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脫離他的控制,以為自己得到自由時,頭頂上傳來一個不陰不陽的不陌生的聲音:“小冉子,你這是怎么回事?冒冒失失的,好在現在是在宮外,若是在宮里沖撞了哪位主子,你擔當得起嗎?”
“啊?”主子?宮外?這熟悉的聲音......張冉抬頭看去。
果然看到了那個中年太監。
不是她脫離黑袍人的控制,而是黑袍人把她丟回到隊伍中了。
沒錯,就是丟的,跟丟垃圾用的是同一個動作,不管準不準,直接往垃圾桶的方向丟就是了。
而顯然,她被丟歪了一點點,中年太監過來撿垃圾了。
“趕緊起來,再犯糊涂,就是大師父我也保不住你!”中年太監悄悄往四周看了看。這邊人不多,站在旁邊的兩個小太監都很有眼色地目視前方,慢慢走著,當作什么也看不到。中年太監彎腰將張冉拉起來,混到隊伍后方。
“我是小冉子,那你是誰?”張冉拽了拽他的衣袖,壓低聲音問。
中年太監的臉都要氣歪了,正想要發作,前方的轎子停了一下,不知道吩咐了什么,隊伍跟著停下來。
他趕緊壓低聲音簡單訓斥道:“什么你啊我的,沒規矩!叫大師父,若是到了貴人面前還是這般亂喊,當心你的腦袋!”
他往轎子那邊走去,張冉忙點頭,也不管那位大師父能不能聽到,小聲說了一句:“小的明白了。”
同樣走在隊伍后面的一個長相秀氣的小太監回頭看了她一眼,低聲道:“冉爺,你已經不是新人了,雖說是第一次出宮,可也不能過于興奮。只要你讓主子高興了,以后出宮辦事的機會多了去,何必貪圖一時的新鮮?”
新鮮?難道他以為她是貪玩才跑到其他地方玩去了?嗯......換句話說,其實他自己出來看到宮外的新鮮事物,心里是很想要停下來玩一玩的吧?哈哈,這小家伙真可愛!
張冉一下子就對他有了好感,有心想要和他交個朋友。
可她向來不善言辭,想了想才說道:“我剛剛好像撞到腦子,有些輕微的腦震蕩,很多事情記得不太清了,你叫什么名字啊?”
居然不知道他是誰?他們可是在同一臥榻上睡了三年的,他都留意她很久了,她居然連他的名字都不知道!面容秀氣的小太監頓時郁悶得不想說話了。
咦?這是怎么回事?穿越后失憶的法子難道不該是萬試萬靈的嗎?失憶是意外,不是自愿的啊,這小孩子怎么可以跟失憶的她計較呢?
“喂,李爺,你跟他說這么多話做什么呢?人家上頭有人罩著的,你沒有,可別多管閑事。”小李子旁邊的小太監在他耳邊低聲說。不知道他是故意的還是張冉這邊剛好順風,反正張冉就是聽到他們之間的“悄悄話”了。
原來在后面跟著的幾個小孩都是小太監,前面訓斥過她的人是管事太監,轎子中的人應該就是黑袍人之前提過的宋貴人,而小太監之間互相的稱呼應該就是啥爺的,小李子旁邊的人是興爺,也就是小興子。
唉,這同伴們之間的稱呼也太讓人尷尬了,若是被那些王爺老爺們聽到了該怎么想呢?也不知道這里是什么朝代。
不管這里是什么朝代,對于偏科情況嚴重、連普通高中都考不上、只在中專選了計算機與動漫設計混日子的她來說,都是迷啊,她的歷史成績啥時候及格過了?歷史書都沒有一本,也許有過,但她沒看過書,只看跟專業相關的書,現在的她只認識李世民武則天還有清朝三個最有名的皇帝,因為電視劇一直在播他們的各種野史啊!什么《康熙微服私訪記》《武媚娘傳奇》的,行吧,也不算野史,只是根據大概的歷史走向虛構出來的電視劇,即使是這樣,當年的她也只是把電視劇當作愛情題材的電視來看了,只記得主角名字,最后誰跟誰在一起,至于當時的民風什么的,誰知道呢?從之前看到的街頭現象看來,這里肯定不會是在盛唐;人們的衣著打扮有點類似于漢服,因此也不可能會是在清朝。
為什么想到這兩個朝代?
不好意思,她只對這兩個朝代的名字最為熟悉,因為她愛看的好多電視劇都是根據唐代或者清朝的故事改編的。
她想了想,趁著前面的人都沒有留意到她時湊到小李子耳旁低聲問:“李爺,現在是什么年號?”
小李子一張清秀的臉瞬間白了幾分,他緊張兮兮地打量下四周,確定沒人聽到他們的談話內容后才小聲說:“和康。”
“哦,謝謝啊。”和康就和康,他在害怕什么?她本來還想要問皇帝名字的,瞧他連一個年號都不敢說的樣子,她還是別問了。問不問都一樣,反正都沒聽說過這個年號。
后來她才知道小李子不敢說年號的原因。
先帝在位時曾改過一次年號,據說改完年號的當天,皇宮后院出現一道黑氣,同時東南方出現一道紫光。
有大臣上奏說這是天降預兆,不祥之兆,禍起東南方。更多的傳言則認為這預兆的真正寓意是,皇帝放任后宮與宦官干政,導致皇朝氣數將盡,東南方即將出現新的天命之子。
果然,不久之后就發生了渤海王劉奎的事件,然后是侍中鄭颯要擁護劉奎為王。
雖然后來這些人都被處理干凈了,可當天死掉的人太多,血染紅了半座城池,刺鼻的血腥氣久久不散,目睹了當年事件的人至今想起,仍會做噩夢,更可怕的是,當今圣上登基后改完年號的第二年,天再次降下預兆,依舊是皇宮后院出現黑氣的同時,東南方出現紫光,這下誰還敢說是巧合?
預兆如今過去一年多了,還沒有大動蕩發生,但大多數關心時政的人都有預感,事情即將發生。
畢竟每年各地的災民數量與日俱增,消息卻傳不到皇帝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