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莎莎憑身份證,順利上了接駁車。
想想看,車上所有乘客都是亡靈,這種事若發生在陽間,鐵定是個恐怖故事,然而眼下卻是冥界的日常。
利用這段時間,她倚靠車窗,研究那本《新晉亡靈手冊》,了解有關靈冢的訊息。
乍一聽名稱,就能把它與死人聯系到一起,因為“冢”即是墳,莫非要去墳場領錢?玩兒這么刺激是想嚇死誰?
不過《手冊》上說了,不必被字面意思唬住,靈冢其實是冥界專業性的銀行,各種設施設備都很現代化,工作人員的服務意識堪比“海底撈”,完全可以放心。
之所以取這個名字,主要是陽間的人都在墳包前燒紙,這些錢——在冥界統稱為“灰灰錢”——是能夠源源不斷飄入靈冢,記入亡靈個人賬戶的。
所以燒紙錢祭奠親人,不光只有一個哀悼祭奠的作用,還能實實在在給九泉之下的親人帶來實惠。
每位亡靈個人賬戶里的存款數額不同,需要本人去靈冢激活賬戶查余額。
這里面又有玄機。
有的人,別看他在戶籍處吃癟,拿了個低等級判定,好在陽間的親屬比較給力,給他燒了好多灰灰錢,所以初始存款能勉強應付生活花銷(燒的紙錢飄到冥界會有折損,導致金額變少)。
還有的人,不僅亡靈等級低,還沒人祭奠,灰灰錢少得可憐或壓根兒沒有,那他們在冥界的生存壓力就很大,必須馬上出去找工作。
冥界不養閑人,就業機會是很多的,每個城市都設置了就業服務站,就算是文化程度再低、再沒有特長的人,也能找到一份體力活工作。
但如果你不勞動,光等著陽間白送紙錢,那對不起,遲早有一天你會入不敷出,窮困潦倒。
既然亡靈來了就必須得工作,那小孩子怎么辦?有些可憐的娃娃,小小年紀得病過世,來到冥界年齡又無法增長,怎么干活兒呢?
別著急,《手冊》上補充說明了,所有16周歲以下的亡靈,只要生前沒有犯罪記錄,履歷上沒有“附加目錄39條劣跡”,就能享有冥界z府的優待,到“兒童樂園”安家,不用出去工作。
“兒童樂園”的開銷全部由z府買單,游樂設施隨便玩,還配有學校、圖書館、宿舍、小賣部……每年,學校還會提供勤工儉學的機會,讓孩子們能賺到些小錢錢,存入自己的靈冢賬戶。
此外,娃娃亡靈的等待期也比較短,只有10年,畢竟他們在陽間的生存時間太短了,早點兒轉生投胎對他們來講更公平。從這個小小的細節,能看出冥界體制人性化。
接駁車的喇叭發出提示:“各位乘客,本車的終點站,靈冢,到了。請乘客們依次序下車,祝您旅途愉快。”
王莎莎下了車,看向馬路的對面。高大的行道樹背后,有一棟大型建筑,遠遠看上去,真的很像墳包。
過了天橋,前行大約五分鐘,她才終于見到了靈冢的全貌。
原來剛才以為是墳包的凸起,其實是“金元寶”造型的中間部分。
這是王莎莎第一次看到那么大的“金元寶”,上面安裝了一格格的金色反光玻璃窗,讓靈冢金碧輝煌,散發出一種“此乃壕の世界”的磁場。
靈冢,是一座永不長草的‘墳頭’。
它長(漲)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