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倆從樓上下來,直接走到街上去,鉆進一家小川菜館詳聊,因為錯過了飯點兒,里面人相當少了些,比較清靜。
點了兩個菜,弄了點啤酒就開始暢談別后人生。
其實我跟吳祿打小就是鄰居,上高中也離得不遠,所以經常一塊兒往家里趕,但畢業后各奔東西,聯系自然就少了。
后來我去了南方發展,他去了北邊,如今我寫網絡小說,同時兼職攝影、剪輯、編輯之類的雜事維生,而他在一小破公司實習混飯吃。直到今天,我倆才又在這個小鎮碰面。
談及這幾年來的各種幸酸悲苦時,我倆不禁悲從中來,倆人抱頭痛哭,把周圍的人嚇了一大跳,不知道的還以為我們組團失戀了呢。
酒過三巡,抑郁之氣隨著哭嚎排除一空,微醺之際我瞅了眼吳祿泛紅的臉,打著飽嗝平靜下來準備言歸正傳,是時候該討論一下這個“釋”到底是怎么回事了。
吳祿和我的腦袋湊到一塊,凝視著書上的注釋陷入了沉思。
“哎!”,吳祿突然叫起來:“我想起來了,怪不得覺得這么眼熟,這個注釋我們以前的語文課本上不是有嗎?叫什么…叫…《捕蛇者說》,對!柳宗元寫的,原文怎么念來著?……什么永州……”
我接口道:“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嚙人,無御之者?!?/p>
吳祿激動地叫道:“對,就是這個?!?/p>
“可為什么呢?難不成縣志是后人偽造的?”我煩躁地抓了抓頭發:“可是這種東西造假有什么意義呢?造給誰看?”
說話間,我從包里掏出了這本記載了“釋”的縣志,把它翻來覆去地懟到燈下看了好幾遍,細致的地摸來摸去,那手感那氣味還有發黃發脆的程度,是本老書無疑。
旁邊吳祿看到我一系列動作后徹底震驚了:“你啥時候把這個(書)順出來了?!”
我冷笑道:“如果等你知道,那那兩個老頭早就明白過來了。”
吳祿感慨一句:“雞賊啊。”
既然書不是偽造的,那就只剩下一種可能性:這應該是后人仿造《捕蛇者說》的開頭而作,就和語文里的仿寫造句是一個道理。
再結合書的保存程度和柳宗元是唐朝人這一點,基本可以判定這是明清時期的產物,可究竟是何人而為,就不得而知了。
就在我冥思苦想、腦洞宕然大開時,吳祿幽幽地來了一句:“哎我說發小,你不是寫小說的嗎?那應該很通文理吧,你可以從這本書的脈絡結構分析分析唄。”
我聽到這話虎軀一震,貌似尋找到了一個新的出口。
翻了翻書冊前后,忽然之間覺得有點不妥,這本縣志主要記載了古代貴州一帶的風土人情和坊間傳說,筆法較為散淡、不拘一格、怪誕瑰麗,雖是縣志記載之類,但野史色彩濃厚,完全不像史學大家司馬遷那種客觀嚴肅的風格,反而字里行間彌漫著一股輕微的漫不經心和戲謔勁兒。
當然,整本書的謀篇布局和諸多要素,也是遠遠不能和筆力雄健的司馬遷相提并論的,不過這屬于作者能力問題,在此可以不論。
就單說這種寫作風格,明明是彌漫全篇,可為什么偏偏漏掉了一處呢?而這處就是開頭:“播州之野生異人,紋列缺而行似魅,觸草木盡焚,以攻人,無御之者,時人謂之曰'釋'”。
這句話本來是仿寫自《捕蛇者說》,可作者為什么要這么做呢?
揣摩作者的意圖我得到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因為這種結構能最大限度地交代清楚所述事物,真正做到客觀公正、簡潔明了。
這就有點像現在寫說明文、議論文的意思了,可這又與整本書的寫作風格大相徑庭,如此一來,這句話在全書中就顯得異常扎眼了。
而且,這句話的位置也佐證了我的想法:它正巧處在第一頁的正中間!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孩子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句精彩的修辭句,然后硬生生的、一字一句地安在了自己的文章里,就是那么那么得刻意!
作者這種似藏非藏的做法引起了我的興趣,既然要藏為什么又要讓它顯得明顯?這種看似矛盾的行為背后又有什么目的?
由于當時的印刷術已經十分成熟,我不禁大膽想象:難道寫這么多內容只是為了使這句話流傳下來?
我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大跳,可仔細思考一下,這也是很有可能并且非常合理的:用一張紙寫一句話會臭會爛而且流傳面不廣,也不能像發傳單一樣讓后人了解;而寫書就不同了,特別是縣志史書,因為它擁具有傳世價值,所以更容易流傳下來。
而且作者生在古代,言論不如現在這般自由,如果要寫的東西涉及政治敏感或社會影響大,這種做法也可以有效避免引禍上身。
如果上述假設成立,寫書是為了讓關于“釋”的注釋流傳的話,那么這本書會不會只是承載這句話的容器,書中這么繁多冗雜的內容只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呢?其實注釋才是整本書的關鍵所在!
我把我這瘋狂的想法告訴了吳祿,他聽得那叫個目瞪口呆,過了好久才緩過神來,說道:“簡簡,流弊??!不當柯南可惜了。”
“不過照你這么說,我好像也想起來一點東西……”,吳祿接著說道。
原來,在檔案室里不只這一本關于“釋”的書,吳祿之前就找到過兩本其他的,和我找到的并不是同一本書,但內容大致一樣。這么算起來,我們竟找到了三四本內容大同小異的古籍,這同樣也可以從側面佐證我關于印刷流傳的觀點。
“但這也太詭異了吧,”吳祿說:“誰會吃飽了撐的沒事干,去收集同一個版本的古籍?。窟@不是豆子吃多了屁多嗎……”
“咦?不對!”他突然停頓了一會兒,然后我倆好像想起了什么,不約而同地爆了句粗口:“我靠!”
我們被老劉頭耍了,之前他跟我們說什么他到鄉下隨便收收就收來了,這也太他媽敷衍了吧,隨便收收能收出一毛一樣的來?騙鬼呢!
“看來我們還要去找一趟老劉頭了?!蔽颐嫔晕⒛氐卣f道。
于是立馬去結賬,收銀小妹看吳祿長得帥,還向他拋了個媚眼兒,與他調笑了兩句,直撩得吳祿臉上一陣臊紅,我看了覺得好笑:這小子咋這么不經撩,嘿嘿嘿~
剛下完雨街上的味道很好聞,我們走到地方時剛好撞見老劉頭匆匆忙忙地要鎖門離開,他看見我們就像見了鬼似的,扭頭就要走,我們急忙奔上前去截住他。
我一著急、腦子一抽,還真把“老劉頭”三個字喊了出來,話一出口就覺得有點不妥。果然,那老劉頭停了下來,無比傲嬌地對我說:”姑娘怎么能這么叫我,這外號是樓下門衛老頭隨口胡謅的,我看上去哪有那么老,明明還年輕??!鄙人劉易斯,你們叫我前輩就好。”
聽到這話,我們虎軀一震,爆發出驚天地泣鬼神的笑聲,笑得眼淚直飆。
正當老頭疑惑時,吳祿說道:“您還真是影帝劉易斯啊,這么會演,咋沒頒個金雞獎給您啊,您都一大把年紀了騙我們后生有意思嗎?”
老劉頭意識到瞞不住了,索性一屁股坐到臺階上,長嘆一聲,說道:“你們說得對,我確實沒去過什么貴州山區,一切說辭都是我通過播州這個地名逆向思維瞎編亂造的?!?/p>
“其實啊,我對‘釋’的了解也和你們差不多,就是播州之野的一種外表像人、又行動迅捷像怪物的東西,‘列缺’在古文里是電閃雷鳴的意思,‘紋列缺’應該是說身上有閃電般的標記,用身體有紋飾的部分接觸草木或攻擊人,后者都會被屠滅殆盡,總之是個很兇悍的東西啊。”
見我們都沉默了,老劉頭神色一凜,狐疑地問道:“那你們兩個年輕人又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對一個神話傳說這么感興趣,你們三番五次來這里又是為什么呢?”
我們對視一眼,抿嘴不言,緩緩伸出左手來,握緊的拳頭慢慢張開,手心上赫然顯現出兩個火紅的閃電狀印記。
老頭驚詫地大叫了一聲,惶恐地后退了好幾步。
我們無奈地問:“您沒事吧?”
老頭做了幾個深呼吸、定了下心神,這才又結結巴巴向我們說出了實話:
“其實——我保管這類東西——也是受故人之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