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的春節到了,歡天喜地的鑼鼓聲在竹山祠堂響起,十年一度的燈會又來到了竹山。蠻牛家出了一個恰國家糧的,今年“頭燈”非他家莫屬。
當浩浩蕩蕩的龍燈隊伍來到蠻牛家時,蠻牛見到了兩個老熟人。八十多歲的童秀才身子骨還算硬朗,他唱起龍燈歌來依然高亢有力。童耀祖早已不是那個年輕氣盛的二流子,在礦區工作的他也干上了副礦長。這次他特意返鄉,一來賀喜賀喜蠻牛家出了人才,二來他還要與蠻牛斗斗獅子。四十年前蠻牛在搶頭燈時將他打敗,這次他不求輸贏,只求重溫年少時的青春記憶。
這次的燈會盛況空前,上童和竹山各出了一條金龍,蠻牛家的院子里圍滿了看熱鬧的鄉親們,雙龍戲珠的耍法讓村民們看得好不過癮。上童的黃獅子和竹山的紅獅子正在比試技藝,年輕的后生們時而在梅花樁上翻飛跳躍,時而又飛過八仙桌,看得童耀祖心里直癢癢。
他走到蠻牛面前,說出了心中夙愿?!靶U牛??!四十年過去了,你還記得那次搶頭燈,你是如何用武圣上身的法術飛躍三張八仙桌,最終打敗我的嗎?”童耀祖對當年那場長燈風波記憶猶新。
“怎么會不記得,你當年不是非要跳過四張八仙桌,跟我一決高下嗎?還是你父親阻攔你,你才作罷?!被貞浧鸪赡晖?,蠻牛的思緒也被拉到了四十年前。
“要不咱倆今天再比劃比劃,這么多年我可是一直不服氣的呀!”說話間,童耀祖遞過一支香煙,滿臉笑容地說道。
“咱們都老胳膊老腿了,這獅子還是讓年輕人耍吧!再說了現在燈會頭燈十年一輪回,咱們上童、竹山也不用搶頭燈了?!币娺@“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童耀祖貴為礦區領導,還要跟自己一個老農民斗獅子,蠻牛沒有接招,連他遞過來的香煙都沒接。
“咱們今天純粹樂呵樂呵,不比輸贏,只求重溫一下當年記憶。我特意從礦區趕回來,就想跟你比劃兩招,你不會這點面子都不給吧!”聽童耀祖這么一說,蠻牛也有點動心了。是啊!四十年前那場頭燈風波他也是歷歷在目,何不依了這多年的歡喜冤家。
蠻牛接過自己手中的香煙后,童耀祖示意鑼鼓隊安靜一下,他敞開喉嚨大喊道:“鄉親們,今天特別高興,咱蠻牛兄弟要跟我一起再斗一把獅子,你們想不想看??!”
此言一出,鄉親們的回應當然是地動山搖,他們早已耳聞那四十年前的那場驚心動魄的斗獅子比賽,紛紛叫道:“要,要,一定要。”
待蠻牛和童耀祖套上獅頭走進人群后,觀眾們迸發出了震天的喝彩聲。隨著歡快的鑼鼓聲,童耀祖耍的紅獅子率先舞動了起來,他表演的獅子抖毛、獅子撓癢惟妙惟肖,贏得在場陣陣歡呼。蠻牛的搭檔還是自己的大哥鐵牛,這對默契十足的哥倆將獅子長嘯、徐行、奔跑、捕食、打滾等套路耍得活靈活現,鄉親們紛紛驚嘆“獅子被耍活了”。蠻牛和童耀祖都年過五旬,這上梅花樁和飛躍八仙桌的驚險套路沒能重現,但在手持繡球的馴獅人撩逗下,紅黃獅子爭先恐后地爭搶繡球,表演起了“獅子滾繡球”,讓圍觀群眾大飽眼福。
耍完獅子后,進入了最引人入勝的對龍燈歌環節,這老當益壯的童秀才自然是燈會的主唱?!敖袢正垷羧胭F門??!門前祥瑞喜滿庭呀!”童秀才“鯉魚咬尾”式的開場白一出,鄉親們連忙附上“耍龍燈??!”
“庭上成文喜成公喲!恭祝平步有青云啦!”秀才唱罷,作為接燈主家的蠻牛早已端好禮盆,備好禮金,站立在堂屋門前,準備對龍燈歌。德高望重的燈會老會長這般夸自家成文,蠻牛自然要恭維老會長幾句:“秀才會長修學堂呀!山里有了讀書人??!”蠻牛這一唱詞讓鄉親們都想起了三十年前,也是十年一度的燈會,正是童秀才牽頭,用耍龍燈籌措的資金修起了童家小學。
“如今學堂已陳舊喲!何不籌資再翻新咯!”唱完這句,蠻牛又往禮盤內加了五百元,現在兒女都有了工作,他一心只想帶個好頭,利用這次燈會再次翻修學堂。
這也正中了秀才下懷,作為名譽校長的他眼看日漸破敗的學校,也早有了這重修的念頭?!靶滦迣W堂利千載喲!助學美名傳萬代哦!”對蠻牛家家底早有耳聞的秀才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想讓這個竹山村最早的“萬元戶”多捐一點善款。
正當蠻牛為身上備的錢不夠而焦急時,對童家學校有著深厚感情的秀巧,拿著一疊錢走了出來,她邊走邊唱,唱的正是還在童家學校當老師的往事,正是老校長童秀才救了她。
唱完后,秀巧將一千元放進禮盤里,這可讓鄉親們沸騰了。大家你一言我一句地夸著蠻牛和秀巧講仁義,把自己辛辛苦苦在土里勞作賺來的血汗錢捐給了學校。最喜歡“賽白話”(開玩笑)的狗二爺,咧著嘴露出兩顆齙牙,唾沫橫飛地說道:“萬元戶就是萬元戶,出手就是不一般,不過再有錢也是他們家講仁義,活該他們家出兩個恰國家糧的。”
他這言論被老對頭山牛聽到了,山牛這張利嘴當然不會放過他:“喲!我說狗二爺你這話講得太對了,要不明天我們耍龍燈到你家時,你也掏個千把塊修下學校,好讓你兒子二狗子也考個公務員當當?!北娙寺牭缴脚_@么一說,也紛紛調侃起狗二爺來,這可讓把錢看得比命重的狗二爺急了:“我家二狗子不是個讀書的料子,天天我喊他讀書,他就捉起麻怪(青蛙)閹豬,你們就莫笑話我咯!這修學校是好事,我雖沒有蠻牛這么有錢,百把塊還是要捐的?!边@次燈會籌款異常順利,日子越過越好的鄉親們都紛紛慷慨解囊,就連“鐵公雞”——狗二爺都兌現了承諾,破天荒地捐了兩百元。
到1990年秋天,童家小學完成了翻修,修繕一新的教室又響起了郎朗書聲。這四合院樣式校舍的教室里,細群正站在秀巧當年教過書的講臺上給孩子們上音樂課?!?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孩子們在她的帶領下唱響了《春天的故事》,這如銀鈴般悅耳的歌聲飛出課堂,攀上了馬界坡,穿過竹海,飛過梨園,化作茶水坑那口古井里的甘泉,流進了蠻牛和秀巧心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