瑁或黃祖這樣檔次的武將,抵擋張津,甚至擊敗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這兩人實力實在有限,而且手下大軍只有張津一半不到的數量,所以光是抵擋就已經費盡了全力,哪有精力給予回擊呢。
好在兩人在感覺局勢不妙之后沒有強撐,而是立馬派人北上向劉表求援。
張津北上的消息,作為荊州牧的劉表自然第一時間得到消息了,但是劉表卻并不以為然。面對這樣的對手一次、兩次還可能會有點緊張,但是連著四、五次對方都敗在你的手下,你還會慌嗎?
就在這是覺得自己很穩的劉表,收到了吳臣和韓晞聯名送來的求援信。得知吳臣兩人在張津的五萬大軍下艱苦支持劉表吃驚不小。
“看來這個張津近兩年來在交州那破地方也沒閑著,就連子卿和孟曉都擋不住他的大軍了。”將手中的求援信放在案幾上,劉表撫了把胡須心中想到。
原本對張津此次北上他是不以為意的,可沒想到兩年沒見,張津麾下的戰斗力盡然有了不少的提升,這倒是讓劉表有些意想不到。
“若是在這樣下去,估計不妙啊!看來得派援軍過去才行。”皺了皺眉頭,劉表心中思量道。
吳臣和韓晞兩人的本事劉表也是知道的,已經算是很不錯了。既然兩人已經派人送來求援信了,說明兩人的確是需要增兵才行。想到此劉表立馬拿出一張紙,提筆便開始寫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