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十里青春》是我最近最想寫的一本書,而且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提綱,完成了將近二十萬字,預計字數在一百五十萬到兩百萬字之間;之前沒有給它寫過序,到要發表的時候,發現沒有序,就像少了點兒什么,所以臨時湊了點兒字數,回頭看太過浮躁,所以這里決定重寫。
關于構思和題目的來源:
那是一個我在電腦前碼字的夜晚,突然覺得,我必須給我們的青春寫點兒什么,而且應該很深刻,傳統意義上的那種青澀歲月,我想會有很多人寫,而且比我寫得好得多;
但是青春,在我們這個精神文化日漸深刻的社會階段,我覺得青春將會是一個永恒的話題,而且青春甚至會伴隨著我們人生的各個階段,不只是有那段青澀懵懂的時代;
現在談青春,必須得更加接近時代的文化主流,如是,一個大致的構思出現在了我的腦海里。
我一直在糾結,到底該如何去把青春這個如夢幻般的,在我們腦海里越來越清晰的話題,深刻的表現下去,籠統的去寫,似乎就違背了我想要的那種深刻,所以,我決定把青春里的各種感情分開來寫;
青春里肯定少不了愛情、親情、友情,還有我們關于青春的夢想,關于現實里走出的那一段或許和初衷有些分歧的青春路;
青春如詩亦如畫兒;
我的書桌之前,有一幅我自己用毛筆在宣紙上寫的字畫兒,便是柳永的《東南形勝》,里面有這么兩句詩“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是用來形容江南風光盛景的;
頓時在我腦海里出現了一副情意濃烈的畫卷,所以我在想,這不就是我正要描述的青春嗎?
于是我就取了其中的兩個字“十里”,既然是寫青春的作品,題目里怎么能少了青春這兩個字,如是,這本書的名字就這么確定了《十里青春》。
《十里青春》還有一個含義,便是青春里不同的幾種情愫:
一、關于愛情。
愛情是貫穿于我們青春中的一個永恒的、唯美的情愫,我們從懵懂,到之后關于愛情的一些見解,在那段成長的歲月里,無處不影響著我們的決定,無處不左右著我們的感情;
但是我心里的完美愛情,就是一個純粹的情愫,摻雜不了任何其他的東西,一旦有了,愛情本身就變味兒了,已經不是純粹意義上的愛情了;
愛情似乎從來的不需要考驗,不可以有負擔,卻有經得起推敲,逃脫不了感性,但一旦帶入了理性這種東西,愛情似乎就意味著濱臨終結。
二、關于親情。
親情在我們誕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的陪伴著我們左右,影響著我們行為的點點滴滴,在我們的身上烙下了永遠無法磨滅的痕跡,我們日后所有的抉擇,所有的思考,所有的成長,一切的風風雨雨,似乎都離不開親情的牽絆,這是一份充滿責任、信任、呵護、有形無形的感性和理性永遠并存的情愫。
就算是某天你想要叛逆的去擺脫,卻終究無法走出生來的宿命,親情起初是有言有形的,到最后慢慢地變成一種少言少形的,最終甚至會變成一種無言無形的情愫,圍繞在我們身邊,給我們帶來過困惑,帶來過負擔,卻也一直是我們生活背后的一個強有力的支撐,正因如此,在我們脆弱的時候,才能最終堅強的走下去,這就是親情于我們一生的糾葛。
三、關于友情。
從我們開始邁出家庭,走向社會(當然這個社會是整個兒的全體,包括學校等我們生活的各種環境)的那一刻起,友情便開始走進我們的生活;
從兒時的玩伴,到后來一起學習生活的同窗,到某一天我們回首過往,腦海里會永遠無法忘記的那些人、那些事兒,卻是我們生活之中的大部分記憶,友情比親情短,卻比愛情長,可以很淡,也可以很濃很烈,如各種不同味道兒的美酒,體會全在品酒者自己的心里,得失自知;
這是一種刻骨的,卻比其他感情更加讓人感到輕松的情愫,友情,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富有活力,也是青春最好的詮釋。
四、關于青春。
這一種單獨列出來的青春,其實是指我們在某一段時間里,因為意識和見解的相對完善,卻又對生活種種的無奈無所適從,變得茫然,變得想要去追求的時候,所做出的一系列的抉擇,有正確的、有錯誤的、有懵懂的、有激情的、也有無奈的……
凡此種種,讓我們在那一段歲月里,對于生活、對于理想、對于追求,甚至是簡單的愛與不愛,親與不親等等的認識會有一個全面的升華,那個時候的我們也許對于未來,依然會有某種茫然,但是我們成長了,我們最終會知道我們想要的是什么了,這就是青春年華的成長,這種感觸,甚至會是一種打到極致的情愫,一種接近瘋狂的情愫,若沒有這一種的瘋狂,試問,很多的時候,你能感覺到自己像是活過嗎?
五、關于理想。
理想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每個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會有不一樣的改變,那是我們成長的過程,經歷過生活的種種之后,我們依然堅持的心底的那份甚至很多的時候會讓我們內心隱隱作痛的那一份追求,才算的上是我們真正的理想;
理想可以是關于愛情,關于事業,關于親情,關于友情,也可以是關于歸宿,關于藝術;
理想就是我們一輩子想要去位置奮斗的東西,是一種可以輕而易舉的讓我們變得激動,變得溫柔,變得熱血沸騰的情愫,其實它就是我們內心的某一個屬于我們的世界,屬于我們的一座城池;
無論最終能否成功,理想都將會是我們畢生的追逐,畢生的向往。
六、關于婚姻。
很多人會奇怪,為什么我會把婚姻單獨的列出來,其實很復雜,我始終覺得,婚姻所牽涉的東西太多太多;
緣分、責任、愛情、親情、友情,甚至是地域,某一個時間段的想法,某一天的天氣……等等一些列的原因都會對婚姻造成影響;
我始終覺得,婚姻大部分時候無關愛情,卻永遠離不開親情,躲不掉友情,拋不開事業,逃不掉理想,毀不了青春……你可以說婚姻就是某一種特殊的緣分,也可以說婚姻是一種自我升華的束縛,大部分人認為婚姻是兩個人都會想要的歸宿。
關于婚姻,我的理解很簡單,它就是一種擺脫寂寞的孤獨,也是一種走向自由的束縛,更是一種把成長化為責任的蛻變;
關于婚姻我的理解很復雜,理想的愛情是最終走向婚姻,理想的婚姻是一愛情為基礎;
但事實上,這一種讓人很熟悉,卻始終捉摸不透的情愫,有太多的未知因素,畢竟,理想是大多數人的追逐品,卻也是大多數人的奢侈品,很多的時候,我們并沒有能力去買單。
七、關于歸宿。
婚姻算是某一種歸宿,但是歸宿卻遠遠不止婚姻;
說抽象一點,歸宿可以是心靈的、身體的、社會的、自然的;
說具體一點,歸宿可以是婚姻,可以是事業,可以是某種追求的臨時港灣,可以是一生漂泊的孤獨小船,也可以是洗盡鉛華之后的一抹黃土……
關于歸宿,就是我們心靈需要某種氣息的某種安定的情愫,也是決定我們最終選擇的一種情愫。
八、人到中年。
也許很多人會奇怪,人都到中年了,還有青春嗎?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舉一個不恰當的例子,一個四十多歲的鉆石王老五,娶了一個二十幾歲的小姑娘,小姑娘可是正當妙齡,那么你說,這青春還有年齡的界限嗎?人到中年依然可以青春洋溢;
因為青春本身就是一種態度,一種決定你生活走向的態度;
人到中年,無論是對生活的認識,還是某些方面的成就,都會更加的成熟穩重,關于青春的不確定性會相對減少,但是這個時候的青春又將會是一種不一樣的狀態,需要的也是一種不一樣的詮釋。
九、夢返青春。
人都會老去,心也會在某一天跟著老去,但是我們對于青春的向往,永遠不會減退,反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越來越深刻,越來越瘋狂;
這便是一種不老的情愫,在中華民族,關于這一種追求,自古有之,只是如今我們會更加的理智,有夢的青春,同樣精彩;
哪怕,有一天我們的雙手甚至拿不起一雙代表青春的筷子。
十、青春永恒。
關于青春永恒,這是一種追求,也是現實里,青春的一種延續,一個輪回,一種精神,就像是熱愛和平,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的一種精神一樣;
這種永恒,就是本書最終想要去表達的思想和理念。
讓我們拭目以待,我將為你詮釋青春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