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言情小说推荐_女生小说在线阅读 – 潇湘书院

首頁戰(zhàn)國大梟

第三章天秦南楚·軍爵虛設

白進作為一國的將軍,對天下局勢的分析自是客觀全面,來龍去脈條理清晰,將離心里很快便有了數。

這里與自己那個世界出現分歧的地方,是從秦孝文王之后,不是異人繼位,而是另一個叫載的公子,就是將離的曾祖父。

他花了十五年時間逐一兼并北方諸國,而楚國卻出了個中興之主,鏟佞提賢,生生擋住秦國南下的攻勢——

“等一下,”將離突然喊停,“將軍可曾聽過呂不韋?”

“呂?”白進托著下巴想了想,“公子說的是濮陽呂氏么?”

將離點點頭:“他好像是濮陽人?!?/p>

“末將略有耳聞,濮陽呂氏千金之富,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這些年倒是不大聽人提起,也許是沒落了,公子認得此人?”

“呃……以前聽說過這個名字,不管了,你繼續(xù)說?!?/p>

過去列國伐交伐兵,秦國舉國上下一心東進,滅周室,并諸國,氣吞山河,統(tǒng)一之勢正盛,欲傾全軍之力一戰(zhàn)滅楚。

后與楚國在淮北巨陽對峙,然只短短三月,折戟損兵六十余萬,幾乎全軍覆沒,卻又都不是戰(zhàn)死的。

那一役慘烈,眼看秦軍即將破楚防線,淮北六月卻天象異變,驟降暴雪,雙方士伍備衣不足,餓死凍死尸殍遍野。

被惡雪圍封的戰(zhàn)地中出現爭食凍尸的慘劇,秦軍能回國者不足百人,又皆因凍傷手腳被迫自斷,楚國也幾乎耗盡國內男丁。

暴雪下足整年,世人皆道秦國發(fā)兵自斃,為天意所懲,再若發(fā)難禍害楚地,必將有覆國之危。

秦王載不顧勸言,強拗天意,三年之后再次征兵二十萬,十五歲以上男丁全部入伍,大舉南下,又遇暴雪,此次無一得返。

世人又道楚國得天庇佑,凡有與之對抗者,皆不得善終。

秦王載為之震怒,舉劍懟天,遭雷擊暴斃,謚號武厲。

兩國此番拼得頭破血流,很久都沒有緩過勁來,武厲王之子、將離的祖父嬴暉,因幼時目睹父親慘遭天譴,心性極軟,不再如歷代祖先那般狂傲血性,也叮囑子孫多加收斂。

中夏只剩秦楚兩國,嬴暉即位,為求天命保秦,改國號為天秦。

楚國郢都南遷,置南郢,改國號南楚,兩國以淮水為界,并立南北。

天秦的王先稱了帝,為秦帝。

南楚不甘示弱,立了皇,作楚皇。

眼下兩國處在一種奇妙的并存期,相互對立,卻又互融互通,不相上下就這么耗了近六十年。

現在的秦帝是第三代,嬴延勝,一個十七歲的孩子,將離雖為他的長兄,可因為庶出,生母地位卑微,與儲君之位也就無緣了,目前尚未婚配。

這個弟弟、新秦帝即位后頒布的第一道旨令,就是循先帝遺詔,賜封公子將離為九原君,食九原十二邑,立即就封,為天秦守境,無召不得回京。

將離作為宗室子,可先有封號而后為官,亦如昭王時的涇陽君、高陵君、華陽君,與穰侯并稱“四貴”,直至后來被逐回封邑,這就是就封。

就封,即封君永駐封邑,幾本上就不再回朝參政了。

不就封,封君不駐封邑,只享封邑內的租稅,主要是為了在朝廷擔任職務。

如商君衛(wèi)鞅、嚴君樗里疾、武信君張儀、穰侯魏冉、武安君白起以及其他,這些人也多有卓越功績,因而受封君侯。

之前就封的先例,則大多是罷官之后就封,而這個“九原君”,先是無功受封,而后年紀輕輕尚未建樹便又就封。

臨土但不治民,九原郡的行政仍從屬于郡縣,自己是無權過問的,沒有璽符也不能征發(fā)軍隊。

看來是咸陽那邊有意排斥自己,安了個名號又不給實權,可以理解,畢竟是小秦帝的潛在威脅。

那么……專心做個富貴閑人就好。

近幾十年不比以往,咸陽的王公貴族作風混亂,嚴法刑不上宗室,尸位素餐并不鮮見,也無懲處。

自己這個九原君就是一個閑的,可名義上是來守境,若北境起了戰(zhàn)事,便也要協(xié)同抗敵,倒不算吃白食。

天秦主少國疑,太后垂簾聽政,左相姓衛(wèi),是太后的胞兄,衛(wèi)氏外戚和宗室皆有一定影響,另有身為三朝元老的公孫右相均分勢力。

武將還有白氏父子三人,就是這白進的父親與弟弟,父親任大將軍,弟弟年紀不大,還只是個都尉。

將離順著問了個常識性的“軍功爵制”的問題,白進連聲嘆息:“國家無戰(zhàn),形同虛設。”

自秦楚巨陽一役后,中夏便無大戰(zhàn),只兩國邊軍偶有摩擦,或是北方匈奴騷擾。故北境戍邊兵將尚能有些機會斬敵進爵,可又因天秦只防不攻的對匈政策,所以功賞有限。

雖說得高爵者可“世世稱孤”,就是爵位世襲、封邑傳子傳孫,但又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得爵者的權利會變得越來越弱,常有三世而被收其爵祿的。

以往有戰(zhàn)時便是如此,更別說幾十年無戰(zhàn),當初傳下來的世襲爵位,到現在又都已過了三代之后。

庶民想要晉升,就只能入學室,習武學文,再通過仲春的考校,核定文業(yè)武績,論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這個路子過程緩慢,耗時磨心,遠不如一場大戰(zhàn)來爵迅速。

如今朝中為了這些問題分立兩派,而咸陽那邊又不讓將離參政,所以白進對此保留很多,之前說的又都是國史或普通事實。

感覺這歷史已經偏到不知什么地方去了,將離便又問了兩人姓名。

一曰李斯。

有的,前前前任右相,已經離世很多很多年了。

二曰趙高。

未曾聽聞……

……

文化方面,北方天秦早已統(tǒng)一,秦書八體并用。

因為有過李斯,所以很多地方都與那個熟悉的世界很像,也有書同文、車同軌,統(tǒng)一貨幣、度量衡。

差點是要焚書的,不過被當時的秦帝、將離的祖父、那個心性很軟的嬴暉給一口否決。

他平日里溫吞,但因為父親的原因,對一些潛在的、可能帶來嚴重后果的事情極其敏感。

一旦覺得過于激進,心生抵觸,就會變得異常堅決,寧可在原地故守,也不能進錯一步。

而南楚也受到天秦的影響,雖然文字至今還留有鳥篆的痕跡,但也開始偏向小篆和隸書,其他還是老樣子,自己的貨幣自己的尺度。

至于百家思想,天秦當然在北方推行法家,嬴暉還沒來得及針對其他學派出些政策,就有很多舊五國的、不愿臣服于一家之言的各派士子,或遷或逃,往南楚跑了好些,那場面就跟逃荒似的。

跑到南郢西邊的彭澤湖畔,合資建了個大院兒,取名“彭澤學宮”,以效仿百家爭鳴鼎盛時期的稷下學宮。

但沒了列國爭雄的大爭之世,沒了各家各言均能有一席之地的包容環(huán)境,單單一個連自己都沒能明確路數的楚國,百家學說難得蓬勃。

沒有一展抱負的空間,沒有成就感,再沒了昔日耀眼的光芒,也許是對著一望無際的彭澤湖看了太久,看了幾十年,看了兩三代人,大家就都跟著道家出世去了。

聽說儒墨顯學仍在堅守,儒家辦學授課,但不受南楚朝堂待見,在閭里窄巷中擠擠攘攘地掙扎求生。

墨家在墨子逝后分為三家,天秦南楚并立后又混為南北兩支。

更多的白進也說不上來,不過這幾年,南楚好像有個新興的學派慢慢冒頭,商家。

商家是講什么?將離問。

做買賣的。

哦……

……

再來說說這個北境,長城老早就接好了。

二十多年前的烏爾單于囂張了好一段時間,先秦帝發(fā)兵三十萬大軍北上,白進的父親白尹壬老將軍射瞎了單于的一只眼睛,將他們狠狠趕回了草原。

而后就一直駐守在這兒,很久才回家一趟,前幾年回了咸陽參政,由長子白進接替鎮(zhèn)守北境。

那匈奴南下受阻后便開始橫掃,東擊東胡,西逐月氏(zhī),趕得月氏連連西退,茍延殘喘。

烏爾單于之后的單于是他弟弟,現在的匈奴單于又是最小的弟弟伊目,娶了所有的嫂嫂,之前一直忙著打月氏,近幾年又開始出現南下的趨勢。

不過不成氣候,只能說是騷擾。

游牧民族往來成風,聚集可成軍,散落又化作牧民,對北境算不上威脅,卻也始終是個隱患。

而咸陽那邊,沿用的是李斯當年的政策,認為匈奴擅長游擊,主動進攻得不償失,一次出擊雖可退敵,但匈奴也會選擇暫避鋒芒,退至草原深處休養(yǎng)生息之后,繼續(xù)另擇別處犯境,所以應以戒備驅趕為主,不宜主動出擊。

天秦與匈奴無話可談,不議和,更不和親,來了就趕,嚴守北境。

所以依托長城,現有十萬大軍駐守,在沿線各郡修筑了幾處要塞用于屯兵和囤積物資。

而自己所在的九原城,雖然地處邊陲,卻因屯軍而盛,為了服務軍事,從周邊郡縣涌來大量居民,還有從南楚來的商賈,這些人又相互產生了供需關系,九原市集也是有些出乎意料的熱鬧。

之后又說到眼下的事情……

柴門犬 · 作家說

上起點讀書支持我,看最新更新 下載App
推薦
舉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池县| 水城县| 麻城市| 潮州市| 宁远县| 荣昌县| 灵台县| 清新县| 衡山县| 临夏县| 新宾| 葫芦岛市| 准格尔旗| 宝坻区| 隆回县| 台江县| 通辽市| 郁南县| 固原市| 文化| 灵丘县| 松潘县| 武定县| 寿阳县| 五峰| 理塘县| 海宁市| 门源| 岗巴县| 呼玛县| 盐亭县| 珲春市| 五常市| 福泉市| 聂荣县| 阜康市| 灵宝市| 葵青区| 华安县| 肥西县| 龙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