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坐在晃動的馬車中,看著嘴角含笑的長孫皇后,問道:“觀音婢此來,可是有所收獲?”
長孫點了點頭,有些得意的道:“還行,從那個小女孩口中,問出了許多做菜的秘方,而且也打聽出來了味精的替代品。
只要用昆布與豬蹄熬制,一樣能達到味精的效果,至于辣椒嘛,那楊文華已經種植了許多,東西一多自然就不值錢了,且那辣椒其實我們自己也是有的。”
“是嗎?我怎不知?”
長孫點了點頭,掀開馬車的窗簾,指著外面的辣椒苗說道:“外面的這些就是辣椒苗,皇家園林里面就種有。
上次楊文華進獻的種子里面就有辣椒的,種子還不少,只是種子數量太多,我一時沒有記住罷了。
二哥自然不用關心這些小事。”
“如此看來此人倒是大方,只可惜不能為我所用,徒之奈何。”
望著一臉苦澀的李世民,長孫也跟著嘆了口氣,“此人確實太過桀驁了些,不過此人之言也不是沒有道理。”
李世民搖了搖頭,“建言雖好,可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此多事之秋,國朝為穩的情況下,又怎能行此冒險之事啊?”
長孫眼珠轉動了幾下,提議道:“二哥何不把藍田封于麗質,再讓李少直去傳話楊文華,讓他放手施為。
如此一來是好是壞不就可以一目了然,如果到時成效不錯,再慢慢推廣整個大唐也不遲。”
“封地?阻力很大啊。”
李世民當然愿意封地,在這農耕時代,誰不想自家能多占些地呢?
早在李淵時期,其實就已經提過皇子公主封地的事情,可惜不但招致了整個朝堂文武的反對,就算是皇族宗室也集體反對。
這就有點尷尬了,最后終唐一朝,不論公主還是親王都沒有實際封地,只有個名號與多少戶食邑,最多不過加個刺史職位罷了。
“二哥也不用直接說封地,只要下旨將藍田的戶數直接劃給麗質就行,反正現在藍田也就三千多戶,至于以后戶數增長后的事情,就看看有多少人敢問那楊文華要了?”
“那就試試。”
李世民有些心動了,正好也可以試試,看能不能以此打開一個缺口,讓以后的子孫能有個封地,就算再小的封地,也比限定死的食邑強啊。
“藍田公主?”
當三天后,坐在堤壩上釣魚的楊文華,從李少直口中知道這件事情之后,沉默了許久。
李麗質的長樂公主變成了藍田公主,食邑變成了封地,一縣之地人雖不多,地卻是不少小了,既然大家都想試試,那試試就試試吧。
人總得找點事情給自己做不是。
“你把藍田的田畝都重新清查一次,公田私田必須要弄清楚,那些土地屬于何人,也必須標記的清清楚楚。
所有的戶數,包括每一個人都必須登記在冊,從今日起,藍田的田地在半年內不得變更,今日起藍田內不許有奴仆,原有的奴仆讓他們送走。
十六歲以上的府兵子弟,給我挑選兩百人送過來,挑選的時候,有戰功或者有傷亡的府兵家庭優先,必須每個坊每個里的人數盡量均衡一下。”
最后楊文華丟了一大堆白紙給李少直,把他打發走了。
又三天后。
堤壩邊上的一座木屋前,楊文華站在一塊巨大的黑白前面,看著眼前神色各異的兩百個少年。
黑板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字體,最上面是二十幾個拼音字母,與二十幾個韻腳,下面是四百多個拼音,拼音后面有不同聲調的三千多個簡體字。
看著這些或躍躍欲試,或忐忑不安的少年,楊文華難得的露出了一點笑意。
讓里長楊果一人給他們分發了一個本子,還有一支鵝毛與一瓶墨水之后,對他們說道。
“你們都算是忠良之后,今天讓你們過來,是有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交給你們,看到這塊黑板上面的文字了嗎?
我會給你們十天的時間學習,十天之后,你們將經過一輪考試,成績優異者不但可以得到每個月十貫錢的薪資,還能有機會成為官吏。
現在你們先照著上面的字體,用手中的鵝毛筆給我抄在本子上面,如果不會寫,就照著畫上去,這是你們今后的教材,稍后我會讓人來專門教授你們。”
講完話,楊文華吩咐楊大楊二兩人負責這些人之后,離開了此地,自己站在這里,對這些少年來說造成了一種壓力。
當楊文華在堤壩上查看,李少直送來的藍田原有戶籍田畝的時候,楊果跑了過來。
看著添茶倒水,一臉討好笑意的楊果,楊文華皺了皺眉,“有什么事就直接說,別把一張肥臉擠成包子行裝,你是故意來惡心我的嗎?”
楊果臉上的笑意一頓,顯得有些委屈,接著期期艾艾的說道:“那啥,村里人讓我來問一下老爺,能不能讓村里的小子,都來跟著學一下認字?”
“倒是我疏忽了,你去告訴他們,不論小子閨女愿意來的都來吧,讓灶上多準備一些飯食,所有來讀書的人,都包一頓中飯。”
楊文華想了一下,接著說道:“不過現在紙筆不夠,你找人弄些河沙來,晾干后做些沙盤給他們寫畫一下,稍后再建個造紙作坊出來。
收購細竹竿與沙石的事情也抓緊一些,崔家那邊的水泥,他們回話了嗎?”
“竹竿和沙石都已經在收購了,老爺心善,給的價錢高,很遠的地方都有許多人送東西過來呢。
至于水泥的事情,崔家那邊也已經回話了,崔家大掌柜說,他們會加緊新建作坊,讓老爺放心,絕對不會誤了老爺的大事的。”
楊文華點了點頭,看著楊果身上的麻布衣服,笑道:“如今多事之秋,我手里也沒有什么可用的人。
你就辛苦些多跑跑,忙不過來就把事情交代下去,讓別人去做就行。
平時也別虧待了自己與家人,吃穿住行上面,只要不浪費,盡管往最好的方面弄,不用為我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