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初戀的成長
題記:習慣把初戀之后的那段感情期稱為愛情的過渡期。
經過了初戀的懵懂,以及自身的成長,無論在心理上還是生理上,每個人都會漸漸地走向成熟,漸漸地對愛情有了自己的認知和詮釋……
他們是更懂得如何去經營感情的一群。他們處理感情,也不再會那么拖泥帶水、優柔寡斷,而是更輕松的體現出成熟的魅力,一個意外的尷尬。
在他們眼里也會輕松的用語言或者行動化解,或許依然會有茫然的時候,但是他們做出的選擇也會更加的果斷,這種全身由內到外的散發出的魔力,才是彼此之間長久吸引的最有效因素。
(話外:至于那些過了三十歲,依舊沒有開始一段戀情的人群,雖然穩重很足,可愛有余,但一個生理和形象上極度成熟的人,配上一個十四五歲的情商。于女人,你還可以說這是純情,要是男人,多多少少會讓人有種無形的別扭。甚至會懷疑他是否有什么不一樣的傾向,或者是其他的什么問題,這我倒還真的不是很理解,倘若有一天,有這么一兩個人出來為這個群體宣言,我想也許我們會更加的了解他們內心的世界,這里,就不多做探究了。)
一般人開始在心理和生理上有著一個重大的飛躍,應該是從畢業季開始的吧,大學那段渾渾噩噩的歲月,算是成人禮前,最后的一段可以懵懂的時光,等畢業論文一答辯完,就得開始練習各種適合自己的單位,在社會上尋找自己的一角。
第二節兩個好人
畢業之前,大三的時候。
蕭楠意外的有過自己的另外一段感情。
那個時候,他依然沒有停止對凌舒涵的關注,時不時從老同學那里打聽來一些她的消息。
后來聽說她在大學戀愛了,對方是本校的一個學生,無論各個方面。都挺優秀,而且對她也是特別的好。蕭楠為她高興的同時,心里卻怎么也不是滋味兒……
后來凌舒涵給他留言了:既然你都選擇了放棄,為何不選擇放開,敞開心扉,去接受新的人的到來,你也許就能找到你想要的幸福,而大學可是人生最后一次單純的歲月,校園的愛情自然是最美好的,希望你會繼續走下去……
看到留言的那一刻,蕭楠再度的失眠……是無奈,更多的是心痛,畢竟他始終沒有放開。后來一個意外的原因,他終于接受了一個追了他很久的女孩兒,當然那個人并不是林楚嫣,而是文學院的陳欣怡。
蕭楠和陳欣怡是在編劇選修課上面認識的。
當時老師正找人現場編排一個場景和旁白:男生負責場景,女生負責旁白。剛好老師拿起點名冊,看到的就是蕭楠和陳欣怡的名字。
蕭楠站起來,給出的場景是:地鐵站,一個靠在墻邊彈吉他的流浪歌手,面前是吉他盒子、十幾塊零錢和一本吉他琴譜,過往的有走過的人流,背景音樂是《隱形的翅膀》。
陳欣怡給出的旁白是:一個懷揣音樂夢想的人,歷經歲月的坎坷,生活的艱難,依舊默默地堅持著,從他的歌聲里,甚至可以看出,有一天,他會站在夢想的舞臺上,為自己的生命演奏……
短短三秒鐘的考慮時間,陳欣怡的語言確實震撼了當時的蕭楠。
蕭楠沒有想到,會有一個女孩兒跟他的想法那么的接近,而且是毫無征兆的接近!
而那個女孩他曾經見過,經常去看排練房他們演出,當時只是因為她的氣質,而模糊地對這個女孩兒有了那么一點兒印象,而此時,她牢牢地印在了他的心里。
之后他們還一起組成團隊,完成了學期末,老師布置的選秀論文。依舊是他來設計場景,她來設計旁白。此時她的旁白依舊離他心里的地方很近……
后來,他們在私底下的聯系越來越多。而且蕭楠平時的聊天,無形中帶著點兒小幽默,毫不刻意做作,一切是自然的流露,讓和他相處的氣氛永遠是那么的融洽,這也是讓陳欣怡欣賞他的一個方面。
陳欣怡性格很文靜,和她的相處讓蕭楠感覺很愜意。無論是去逛街,還是看電影,或者是去海邊,她從來都不會任性,也不會因為任何原因去挑剔,許洋、李明浩他們都很喜歡她,當然也包括符歆潔和顧夢姍,他們后來還成了好朋友。
彼此心照不宣,那層薄薄的窗戶紙很自然的就劃開了……
后來蕭楠跟陳欣怡一起,為他們話劇社編了一個情景劇,是一個幽默搞笑的愛情喜劇。開演的當天,他們宿舍的幾個都帶上女朋友一起去看了。劇本本有的一種輕松幽默,在他們不怎么專業的演繹下,變成了一個十足搞笑的愛情詼諧劇,看得觀眾前仰后合的,算是一種意外的收獲吧……
第三節初戀的堅持
至于鄭嘉勝的小女朋友,后來大家都知道了,叫楊靜瑤。
她的個子和鄭嘉勝一樣的小巧,而且十分俏皮可愛,后來順利考入了他們的學校,只是和鄭嘉勝不在一個校區。
雖然一度聚少離多,但是或許正是因為距離產生美,他們兩個卻會更加珍惜每次的相聚。
鄭嘉勝平時和室友們的話雖然少,但是經典地大都用在和女朋友相處之中了,這便更增加了彼此之間的情趣。
楊靜瑤對她的男朋友一直都有著一種崇拜心理。之前高中就聽說過他的事情,加上后來在一起后多次的給她的學習進行輔導,才讓她更順利的考入了這所學校,還有那些一路風塵的相聚,這過往的種種,早已經讓她的心深深地感動。
后來進了大學,雖然有人追,但是她依然心里只有鄭嘉勝,就算別人會有一些不理解,但是她知道,他對她是多么的用心,千般的呵護……也許,他的身軀并不如別人偉岸;可是他骨子里那份男人的擔當,卻是相當難能可貴的。
有的時候戀愛的刺激,遠沒有一份真誠讓人感覺踏實!
她就是這么一個女孩兒,而且,對待他的朋友們,她也盡量做到最好,讓有她在的時候,他會一如既往的自在。而她的這份懂事兒,他全都看在眼里,而且倍感珍貴。
有人嘗嘗抱怨,說愛情不能長久,大部分是對方的問題:對方的任性、不理解、胡攪蠻纏,或者是花心等等。
其實,他們只是不明白愛情其實是兩個人的事兒,在愛情里并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甚至并不需要去講道理。
只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體諒,多一份包容,多一份彼此的關心,多一份真誠的感恩,愛情就會更美更長久……
也許你會抱怨這么多的多一份,要全部做到,甚至要求做好豈不是很難?
直到有一天,你會明白,這一切都是源于一顆想要安穩地心:
心若浮躁了,就算是在完美的對方,你們也會挑出彼此的缺點,挑起彼此的矛盾,這大概就是人們常說的,所謂的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遇到正確的人。
其實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愛情,沒有完美的男人或者女人,愛情有的時候所需要的只是一顆安穩的、平靜的心,不是嗎?
第四節肩并肩行走
題記:人本身就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個體!
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性格,雖然每個人都會想要一份完美的愛情,都會有著對初戀的執著與懷念。
但是,每個人的心里對于愛情似乎有著不一樣的追逐。大多數人都在隨著時間的變化,心里的感覺也會隨著變化。
愛情,很多的時候也分時期。
這似乎又不是一個簡單的安定所能解釋的,但我們似乎又在從不停的追逐與改變中尋找想要的一份安定,聽上去,似乎很矛盾……
事實上,很多的時候,人本身就是一個很矛盾的動物。在心理學上,我們叫它矛盾復合體:買東西會有選擇的矛盾,做事情會有患得患失的矛盾,對于新的事物,會有想不想探究的猶豫;而關于愛情,似乎要復雜的多,有的時候,真正的愛了,便會有更多的關于愛情的思考。
也許,正是這些慎重的思考,讓我們有了某種矛盾的情緒,最后導致兩個人的分手,我們最后只能說:
那時的時機不對,或者天氣不對……
蕭楠和陳欣怡的分手就是在一個天氣晴朗的下午。
可是當時的他們就是感覺天氣太熱,或者是海風吹得有些讓人煩躁。其實只是他們對愛情的思考多了而已。
在每一次歡快輕松的相聚之后,他們彼此的心里并沒有因此而掀起某種漣漪,也不是那種感覺不夠美,只是少了點什么,對了,就是少了點什么:
少了點愛情里應該有的感動,少了點捍衛寂寞的刻骨銘心,少了點為了彼此忘了自己的激情與沖動……
并不是兩個才華橫溢、善良隨和的好人,彼此存在一些好感,還有一種欣賞和喜歡,就能最終走到一起。
愛情要是那么簡單,就不會有那么多的人奮不顧身的苦苦追尋了。有的時候愛情真的需要的比想象的更多。
蕭楠和陳欣怡的分手,很平和,兩人的默契,甚至達到了一種讓人詫異的程度。
簡單的一句:我們分手吧,我覺得我們更適合做朋友,就像這天氣,雖然很好,混著這海風也許很怡人,不會膩,卻也不會迷戀,最多只能是生活里的一種存在,倒不是可有可無,只是少了種驚濤拍岸的心潮澎湃……
確實都是文藝青年,分手的話,說得也很文藝。至于是誰先開口的,似乎也沒有那么重要了,只是說完后,松開手,一起走在這沙灘上,才發現,身心有另外一種真正的灑脫……
畢竟很多的時候,幽默的背后,是一種刻意的準備,而愛情似乎多半是跟著心走的隨性。
就這樣,他們最后平靜的成為了普通朋友,偶爾見面,會一起坐下來聊聊天,依舊是那么輕松詼諧,只是少了一種牽引的沉重之后,會讓人更加隨意、更加瀟灑……
第五節畢業季
至于許洋和符歆潔,在畢業前的那段實習期,因為兩個月的分隔兩地,最終分手了。
也許在符歆潔的心里,許洋真的是一個值得珍惜的好男孩兒,可是那個能夠去珍惜他的女孩兒,似乎并不是她。
而在許洋的心里,也許曾經真的一度想要和符歆潔繼續走下去。他也許發現自己真的慢慢的愛上她了,只是那時的他,單純的像個情商為零的傻瓜。
許洋和符歆潔在一起的時候,遇到沉默,他也開始試著去化解冰封。
他跟她講述自己的過去,過去的朋友,過去的經歷,甚至是過去暗戀的她,他甚至向她坦承,說他其實一直忘不了過去的那個她,雖然后來她已經有了男朋友,但是,那個時候他依然喜歡她,那種喜歡,近乎癡狂,直到后來遇到她(符歆潔)他才開始試著慢慢地讓她從他心里走出來……
他甚至連自己過去所有的經歷都跟她和盤托出,還包括他的一些敏感的猜測。
他一度傻傻地認為既然要和她戀愛,就應該告訴她關于他的一切,也許,那是他對愛情的理解。
而他卻活生生地把他的理解強加給她,也不問這是不是她想要的。
有的時候,坦誠,會是一種無形的傷害。
就像他讓她知道,原來他和她在一起的時候心里還有著另外一個女孩兒。雖然他后來試著去忘記,但在她的心里,這最初的選擇就根本不公平,那可是她的初戀……
可想而知,他傷她傷得有多深,而他卻全然不知!
而且,有的時候,坦白,會讓愛情突然變得索然無味兒。
他的坦白讓她知道,原來他的神秘,只不過來源于一種本能的隱藏,其實,他的生活里并沒有什么值得她去探究的。縱然他才華橫溢,那只能更讓她覺得,那種光環,只不過是一個經不起推敲的易碎的華麗贗品……
愛情怎么能少了應有的神秘與激情?
而且,他骨子里的那種屬于某一類男人的敏感,會讓她對他的愛產生懷疑,從而缺乏愛情所需要的安全感。
那兩個月的分開,更讓他在面對愛情所表現出來的無能為力進一步的放大。太多地確定因素和不確定因素,讓她更加堅定的決定放棄,甚至不會給他任何想要挽留的機會……
而他到最后都沒能明白,她為什么會突然的離開,連當面道別的機會都不給他……
只留下一個簡單的短信:我們分手吧,我忍心見到你,會讓我有種內疚感,還是不要見了,相信你會找到你想要的幸福……
他甚至開始恨她,恨她的突然改變,恨她的堅決,恨她的無情,恨她的一切……只是因為他的不理解。
那一整天,他四處奔走只為能夠找到她,而她卻在角落里看著他,只是他沒有發現。
打她電話也不接,最后他崩潰了。晚上在路邊,喝得很醉,仿佛想要逃避世界的每一點光線,直到組后完全的不省人事……
室友們把他從公園的草地上抬回宿舍,醒來以后,又好像什么事兒都沒有發生一樣,繼續做著學校在最后分發下來的任務,繼續和朋友談笑聊天,繼續撫弄著他的那把吉他……
只是他的歌聲里,沒有了原來的那份深深地傷感,朋友們都很意外,卻都不知道,只是從那一刻起,他開始不再相信愛情。
畢業季的他們,心情復雜,壓力種種,似乎少了往日的激情。
原本計劃畢業的時候一群好朋友一起騎著單車,環島旅行,最后卻沒有人再提。他們心里都有著自己的事情,離校前,幾個要好的朋友,簡單地一起吃個飯,喝點酒,感嘆一下一晃而過的大學四年。
借著酒精的作用,放聲的大叫大鬧一回。第二天,就匆匆的收拾行囊,向著一個陌生的地方前進。
關于愛情,校園愛情雖然美好,但是終會離我們遠去,大學的情侶畢業以后,大部分注定會分道揚鑣,最后便會蜷縮在某個城市的角落,彼此似乎不再有交集,最終能走到一起的,少之又少。
追究其原因,我想經歷過的都會明白,曾經因為學校而有過的種種交集,會在離開校園以后,如同兩條相交的直線,漸行漸遠……而前方似乎有著新的匯聚等著我們。
雖然,我們一度想要回頭,但在茫茫人海中早已開始茫然不知方向……