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拿走,一時半會兒也出不來結果,殿中眾人此時都有些饑餓了,李世民吩咐下去之后,不時就有宮娥端出來一些點心為眾人充饑。
李世民吃了一些點心,再喝了一口湯水后,對楊文華有些好奇的問道:“法師既然說,隨尊師由西而出,至東而歸。
想來是見多識廣的,能否為朕說說這一路上的見聞啊?”
“圣上想聽,那貧僧就說說,當年先師因中原戰亂,逐起了乘桴浮于海的心思。
當年出海之時貧僧尚且年幼,只記得恩師帶著貧僧坐了十余天的馬車,之后尋了一個孤島,招募了三十余青壯,用半年的時間造了一艘大帆船。
之后沿著海岸向西而行,走走停停一年后,海岸向南而轉,又半年海岸忽又向北而轉,又半年海岸又繼續向西,又一年后我們居然到達了天竺。”
“什么,走走停停三年時間,居然就能到達天竺?”
李世民大感驚訝,殿中的玄奘與一幫和尚聽見楊文華的說法,更是立馬兩眼冒光,如果坐船西行求取真經,豈不是會節約許多時間。
殿中也響起了一陣竊竊私語。
“不錯,確實是天竺無疑,那里的人不但高鼻深目,而且發色也各異,且大多卷發。
其實天竺并不只有佛教,他們信奉的教派極其多樣與復雜,更多的人信奉的是婆羅教。
彼時各教派之間攻伐不斷,恩師不喜,所以就帶著我們匆匆離開了天竺。”
“花費一年的時間,恩師帶著我們離開天竺,此后我們遇見的人,膚色開始越來越黑,直到漆黑如墨為止。
那些黑人還處于狩獵時代,并沒有自己的文明,恩師也沒有在那里做過多的停留。”
“又花費兩年之久,我們離開了黑人的地盤,卻又進入了一群白人的地界。
此地界居然就是以前的西方大秦,如今叫做琺瑯克帝國,可彼時的琺瑯克早已不復大秦時的繁華。
他們處于城邦時代,彼此相互攻伐不斷,各種疾病瘟疫橫行,恩師自然帶著我們迅速的離開了那里。”
“此時我們已經離開中土六年之久矣。”
“之后,恩師帶著我們一路向西,進入了一群雖膚色發色與我們相同,卻也是高鼻深目人的地方。
我們在那里兜兜轉轉了一年,發現那里居然極大,就算和華夏相比也不逞多讓。
那處不但地大,而且物產也極其豐富,畝產十擔幾十擔的吃食,也有好幾種。”
“嘩”
當聽到畝產十擔幾十擔的吃食的時候,整個大殿一下就炸了,要知道華夏可是農耕文明,而且常常因為吃不飽,而發生大規模的叛亂。
這樣一來如此高產的吃食,自然就會讓大家感興趣了。
李世民猛然的把身體前傾,對著楊文華問道:“那些吃食大師有帶回種子嗎?”
楊文華點了點頭,“種子雖然不多,自然也是帶回來了一些的。”
“在那里?”李世民急切的問道。
楊文華掀開板車上的麻布,提下來了幾個口袋,“就在這里面了,雖然不多,不過作為種子,應該是夠用了。”
一時間許多人都圍了過來,想要看看這畝產如此高的吃食,長的是何模樣。
李世民在陛上連連大聲的咳嗽了好幾聲,才讓眾人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此時楊文華面露悲傷的說道:“圣上,種子雖不多,卻是貧僧恩師幾年心血,最后更是用性命換來的,還望圣上能多多珍惜。”
“唉,大師不必憂傷,畢竟逝者已逝,不知離開那片大地之后,大師與令師尊又經歷了些什么?”
面對李世民毫無誠意的安慰,楊文華也不以為意,反正就是個故事,接著說道:“恩師帶著我們在那片大陸住了幾年。
直到前年,恩師想趁著自己身體還行,繼續向西去看看,到底天地是否有盡頭,于是帶著些種子離開了那片大陸。
花費了近一年的時間,我們居然到達了扶桑的地界。”
此時殿中諸人聽見楊文華說到達了扶桑,一下子又炸了,扶桑大家都熟悉啊,就算沒去去過,可大都聽說過,也知道具體的位置,當即就有人問道。
“你們是不是不知不覺中,早就已經行錯了方向,怎么會從西方到達了扶桑?
亦或者,當時你年紀幼小,自己根本沒有搞清楚,到底是行走的那個方向。”
“不可能。”
楊文華肯定的說道:“從離開琺瑯克時,貧僧就已經十余歲了,此后十年中,恩師帶著我們雖時有南北之行,卻極少向東。
絕大多數時間里面,我們都是向西而行,其它的還難說,難道太陽升起落下的方向,貧僧還能搞錯嗎?”
這就沒辦法反駁了,琺瑯克大家雖然不熟悉,卻也知道確實是在華夏的西方,而楊文華又說一直沿著太陽落下的方向行進的,那就是一直向西了。
許多人雖然還是難以接受,可也找不到反駁的理由。
“那之后呢,令師又是怎么出了事呢?”
面對李世民的詢問,楊文華咬牙切齒的說道:“是高句麗,去年夏末,恩師帶著我們經過遼東之時,被高句麗的水師襲擊了。
恩師讓貧僧獨自坐上小舟,帶著種子藏身于孤島,最后連人帶船都被高句麗給焚毀了。”
李世民重重的一掌拍向身前的矮幾,憤怒的說道:“蕞爾小國竟敢殺戮我華夏有功之臣,朕馬上派人問罪于高句麗,定為大師討回一個公道。”
“多謝圣上了。”
楊文華拱手謝過李世民,接著說道:“貧僧自己已經報過仇了,去年入冬之初,貧僧借助清河崔家于商隊之手,歷時小半年,已經把高句麗給趕出了遼東,想來先師也可以安息了。”
楊文華這一次的話,再次讓殿中喧嘩了起來,居然利用區區商隊之人,就把高句麗給趕出了遼東。
想當初隋朝幾次用兵,那一次不是動用幾十萬人馬,都沒能把高句麗打垮,你這是有多厲害啊。
此時,殿中有好幾人,同時對著楊文華怒目而視,更有一人低喝道:“原來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